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路上 感觉在飞(53)

原创 李大叔 清江风情 6月7日

十四、可可西里,那里有藏羚羊(三)

青藏线上横跨无数条大河、小溪,由北向南能数得上名字的为秀水河、曲麻河、沱沱河、通天河,其他小流小溪无数,数都数不清。大河的待遇多为地图上一条红色的曲弯之线,外加公路横跨之处会有一座以河命名的大桥;小河、小溪却是翻遍大小地图也找不到哪怕细如蛛丝的红线,路上更只是一个小小涵洞就足以让小河、小溪快乐地流过了。

青藏线的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如同人一样。有名字的河往往水面宽阔,水流平缓,大气端庄;无名小河、小溪则是各自不同,有的清澈见底自路边的山间小谷中蜿蜒而出,轻快、欢乐;有的是混浊地裹着泥沙直接从山上冲向路面,猛地钻进不宽大的涵洞,向远方冲去;有的干脆就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流出来,伴着公路向前,又在你不经意间悄悄地离开,消失的无影无踪。

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交错延伸。行至风火山,海拔5010米,一个神话浮现再脑海:风火山,传说中孙悟空大战铁扇公主时,被公主殿下从新疆的火焰山一扇子整出了十万八千里,老孙翻着跟头刚晕头转向飞过昆仑山时,身上那着了火的虎皮裙掉落,将一座大山烧得遍山通红,这座大山后来便起名为——风火山。

我是无信仰者,在城市里很久了,关心的事情无非是月底到了,工资早已经花光了拿什么还信用卡?或是什么什么地方房子涨到五万一平米了;或是哪个女明星又嫁人了,要不就是陈老师又出什么新作品了;生活在城市里的多姿多彩也造就了我多才多艺。

神话,是我这个无信仰者的一种消遣,抱着猎奇寻源的态度出发,踏上寻找那传说、神话发源之地的旅程。真正行走在这五千米的高原之上,云朵之下,崇山峻岭之间,放眼四周,万米之间全无人迹,这时突然有了崇敬之心,“万山之神!原谅我曾经的不敬吧;万山之神!赐予我力量和勇气吧!”

“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叫娘!”五道梁位于号称“天路”的青藏公路中段,G109国道3007公里处的五道梁,因附近有五道山梁而得名。海拔4665米,还没有昆仑山口高,比5010米的风火山口和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更是矮了很多。

有心的人一定还记得我在游成都时发过一些感慨,对杜甫《望岳》那首诗耿耿于怀,杜少陵望东岳山妄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是深不以为然。在青藏高原,任何一个小土包,海拔都比所谓的五岳高个两三倍,在川藏线上,随便一座山峰,从山下爬到山顶,动辄两三千米,就连最不起眼的二郎山,都是两千多米。

每当看到一些人挤在熙熙攘攘登山人流中爬上一个山头,恬不知耻地宣告:“登泰山而小天下”时,却不知有多少人嗤之以鼻!几亿人登上五岳,又有几人能攀上五道梁子?为人做事还是谦虚一点,井底之蛙最易遭人白眼,套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眼界很重要哦!

五道梁这里地高天寒、长冬无夏,以高寒缺氧、气候恶劣多变著称。但由于这一带土壤含汞量较高,植被较少,空气中含氧量相对更低,一般高原反应会在五道梁处非常明显,很多人到了五道梁都不能适应。所以通常认为五道梁是进高原的门槛,被认为是青藏线上最难的地段,如果在五道梁感觉没有大碍,那过唐古拉山口进藏就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

在五道梁,我和LP有幸见识了高原上飞沙走石肆虐横行。没经历过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和雾霾(我因此已经被网友划进“没见识”的那部分人),只见狂风卷起的沙尘从远处扑面而来,弥漫的黄沙被风绞揉着,天空一片黄昏,路上所有车辆被迫停了下来,小镇上行人绝无。

这里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处居民点,有兵站、泵站、公路段、气象站、加油站,还有杂货店、小饭店。我们把小昂赶紧收藏在一家餐馆的墙角背风处,躲避着风沙从地上吹起的石头、翻滚的废旧轮胎和生活垃圾的袭击,东倒西歪窜进路边餐馆“达川酒家”,然后从里面用力抵住大门落锁。隔着厚厚的玻璃窗,惊见街面上昏天黑地、群魔乱舞。

从五点半到六点半,我和LP就在躲沙尘暴的餐馆解决了晚餐。时间已经不早了,趁沙尘稍歇,用抹布扫落小昂前挡玻璃上厚厚的沙粒,转瞬间又冲入未知的迷茫中去。

前面就是可可西里,那里有藏羚羊啊!

(未完待续)

我就是这篇游记的亲历者,这也是我西藏行的一段梦想记忆。我不求点赞,不求转发,不求收藏,只求自我放逐的心有个歇息之所。当然,也希望你闲暇之余偶尔翻翻,博你嫣然一笑。

《西行路上  感觉在飞》

笑看人生路,心在山水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西行路上 感觉在飞(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