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在不远的未来,仿真将成为探索未知世界的标杆

汽车外流场分布

仿真作为一种前瞻性的技术,将越来越被重视。何为仿真?即在不做任何验证性测试前,通过计算机软件得出我们需要的结果,如发动机的排气温度,锅炉内部压力和反应器各组分的质量分数等等。

目前,仿真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如:汽车(碰撞、外流场和内燃机燃烧),电子(电磁耦合和芯片散热),化工(反应器和搅拌混合),环保(污染物的扩散),医疗(心血管血液流动)等等,只要能想到的,都可以仿真。

准确性将得到保证

面对这么强大的功能,我们欣喜万分。脑子里面想出了无限种可以用来仿真的事物。但是,对于精度,我们不得不质疑。准吗?如何保证准确性?

对于线性的结构计算,准确性可以很好的保证。因为算法十分成熟,有限元方法得到很好的应用。而对于非线性的结构计算,存在较大随机性。目前,还是很难准确预测,需要与实验对标。

对于流体计算,较结构复杂很多。流动中存在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特别是对湍流流动的预测,无规律性和随机性始终是难点。目前较为主流算法k-e和LES等,以及最新的玻尔兹曼都可以预测流动,但至于选择的模型需要与实验对标。

毕竟,算法还是基于当下很多经验公式和实测数据而来。可以看出,仿真与测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仿真工作基本流程

传统流程:几何模型—网格划分—设置边界条件—计算监测—结果分析

新型流程:几何模型—设置边界条件—计算监测—结果分析

几何模型

对于几何模型的处理,最重要的是避免各个零件的干涉。一般处理方法,要么共面,要么留1mm 的间隙。通过合理的简化,降低模型的复杂度,有利于提高收敛。简化原则,简化那些对结果影响较小的结构。

例如,一些产品上的LOGO,对热分析没有影响的加强筋等等。

网格划分

网格是将几何模型高度离散的过程,试想下,乐高积木,成千上万个六面体组成了一个精美的艺术品,其中,每一个乐高积木,就是一个网格。

目前,主流网格分别:四面体(网格数目多,自适应性好,难收敛),六面体(网格数目少,需要人工划分,易收敛),多面体(网格数量较少,易收敛)。

网格生成占仿真周期的70%,存在巨大的时间消耗。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就这几年的发展趋势而言,网格需求正在逐步降低,网格消失初现端倪。意味着,质量较差或无网格,也可以得到较为可信的结果。

设置边界条件

对于结构计算,设置结构属性,施加载荷和约束。对于流体计算,设置流体属性,定义进出口边界,壁面等等。这个过程,就是将实际情况映射到计算机软件中。但是,由于实际情况较为复杂,很多需要假设。

例如,一个混合器,一端温度为50度的水以1m/s的速度均匀进入,另一端温度为0度的水以0.5m/s的速度均匀进入,壁面换热系数为 5W/m^2 K,出口为环境压力,求出口水的温度和速度。

此例中,存在两处假设:

1)水流过截面,其速度分布呈抛物线,而并非均匀分布,但需要实际测量数据。因此,做出简化。2)混合器各个部分的换热系数有所不同,换句话说,坐标与换热系数存在函数关系,很难确定每点的数值。因此,以定值代替。

计算监测

最基本的要求保证收敛,速度/温度等不随步长/时间变化而变化,即稳定至某一残差范围。残差越小越精确。

结果分析

通过切截面现实内部的压力/速度/温度分布。这是试验,无法办到的。具有较强的可视化功能。

以上是最基本的工作流程。

定制自己的仿真工作流程

下面将介绍我的仿真工作流程,相比基本流程复杂很多。

1. 查看客户所提供的输入信息是否正确合理,如材料牌号对应的材料温度极限、是否有实验数据、输入热源功率等等。基于经验预判仿真可行性。

2. 查看几何模型是否正确,是否存在丢件可能性,哪些件对结果无影响可以删除,及时反馈客户,得到客户认可,直到模型冻结。与之前模型对比,查看模型变化,预判,这些改动对结果存在什么影响。

3. 设置相应材料的属性,以及软件内部模型的参数。一般边界条件多为环境温度、温度和速度,热源功率,出口压力等等。具体设置基于各个案例而不同。

4. 网格软件自动生成,其中,需要控制网格数量(50w-100w之间),以免增加计算成本。关注监控点,如果,发现计算结果异常及时停止,寻找原因。

例如,2W热源,温度高的离谱(1000度+)并且迭代曲线震荡。热源与接触面可能存在间隙/干涉,需要进一步排查。

5.分析结果,寻找风险点,提改进意见,修改模型,验证想法,重新回到步骤 3。这是仿真中,最为核心的步骤。任何改进意见,都需要再次定义,确保行之有效。

例如,在做气流均质性研究中,入口扩张管的结构对气流的引导作用十分敏感。采用大角度的扩张口内部容易形成涡流,降低均质性。而小角度更能很好引导气流,减小漩涡。

6.完成仿真报告。结果需要一份好的报告去呈现。简明扼要地表述结果和提出改进意见,将变的十分必要。这将引导设计往哪个方向走。

7.基于反馈,修改报告。这或许,是最考验人耐性的时候。每个领导看完报告,都有自己独特的修改意见反馈给你。有时,意见会发生改变,推翻上次意见。这时候,我们需要思考改的原因,而不是按部就班的改。

以上就是我的工作流程,这也不是会一成不变。随着,工作的深入和思考迭代次数的增加,更高效的流程将会出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对仿真感兴趣的你,是否已经蠢蠢欲动,想要去尝试探索生活中的物理或化学现象呢?

在不远的将来,让我们一起用仿真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开着小车去探索未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干货】在不远的未来,仿真将成为探索未知世界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