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一个大小为 n 的数组,找到其中的多数元素。多数元素是指在数组中出现次数 大于 ⌊ n/2 ⌋ 的元素。
你可以假设数组是非空的,并且给定的数组总是存在多数元素。
示例 1:
输入:[3,2,3]
输出:3
示例 2:
输入:[2,2,1,1,1,2,2]
输出:2
1.对数组进行排序,
2.返回数组长度n/2索引处的元素
由于多数元素出现次数大于n/2,所以,对数组排序后,中间的数一定是所找的多数元素,但由于排序导致效率减低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ajorityElement(int[] nums) {
//排序
Arrays.sort(nums);
return nums[nums.length/2];
}
}
利用HashMap,统计每个数字出现的次数,然后返回值大于n/2的值所对应的键。
public static int majorityElement(int[] nums) {
int result=nums.length/2;
HashMap<Integer,Integer> map=new HashMap<>();
//遍历数组
for(int i=0;i<nums.length;i++){
//若集合中没有该元素的键,则将其添加进集合
if(!map.containsKey(nums[i])){
map.put(nums[i], 1);
continue;
}
//若集合中已有该键,给他对应的值加一
map.put(nums[i], map.get(nums[i])+1);
}
//遍历集合
for(Entry<Integer, Integer> entry:map.entrySet()) {
if(entry.getValue()>result) {
return entry.getKey();
}
}
return 0;
}
但是还是有些许小问题,在eclipse中运行没有丝毫问题,但在LeetCode网站中提示集合遍历出错,还是很迷糊,希望大佬看到可以指点一二,万分感谢。
思路
如果我们把众数记为 +1,把其他数记为 −1,将它们全部加起来,显然和大于 0,从结果本身我们可以看出众数比其他数多。
算法:
我们维护一个候选众数 candidate 和它出现的次数 count。初始时 candidate 可以为任意值,count 为 0;
我们遍历数组 nums 中的所有元素,对于每个元素 x,在判断 x 之前,如果 count 的值为 0,我们先将 x 的值赋予candidate,随后我们判断 x:
如果 x 与 candidate 相等,那么计数器 count 的值增加 1;
如果 x 与 candidate 不等,那么计数器 count 的值减少 1。
在遍历完成后,candidate 即为整个数组的众数。
我们举一个具体的例子,例如下面的这个数组:
[7, 7, 5, 7, 5, 1 | 5, 7 | 5, 5, 7, 7 | 7, 7, 7, 7]
在遍历到数组中的第一个元素以及每个在 | 之后的元素时,candidate 都会因为 count 的值变为 0 而发生改变。最后一次 candidate 的值从 5 变为 7,也就是这个数组中的众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ajorityElement(int[] nums) {
//temp用于保存到现在为止的众数,
int temp=nums[0],count=1;
for(int i=1;i<nums.length;i++) {
//如果当前元素与temp中的数相同,count自增
if(nums[i]==temp) {
count++;
continue;
}
//若不相等,count自减,并重新初始化temp,以及count
count--;
if(count==0&&i!=nums.length-1) {
temp=nums[++i];
count=1;
}
}
return temp;
}
}
题目链接:
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majority-element/
Boyer-Moore 算法的正确性较难证明,这里给出一种较为详细的用例子辅助证明的思路,供读者参考:
首先我们根据算法步骤中对 count 的定义,可以发现:在对整个数组进行遍历的过程中,count 的值一定非负。这是因为如果 count 的值为 0,那么在这一轮遍历的开始时刻,我们会将 x 的值赋予 candidate 并在接下来的一步中将 count 的值增加 1。因此 count 的值在遍历的过程中一直保持非负。
那么 count 本身除了计数器之外,还有什么更深层次的意义呢?我们还是以数组[7, 7, 5, 7, 5, 1 | 5, 7 | 5, 5, 7, 7 | 7, 7, 7, 7]作为例子,首先写下它在每一步遍历时 candidate 和 count 的值:
nums : [7, 7, 5, 7, 5, 1 | 5, 7 | 5, 5, 7, 7 | 7, 7, 7, 7]
candidate: 7 7 7 7 7 7 5 5 5 5 5 5 7 7 7 7
count : 1 2 1 2 1 0 1 0 1 2 1 0 1 2 3 4
我们再定义一个变量 value,它和真正的众数 maj 绑定。在每一步遍历时,如果当前的数 x 和 maj 相等,那么 value 的值加 1,否则减 1。value 的实际意义即为:到当前的这一步遍历为止,众数出现的次数比非众数多出了多少次。我们将 value 的值也写在下方:
nums:[7, 7, 5, 7, 5, 1 | 5, 7 | 5, 5, 7, 7 | 7, 7, 7, 7]
value: 1 2 1 2 1 0 -1 0 -1 -2 -1 0 1 2 3 4
有没有发现什么?我们将 count 和 value 放在一起:
nums:[7, 7, 5, 7, 5, 1 | 5, 7 | 5, 5, 7, 7 | 7, 7, 7, 7]
count: 1 2 1 2 1 0 1 0 1 2 1 0 1 2 3 4
value: 1 2 1 2 1 0 -1 0 -1 -2 -1 0 1 2 3 4
发现在每一步遍历中,count 和 value 要么相等,要么互为相反数!并且在候选众数 candidate 就是 maj 时,它们相等,candidate 是其它的数时,它们互为相反数!
为什么会有这么奇妙的性质呢?这并不难证明:我们将候选众数 candidate 保持不变的连续的遍历称为「一段」。在同一段中,count 的值是根据 candidate == x 的判断进行加减的。那么如果 candidate 恰好为 maj,那么在这一段中,count 和 value 的变化是同步的;如果 candidate 不为 maj,那么在这一段中 count 和 value 的变化是相反的。因此就有了这样一个奇妙的性质。
这样以来,由于:我们证明了 count 的值一直为非负,在最后一步遍历结束后也是如此;由于 value 的值与真正的众数 maj 绑定,并且它表示「众数出现的次数比非众数多出了多少次」,那么在最后一步遍历结束后,value 的值为正数;
在最后一步遍历结束后,count 非负,value 为正数,所以它们不可能互为相反数,只可能相等,即 count == value。因此在最后「一段」中,count 的 value 的变化是同步的,也就是说,candidate 中存储的候选众数就是真正的众数 m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