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零件引起的职业敏锐度之谈

      今天校友周老师分享了他的工作案例:车间申报二个小零件要更换,总价14500元,单价7250元。因为车间考核没有上,金额又有点大。他就去了下车间。结果只坏了一个,坏了一个为什么报二个,说是备用,当他问坏的频率是多少?厂家加工这个配件要多久?物流要多久?车间的人无法回答。他又特地让采购找来了以前的合同。结果发现要换的零件竟然还在质保期。对方质保二年,上次采购在2018年1月9号。连修都不要钱。自然申请一把打回去了。

        事情是很简单的事情,可是简单的事情却不是人人都能向周老师一样,会下车间核实,会去看采购合同。这跟他个人的职业素养有关,跟他拥有责任心有关。更重要的是他的职业敏锐度够高,对业务熟悉,对公司的经营常识,会计常识有充足的了解。

      试想一下,一个人不经常去菜市场买菜的,偶尔去一次买白菜,商贩说20块钱一颗大白菜,他能知道价格是不是公允么?估计是不知道的,因为他一没经验,二没常识,没有比较的依据。

        作为财务工作者想要把工作做的优秀,首先就要有本单位的会计常识,经营常识,不然你就是个傻大个,业务部门把你当猴耍都不知道。自己心里有杆秤,有个做判断的标准,即使工作不出彩,也不至于捅娄子。

      关于如何培养财务人员的数字敏锐度前面已经谈过,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总之,只有从细处着手,构建好内部管理体系,平时重在积累,就能形成本企业的会计常识,经营常识。至于外部企业,行业的常识就要平时多看,多问,多交流,利用好大数据时代的各种工具。

你可能感兴趣的:(两个零件引起的职业敏锐度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