《秋园》,一个80岁的普通老奶奶、素人作者杨本芬,写的关于母亲、关于一个家庭几十年的故事。
2020年6月一经出版,几千册便被抢购一空,多次加印后,读者依然持续购买,挑剔的豆瓣读者更是打出了8.9分的高分。
讲真,这本自传式小说文笔不算优美,还有点口语化,但贵在真诚,尤其是其中蕴藏的情感,读来,让人落泪。
因为,这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带着早慧而善良的大女儿,用百折不挠的坚韧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因为,这家人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困苦,他们都能用最大的善良对待彼此,对待他人;因为,即便他们生活艰苦,他们心里都有着一颗向上的心,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
01 坚韧的母亲,撑起一家人的生活重担
秋园1914年出生,五四运动那年,秋园的母亲含泪为秋园裹了小脚。几年后,社会上流行上洋学堂,且不再裹脚,秋园的脚被放开。这双被裹过的小脚,成为她以后苦难生活的见证。
12岁那年,秋园的两个嫂子拿着父亲给的画舫游船票上船游玩,结果船沉了。父亲因自责和伤心过度,一命呜呼。家里的顶梁柱倒了,秋园不得不离开洋学堂,回家帮忙。
18岁时,秋园和国民党军官杨仁寿结婚后,跟着他到了南京。1937年,仁受带着23岁的秋园和儿子子恒,跟随国民政府坐船前往重庆。因为家中秋园52岁那年迈的父亲,途径武汉时仁受带妻儿下船,回到了老家——湖南湘阴。
自此,秋园的艰苦生活开始了。
太过善良的仁受,被堂弟骗完了积蓄,也被国民政府除名。必须自谋出路的仁受接受邀请,做了山起台乡乡长。这时,夫妻俩已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乐善好施的杨乡长不忍心看穷人受苦,不但把自己的薪水拿去资助穷人,还把秋园的嫁妆也卖了,家里越来越入不敷出。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秋园意外得到在花屋小学当老师的机会,仁受也接受邀请,成为中学教师,一家人每周团聚一次。
眼看生活越来越好,命运再次给了秋园以沉重打击。
秋园34岁那年,老三夕莹莫名其妙夭折了,痛哭不已的秋园动了胎气,十个小时后,第二个儿子被起名为赔三的老四出生了。
生活就是这么具有戏剧性!伤心过,难受过,日子还是要照样过。她能做的,就是收拾起眼泪,继续生活。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在随后而来的土改运动中,没有丝毫家产的仁受一家被划为贫农,不但能分地还能分房子。可是,善良而执拗的仁受不愿意住之前熟人地主的房子,愣是搬到了离花屋小学六七里的黄泥冲。
本就人生地不熟的一家人,遇到了总想占便宜的恶毒邻居满大娘。邻居时不时到秋园家串门,如果没被招待,就到处散布谣言,一家人有苦没处说。
更难的还是生活本身。
仁受一心一意想做农民,没跟秋园商量就辞了职。然而,仁受本就不会种田,再加上经常生病,一家五口人的生活重担一下子落在了秋园身上。教书之外,秋园带着大女儿之骅帮人做衣服,以贴补家用。期间,他们有了第三个儿子田四。还好,大儿子子恒读完中学开始做事了,能够帮家里减轻一些负担。
每当生活变好一点,更大的苦难便相伴而来。
1953年,土改复查,仁受的历史被扒出来。一家人的成分由贫农改为旧官吏,仁受也被抓去审问了7天。秋园一家成分变差,成为公敌。满大娘一家更是变本加厉地欺负和羞辱秋园一家。
子恒带了年货回家过年,满大娘一定要分走大半;嫌秋园家的门离得太近,让秋园出一担谷改门,秋园没有谷,只好去乞讨;嫌弃秋园一家,不准他们从前门进出,只能走后门。满大娘的女儿也来打主意,用自己的3间破房子换走了秋园的4间房。
因为成分问题,秋园一家敢怒不敢言,小心翼翼地夹着尾巴做人。即便如此,秋园还是被诬陷偷鸡,连续被批斗6天。
被批斗算什么?辛苦劳动算什么?丈夫无法劳动算什么?忍饥挨饿甚至乞讨又算什么?只要丈夫还在,这个家就是完整的。然而,命运如此不公,就连这仅有的一点愿望也成了奢侈。
秋园44岁那年,丈夫饿死了。秋园再一次有种家里顶梁柱倒了的感觉。
然而又能怎么办?穷人的生活没有选择,作为母亲的她也不能一死了之。丈夫解脱了,苦难也只能自己扛。
秋园让之骅去复习考学,自己独自拉扯两个上学的小儿子。
挣工分的生活太过辛苦,秋园偷偷带两个孩子回了趟娘家,也没找到出路。在武汉转车时,听一位老乡陈大姐说湖北汉川不错,不想回乡被批斗的母子三人跟随陈大姐回了老家。
46岁的秋园勤快又热情,很快得到了大家的喜欢。有了点积蓄的秋园马上托人把两个孩子送进了学校。
查户口的风声越来越紧张的当儿,一位叫做王成恩的失妻书记走进了秋园的生活。
王成恩带着儿子和老娘,秋园带着两个儿子,组成了新的家庭。婚后,他们家庭和睦,婚姻幸福。两人共同度过了几年快乐的时光。
秋园52岁那年,15岁的儿子田四到学校拿毕业证,回家时淹死在了河里。秋园一度觉得天塌了,甚至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
但是,当他想到自己的儿女,想到自己的现任丈夫王成恩时,她决定继续活下去。
直到王成恩因病去世,66岁的秋园才回到了湖南黄泥冲。
早年丧父、中年丧夫、晚年丧子,人生三大悲剧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她身上,生活不断给她以沉重的打击,然而她却一次又一次从困难中走出来。她还有家要养,她还有孩子要带。
苦难无法享受,苦难也不应该被赞美,但苦难能映照出人性的光辉。身处苦难,不退缩,为了家人,努力熬。这样的人虽然普通,却仍然不失为英雄。
02 发自内心的善良,让他们闪着人性的光辉
仁受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善良得甚至有些迂腐、可气。秋园曾有所不满,但是最后都默默接受了,因为她懦弱吗?不全是,还因为她也是善良的人。
仁受当乡长时,有一项工作是抽壮丁,乡公所很多人用以敛财。富人只要出二十担谷就不用出壮丁,穷人没钱,即使只有一个儿子也要被拉去做壮丁。仁受多次出钱帮穷人买壮丁,结果自己越来越穷。
但即便如此,有人需要帮助时,他仍然仗义出手。一年除夕,家人正在吃年饭,忽然听到厨房有响动,原来有人偷米。一问才知道,这人妻子生病,家里的钱都花完了还没治好,大年夜家里没吃的,3个孩子在饿得哇哇哭。仁受听完,非但没有为难他,还送给他二十斤米、一些腊肉和一条鱼,惹得那人眼泪不停地流。
俗话说“善有善报”。几十年后,当仁受被划为旧官吏,家里揭不开锅时,这位偷米的老乡冒着被批斗的风险送粮食给秋园,解了一家人的燃眉之急。
正因为他做了很多好事,所以即便被划为旧官吏,也只被关了7天,就被放了出来。
仁受做的好事不止这些,家人受到的益处也不止这点。之骅就读的中专停办后,她只身一人到了宜春,非但没找到工作,身上的钱还花光了,连家都回不了。幸好,一位受过杨乡长帮助的老乡,关键时刻出现在她面前,帮她度过了难关。
当然,一味地善良,也可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不幸。
在花屋时,仁受一家和当地人相处很好,土改时其中一些人被划分为地主、富农。他们原先住的房子要分给贫农。仁受一家原本可以继续住原来的房子,但仁受不好意思住熟人的房子,坚持搬到了黄泥冲,这才遇到了恶邻满大娘一家,平白无故给家人招来很多羞辱。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不光仁受善良,家里其他人也善良;不光对别人善良,家人之间也很善良,彼此感恩,惺惺相惜。
为了让大儿子子恒帮助家人,秋华曾断送了子恒当空军的梦想,也阻止了他去东北发展。子恒知道家里的困难,并无不满,最后选择在老家当教师,收入贴补家用。对此,秋华一直觉得愧对儿子。
仁受去世后,秋园主动提出让之骅去上学。以前是没有办法,家里实在离不开她,此时两个儿子上学了,挣工分也不差之骅一个,秋园不想再把之骅绑在身边,她愿意之骅去追求更好的人生。这是她对女儿的善良。
老年的秋园回到老家黄泥冲之后,子恒和子恕兄弟俩,周末轮流回家陪母亲。他们知道母亲一生不容易,他们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孝心,让母亲安享晚年。后来,子恒更是在56岁提前退休,回家陪伴80多岁的母亲。
其实,老太太不是没地方去,孩子们也愿意把母亲接回家与自己一起过。只是在她的意识里,她不愿意麻烦孩子们,她辛苦了一辈子,到老也不愿意不劳而获,成为孩子们的负担。这是她对孩子们的善良。
改嫁后,秋园用心照顾丈夫王成恩及其母亲、儿子,婆婆喜欢他,继子爱民也喜欢她,亲切地喊她“大大”,还经常跟她开玩笑。为了减轻王成恩负担,赔三在杨家呆了半年后,秋园把他送到了子恒身边读书。对于同龄的爱民和田四,她一视同仁,没有偏颇。
儿子田四去世后,王成恩曾建议秋园回到两个亲儿子身边,他不会埋怨她。但是,秋园觉得不能辜负王成恩的感情,坚决留下,直到爱民长大成人,直到王成恩去世。
善良的人也可能遭遇不幸,但善良的人更可能因此受益。他们更容易被身边的人喜欢,内心也更容易感恩。在艰难的岁月里,对于物质和精神都很匮乏的人来说,这本身就是一种恩惠。善良,让平凡的人也彰显出光辉。
03 保持向上之心,追寻知识的力量
《秋园》的作者杨本芬,即书里的之骅,曾在自序里说:“我一生都渴望读书学习,这个心愿始终没能很好地实现。”
其实不光是她,母亲秋园也是如此。
秋园7岁那年上过一年私塾,后来上过4年洋学堂,12岁父亲去世后,她的求学之路就终结了。
读书是秋园一直放不下的羁绊,以至答应与杨仁寿结婚的条件,就是送自己读中学。怎奈当时中学已开学,读书心切的秋园只好一边参加妇女职业补习班,一边向杨仁寿学习读书、写字、念诗。
正是这些学习经历,她才能成为花屋小学老师,并凭借这份收入,撑起了一个家。
仁受也靠读书实现了人生逆袭。仁受的父亲40岁才有了这么个独苗,自然舍不得他辛苦,便把他送去学堂读书。仁受聪明,不但很快学会了吟诗作对,还练就一手好字。教书先生是地方上有名的文化人,非常赏识仁受,将16岁的得意门生托付给国民政府做事的另一位门生。仁受才有机会见到秋园,并与她喜结连理。
老大子恒,是兄弟姐妹几个当中唯一从小读书读到中学毕业的。子恒懂事,知道自己比家人条件好,经常把自己教书所得的钱和粮票用来救济家人。
长女之骅就没那么幸运了。1940年出生的她,直到13岁才有机会读了几年小学,好不容易得到了读中专的机会,读了三年后又停办了。
之骅只身一人去了据说比较好找工作的宜春,穷途末路之际,在老乡和技术员的帮助下,进入共产主义大学半工半读。怎奈命运总是与她开玩笑,终于能够好好学习的之骅遭遇了知识青年下乡。成分不好的她自然被选中。
就这样,她再次到了农村。与乔木林结婚,她生下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就这么任命了么?不!孩子们小时候,之骅就告诉他们,将来你们一定要读大学。
终于,3个孩子都成了大学生,其中二女儿章红不但读了研究生,还成为了作家。
同大哥一起生活的子恕,初中毕业后当了十一年农民,恢复高考后,因种种原因,考前只补习了三天,考上了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成为中学语文老师。
一方面,子恕确实聪明,读书时成绩就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从没放弃过学习。别人休息时,他就到新华书店看书,散文、诗歌、小说他喜欢看,社会学、自然科学和哲学也喜欢看。生活中,他喜欢钻研,虽然没学会犁地,却很会科学种田,是生产队里的育秧员和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植保员。
仁受在世时曾说,教师与医生是最好的职业,不管哪朝哪代,总要有人教书,总要有人行医。
一家人中,秋园很长时间以教书为生,是受当地人尊重的梁老师。仁受也做过中学老师,子恒和子恕更是教了一辈子书。他们知道读书的好,明白读书的力量,他们是读书的受益者。当老师,不但是一份工作,更是在传递知识的力量。
04写在最后
这本书很小,几个小时就能读完。然而,这本书又很重、很深。寥寥几万字,写尽了一家人尤其是秋园和之骅两个人的一生。
在那些与命运抗争的时刻,她们可能埋怨过、甚至怨恨过,但是,她们从没有被命运所击垮。她们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自己的责任。
小说最后,之骅在秋园的衣服里翻出一张纸,上面简短地记录了秋园的一生,结尾两句话是:一生尝尽酸甜苦辣,终落得如此下场。
89岁的秋园那辛苦、心酸却又幸福的一生过去了。因为这本《秋园》,她的一生永远不会被忘记,她会以另外一种形式,活在千千万万人心中,并给人以力量。
杨本芬写此书的目的——留下妈妈和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