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曲沃代翼的话,晋国还有可能称霸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了解,曲沃代翼事件对晋国的发展产生过哪些影响。
曲沃代翼,是春秋初期晋国国内长达七十年、历经几代君主的一场大范围持续内乱。 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晋国两个政权并立:一方是嫡系的大宗,以翼为都城;另一方是旁支的小宗,以曲沃为都城。 最终,小宗胜,取代了翼城的嫡系血脉,获得晋国的正统地位。 可以想见,这样一个上位的过程,对当时晋国人乃至天下人的价值观产生的撞击。 此后,晋国的一代代高层,无论是君还是臣,在学习这段历史的时候,内心又会作何想法? 那么,曲沃代翼事件与后期的晋国称霸,究竟有没有关联? 我个人认为是有的,但不是必然的关联。 曲沃代翼事件只是一个偶然的开端。奇妙的是,晋国在此之后,还经历了数次类似的偶然。 这些偶然事件先后推动并巩固了晋国的政治改革,最终形成了一套超越同时期其他诸侯国的制度建设,但也一并埋下了短命的隐忧。 其中,由曲沃代翼所导致的,是“国无公族”改革。


国无公族改革

这项改革爆发在晋献公时期。分为两个阶段: 01杀群公子 对象:旁支公族(桓、庄之族) 帮凶:士蒍 桓、庄,指的是曲沃桓叔和曲沃庄伯——晋献公的曾祖父及祖父。 桓、庄之族就是曲沃桓叔和曲沃庄伯的后代。 清洗这些人,前后只花了三年的时间。 我们来看一下《左传》的记载:
《左传·庄公二十三年》 晋桓、庄之族逼,献公患之。士蒍曰:「去富子,则群公子可谋也已。」公曰:「尔试其事。」士蒍与群公子谋,谮富子而去之。 晋国桓叔、庄伯的家族势力强盛而威逼公族,晋献公担忧。士蒍说:“去掉富子,对公子们就好办了。”晋献公说:“你试着办这件事。”
从记载中可以看出,晋献公杀群公子,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因为这些公族已经坐大,出现了威胁公室的迹象。 可见曲沃代翼的引起的思想浪潮是双向的,既吓得国君心中惴惴,又引诱得臣子野心勃勃。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晋士蒍又与群公子谋,使杀游氏之二子。士蒍告晋侯曰:「可矣。不过二年,君必无患。」 晋国的士蒍又和公子们策划,让他们杀了游氏的两个儿子。士蒍告诉晋献公说:“行了。不超过两年,君上就不必担心了。”
士蒍出的计策是:先通过分化离间,诱骗群公子合力除掉势力最强大的家族,然而再慢慢收拾剩下的弱族。
《左传·庄公二十五年》 晋士蒍使群公子尽杀游氏之族,乃城聚而处之。冬,晋侯围聚,尽杀群公子。 士蒍嗦使群公子们杀尽了游氏家族。然后在聚地筑城,让公子们去住。冬季,晋献公包围了聚城,把公子们全部杀光。
最强大的游氏家族被灭后,士蒍又不知用的什么办法,把群公子全部迁到了聚城,然后一网打尽。 历时三年,就完成了对群公子的彻底清洗。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

春秋时期,臣弑君为什么这么容易?


提到过晋献公时期加高宫墙的事情。
《左传·庄公二十六年》 二十六年春,晋士蒍为大司空。夏,士蒍城绛,以深其宫。 二十六年春季,晋国的士蒍做了大司空。夏季,士蒍加高并加大绛都城垣,同时也加高宫墙。
其实这件事就发生在彻底清洗完群公子的第二年。 曲沃代翼的历史经验告诉晋献公,那些姬姓的亲人是最不可信的,他们和自己一样,流着晋国公族的血,有着继承君位的资格,所以必须杀光,以绝后患。 把旁支亲戚杀尽之后,晋献公的心理可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扭曲,他没有因此安枕,而是发现了新的可疑对象——自己的那群儿子。 02驱庶子 对象:不具继承权的儿子们(夷吾、重耳) 帮凶:骊姬 有些时候,某项变革的出发点不是为邦国,只是为了某个利益团体或君王本人。但因为在施行的过程中,有话语权的个体或群体尝到了甜头,就将之固定了下来。 骊姬可以称作是“国无公族”这项变革的先行者,也是最初的受益人。 她说服晋献公把其他的儿子们全部外放,国都内只留下自己和自己妹妹的儿子。 又在原太子申生进献的胙肉里下毒,诬陷他谋害君父。 这个误会,其实如果真要解释,是可以解释清楚的。 但申生也知道自己的父亲已离不开骊姬,为了不使君父伤心,选择自杀。 死之前,申生对狐突说了一番话,我记得当时背这段的时候,心里特别难受:
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恭世子也。 申生派人向狐突告别说:“申生有罪,没有听从您的忠告,以至于只有去死。我不敢贪生怕死。虽然如此,但我们国君年纪老了,世子年纪又小。国家有许多忧患,您又不肯出来为国君出谋划策。如果您肯出来为国君出谋划策,申生甘愿受死。”申生行两次稽首礼,然后自尽身亡。因此,人们送他溢号称“恭世子”。
临死前仍在忧国,做的最后一件事情,是把早已对晋献公失望的狐突请回朝堂。 (反正我自己读完以后,对申生是真的嘲笑不起来,只觉得唏嘘、心疼。) 骊姬之乱之后,虽然好像也没有明文规定,但是接下来的晋国君主们,都很自觉地遵循了这项传统——赶走除了太子以外的所有公子。 毕竟,在他们眼中,这项制度既是对自己有利的,也是对国家的有利的。

国无公族的改革效果

经过晋献公这一代,国无公族的制度基本上已经成形。那么它对晋国霸业的推动作用在何处呢? 01 短期内君权相对集中 首先,国内近支公族威逼公室的问题得到了比较彻底的解决。 请注意,这里的范围仅局限在国内,流亡国外然后反攻晋国的不包括其中。 在短期内,晋国的君权是得到了明显的加强。 02 选官制度由任人唯亲走向任人唯贤 随着原本占据高位的近支公族被杀、被驱逐,晋国朝堂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权力真空,由此被迫走上了选贤任能的道路。 就比如我们上文提到的士蒍,在完成杀群公子的任务的第二年,就升任卿位——司空。 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是部落、诸侯国、乃至一个企业,总归在分蛋糕的时候,大家工作的积极性是最强的。 晋国庙堂的大范围权力真空,让异姓大夫们看到了阶层上升的良机,必会加倍振奋,追求功业。这就导致晋国上层官僚的执政水平和积极性,普遍要高于其他诸侯国。
现在,我们回到主题——晋国称霸。 实际上,在晋文公称霸之前,国内已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改革,分别在晋献公、晋惠公、晋文公时期。三次改革的最终效果都走向了同样的方向——异姓家族坐大。尽管有些变革只是出于短期内的政治需要,但制度一旦被形成并巩固下来,再想扭转,何其难也。 本文仅简单讨论曲沃代翼事件,在历史进程中对晋国国力实际产生的影响。 但历史亦有太多的偶然与不确定因素,若没有曲沃代翼,不靠着异姓家族,晋国能否依靠地理或其他因素走上称霸之路? 诸位尽可以发挥想象,做出合理的假设。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没有曲沃代翼的话,晋国还有可能称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