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③

突忆起温瑞安的一句话:我悲伤而又骄傲,悲伤的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理解我,骄傲的是我不需要别人的理解。

  我骄傲如斯。

  经常还会想起自己的过往。那些骄傲到骨子里的过去。那些在我面前失望又悲伤的少年。那些说给我的听的话语。一直就这样坚定的一个人走了过来,拒绝了所有人的扶持,骄傲的活到了今天。

  我想起了影片里的伊丽莎白。那个和我一样在懵懂岁月里倔强傲慢的孩子。

  心中的清洁感。很难在岁月里消逝。于是就放任它在我的体内疯长。

  无论《傲慢与偏见》是否被批评为“小资情调圣经”,但达西和伊丽莎白山穷水复的爱情,作为英国文化中一个经典的浪漫符号,却永远纯洁的不染尘埃。 我为电影流泪,笨拙地哭泣,一个人在房间里小声低泣,没有羞耻心。因为我仿佛在电影里看见了自己,那个满脸嫌恶,倔强,高傲的我。于是我知道我不可贪恋情感,它必然漫长毫无止境并且崎岖。

  因为我还没有学会放下我的骄傲与设防。

  这样的生活必定安静并且安全。长期以来的自我意识催促我不断的证明自己的存在感。这种想法并不温柔,它在我心底默默发酵,演变成了我防御的武器。

  就如同伊丽莎白的长裙无二,在风吹来的时候,在她急急行走的时候,仿佛拉着我涌向人潮,肆无忌惮的变幻各种形态舞动着。英格兰乡村朝阳轻轻薄薄的覆盖在草地上的同时,也把伊丽莎白的长裙上的皱褶映照得溪水流动般跌宕起伏。

  我想起我卡其色的帆布裙和白色的帆布鞋。它们过于粗糙。把我的皮肤磨得生疼。

  爱达西和伊丽莎白共舞的那支小提琴独奏。

  查询后得知,舞会上的那支曲子是《A postcard》。跋山涉水而来的爱情,宛如明信片上情人褪色的笔迹。淡漠却暗含心事。

  一直不喜欢小提琴。厌恶到畏惧。因为声音孤独。所以偏执于钢琴。能得到安慰。

  同质的物体不能靠近。靠近等于伤害。

  影片最后伊丽莎白的父亲流着眼泪对女儿说,我以为这世上没有人能配的上你。

  女儿也哭的泣不成声说,不,爸爸,我是真的很爱他。

  太刻骨铭心的对话。

  若,我以为这世上没有人能配的上你。

  不,我是真的很喜欢他。

  电影里。

  太阳在低低的云层里穿行,风卷着北大西洋空气中的寒意,那些浮着落叶的溪水,湿润的草场,零落的树木和丘陵,被雨水冲刷之后,微微泛着清新的亮绿。

  这个城市。阳光依旧夺目。模糊的光线中浮现着背影。

  有时我会执拗的相信。我会一辈子就这么骄傲下去。就算阳光刺眼,也倔强的仰头走路。

  在那个不能入眠的清晨,伊丽莎白只身走到田野,走到芦苇和轻鸣的鸟叫声中去,清晨的空气冰冷,她搂了楼自己的肩膀,抬起头眺望远方的淡淡的朝霞,眼神却再也未能离开,浓重的呼吸声是自己不敢相信的真实,那个男子,那个令她思念的男子在清晨的朝霞和浓浓的雾气显现,还是那片原野,还是悦耳的钢琴,他冲破迷雾向自己走来,她未施脂粉,脸色有些苍白,只在睡裙外套了一件单衣,头发凌乱,只用布条简单扎紧。他仍旧语气平和真诚,告诉她

  "My affections and wishes have not changed.

  you have bewitched me, body and soul, and I love...I love... I love you.

  I never wish to be parted from you from this day on. "

  矜持和骄傲一触即碎。年少与无知灰飞烟灭。故事的结局圆满的就像一个童话。令我难以置信的忘记了眼角的泪水。

  

  想起小说里的一段话。

  小女孩子的眼泪滴在他手上,又微笑地说,你是多么多么悲伤的人,他们都不明白你,你是多么多么骄傲的人,不需要他们明白。可是,太孤独了,孤独地活着,还要再孤独地活下去。

  

  你悲伤着你的悲伤,我骄傲如故。只因我不想失去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share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