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职业转型的新认知

我大学学的是微电子,这个专业出来能干啥,去工厂插零件。刚毕业的时候,非常的迷茫,专业不顶用,除了餐饮业、销售,我还能做啥呢?借助了一些职业性格测评,说我适合创意类、设计类的工作。

我就在这类工作中筛选,再三思索后我选择了广告文案,因为自己也喜欢想七想八,写写东西,觉得还挺契合的。

那时候年轻,说干就干,就给福州本地几个比较好的广告公司投了简历,运气不错,收到一个很不错的公司面试邀请。说实话,我根本没做啥准备,因为啥都不懂,对这个行业了解的不透,凭着一腔热血和当年写情书积累的写作能力通过了笔试。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兴奋、自豪,半只脚算式踏入了文案界,只要面试通过,我就是个文案人了。当时我挂完电话都高兴地旋转跳跃起来了,第一次有那种够得着梦想的感觉。

可惜可惜,面试的时候我情感过于丰富,又是初入社会的小屁孩,一不小心就掉入面试官的沟通陷阱中,文案岗位就这么凉了。

再后来,我还是找创意类的工作,找到一个电商平台的创意专员,具体做啥我忘记了,我是被岗位名称吸引的。运气不错,入职成功了,不过就是个工具人,没什么创意发挥的空间,入职一个月我就被炒鱿鱼了,因为我这个“创意专员”不太老实,想法太多问题太多,跟公司文化不匹配。

最后,就阴差阳错的去学了H5,踏入了互联网,成为了一枚码农,虽然跟我的职业性格一点儿都不匹配,但是我做到了现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钱!

其实我每一次的职业都来源于脑袋中萌生的一个小想法,我把这个想法拿去实践了一次,在它与世界互动的过程里,有时候被现实打败了,要换一个想法,重新再来一次,直到它适应现实,成为现实。

我以前认为职业转型就是换一个工资更高,自己喜欢而且有更大职业发展空间的工作,但其实没有那么简单,《了不起的我》告诉我,职业转型就是一个自我重塑的过程。

每一种职业背后,都有一个自我。就像我当初想做文案做创意,这些小想法都是潜在的可能的自我。我在广告公司做文案,这是一个自我;我在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员,这是一个自我。这个自我关系到别人怎么看我们,我们怎么看待自己,也关系到我们会怎么行动,怎么思考。我做文案和我做程序员,这两个自我是肯定不一样的,做文案的我可能是活泼的,思维活跃的,做程序员的我是安静的,腼腆的。我觉得工作性质和方式会影响我们的思考方式和性格,我以前没有这么话少,也没这么闭塞,做了3年程序员,我可以一整天不讲话,思维迟钝而且人际关系越来越弱。所以,职业转变,也可以说是新旧自我的更替。

我现在依然很想要转行,但是我不会焦虑于做哪一行了,我会去想到底要做什么样的我,然后尝试、试错、从尝试的反馈中找答案。

我做果果也是突然的想法,然后果断的就实践了,我挺喜欢做果果的自己,根本不需要自制力,自然而然就做了每天在做的事。说句实话收入不咋地,还可能是负的。但我特满足,我能感受到我的耐心和勇气,我知道要积累、那我就慢慢积累;我没做过的事我害怕,没关系怂归怂,但我忍不住不做;聊天技能点几乎没有,没事儿,聊一次收获一次的经验。每次和客户聊天后我都会反复的想我有没有哪些地方没说好没做好让别人不舒服了,如果有我的责任,即使客户说没事,我依然为自己的出错买单,因为这是我成长的机会。

如果你在考虑职业转型的话,不妨想想自己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自我,不要担心只是想法,新自我需要不断的试错,尝试的反馈会指引你该怎么走下去。

共勉 :)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对职业转型的新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