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搞定》

今天要讲一本特别实用的书,这本书能够帮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轻松、愉悦,同时高效。这本书的名字叫作《搞定》,它英文名字叫作《Getting Things Done》,就是把事都搞好了。

这是一本讲时间管理的书。时间管理的这个概念其实我们大家大部分人都已经接受过了。所谓的时间管理最早的理论是说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你的时间不能够很好的、科学的分配,高效地使用它,就有可能有的人忙忙碌碌的,但是没有见过什么样的业绩。有的人你看他气定神闲,但他把很多事都合理地安排,业绩做的一直都不错。

时间是公平的,分配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有人效率会高,有人效率就低呢?

最早的时间管理理论是这样的,它是有四个象限。有一些事是重要、紧急,有一些事重要但是不紧急,有些事不重要但是紧急,有一些事不重要也不紧急。不重要、不紧急的事你要尽量少做,比如说看电视、看武媚娘、看唱歌等等。这些事你可以不做,对生活不会有任何影响。你如果整天都在做不重要不紧急的事,你的人生会变得特别的没有效率,而且到最后你可能会沦为被社会救济的这么一种人。

如果是不重要,但是紧急的事你做得特别多,比如说忙忙乱乱地一一天到晚地去订饭、订机票、帮领导干这个事、干那个事,大家会发现你总是特别的忙,但是没有什么业绩的凸显。所以所有这些叫作不重要但是紧急的事,你要想办法委托给别人做,或者尽量地少做。

很多人都会说我在独立地做重要紧急的事,但是如果重要紧急的事你做得太多,你的压力会特别大,你的精神可能会崩溃,可能会受不了。而且不要忘了有一个词叫作忙中出错,如果你时间长了迟早会出问题。

什么是重要不紧急的事?重要不紧急的事就比如说我要学习,这是很重要,但是不紧急。我要做一个战略规划,这事很重要,但是不紧急。我要培养我的下属成长,这事很重要,但是不紧急,因为下属还在,或者我自己还能干。我要培养孩子,重要不紧急,我要陪老人去旅游度假,重要不紧急。所有这些重要不紧急的事,如果你不去做它,最后会怎么样呢?没错,它们都会变成重要紧急的事,反过来来压迫你

所以过去的时间管理,我把它叫作第一代的时间管理的核心就是告诉我们,人要优先做重要不紧急的事,要给重要不紧急的事留出足够的时间,才有可能让你这些重要紧急的事逐渐地减少,这个没问题吧?

所以很多人都接受了这个概念,也知道自己学了时间管理,但是后来发现还是没用,为什么呢?因为尽管我知道重要不紧急的事我要先做,但是我没法集中注意力,我脑子很乱。我给自己留两个小时,本来是要做这个计划的,结果在这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边我脑子里边一直想的那个紧急的事。一直想着下午将要出现严重的谈判或者我下午要去讲课,因为我下午要去讲课,所以就导致我心里边特别烦躁,说还没准备好,我到底应该讲些什么,我内心很纠结。在这时候你就没法安心地准备计划,这个就是我们现在很多人生活和工作的状态。

用中国古代的成语来讲叫心不在焉,心不在焉不是那种散乱的样子,还说干这个干那个,而是你做任何一个事的时候,你的心都不在这。孟子说过一句话,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学问这件事没别的,干嘛呢?求其放心而已。什么叫求其放心呢?就是把你放在外面那颗心给找回来,这就是学问之道。

所以中国古代的时间管理,中国古人的至高的时间管理的方法,跟我们今天所讲的这本《Getting Things Done》这本书的这个理念其实是不谋而合的。

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戴维·艾伦,他其实可能借鉴了东方的智慧。你比如说中国古代最早像庄子他们在作品里边讲说至人之用心若镜,至人就是特别棒的这些人,接近真人的这些人,至人的用心像什么呢?像镜子一样。镜就是镜子一样,物来则现,物去不留,胡来胡现,汉来汉现。就是外国人来了照出外国人,中国人来了照出中国人,物来则现,物去不留,这个东西来了就照出来,这个东西走了就没有了。

老子也经常号召大家要学习婴儿,为什么婴儿值得我们学习呢?你有没有发现你们家里有个小朋友的时候,婴儿或者两三岁的小孩,他刚才正哭得很难过,哇哇流眼泪,然后一扭头开始玩,他就投入地高兴地去玩了。他在玩的时候,他根本没有被刚刚那个哭所影响到,他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眼下的玩当中,待会扭头回来想起这个事接着哭。那没关系,我接着哭,但是我玩的时候是很投入、很开心的。

这其实才是一个人专心致志工作的时候应有的状态。尽管今天下午有一个非常严肃的谈判或者有一个答辩,我心里边觉得有点担心,但是也不影响我现在把我手头这份工作做到特别好。所以你看中国人提的这个要求是需要你去修炼的,修炼到极致。

到最后我们说有一个集大成者叫王阳明,王阳明的办法就是你要时刻注意知行合一。什么叫知行合一呢?你所做的这个事,你此刻的知,你的念头在不在这件事情上?你的念头是不是能够处处都在一件事情上,这才叫真正的知行合一。这也就是佛教所讲的正念,我们那本书叫《正念的奇迹》,其实就讲这件事。这种修炼的方法真的特别的高级,但问题是没个几十年功夫,你可能很难做得到。那老外的好处就是他们会善于把这些东西做成一个工具。

中国人经常提出一个高级的要求,告诉你说那个就叫作修养,那个就需要你去练习,但是没有特别具体的方法。而老外的办法是你只要按照我给你提供的这个步骤来做,你就差不多能够做到心无旁骛地去处理一件一件的事。

《搞定》这本书是时间管理的升级版,比我们之前讲七个好习惯的那个时间管理,就是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的那种时间管理要更深一级。因为它考虑到了人性当中对于担心、担忧、烦躁这些情绪的这种处理。

好,咱们接下来就来了解这个GTD到底是怎么回事。Get things down,每一个字母的开头合起来叫GTD,在美国甚至有人会见面问你最近GTD了没有?这个话的意思就是你有没有按照戴维·艾伦的那种方式去做时间管理,所以它是一个非常流行的时间管理的方式。那么这本书在一开始就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特别美好的场景,你能不能想象自己有这么一种状态,虽然每天事务缠身,你却能够仍然头脑清醒、轻松自如地控制和处理一切。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这是有可能实现的。

近年来因为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但同时我们开始承担超负荷的工作。你们有没有发现工具并没有使得我们变得更加轻松,反过来工具会让我们变得更忙?你比如说洗衣机,洗衣机的确是会帮我们洗衣服,你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弄一个大盆,用一个搓板。我小时候看我妈妈洗衣服都是这样洗的,很累,或者更早拿一个棒子在河边这么敲着洗着,我们都见过。洗衣机很简单,往里边一扔就行了,但它为什么会增加我们的劳动呢?你洗衣服的频率比过去高多了。

高铁、飞机让我们的出行变得很方便,现在从这去上海坐火车七个小时、六个小时就到了,过去都得一天一夜。这个的确是更方便了,但是你出差的频率变高了。所以工具不断地进化,而人变得越来越忙。所以我见到身边大量的人都是忙忙乱乱,你问他在忙什么呢?他会说我今天事很多,几乎都是事很多。有的人效率高,事多,有的人效率低,他同样事也多,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身上的压力会与日俱增。

所以必须得学会管好我们的生活,管好我们的时间,我们才能够过上刚刚描述的那种虽然事很多,但是依然气定神闲的生活,这是自己的修炼。

空手道当中有一种境界叫心如止水,这个心如止水是一种什么境界呢?就是一个池塘放在这,一个石头扔在这个水里边,这个水有没有反应呢?有,这个石头扔下去以后,这个水嗵地一下溅起水花,然后它很快就复归了平静。空手道用这种方法告诉我们说,我们对于外在事物的反应要合适,既不能没有反应。这个石头扔在水里边,水不动。水不动其实是不正常的,因为你控制着自己非得不动,你没有任何的反应,这是不对的。但同时这个反应不能过度,当这个反应过度了以后,你发现石头扔进去,水咣咣咣就这么一直震,那这就不是一片池塘了,这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我们之所以要学水,就是因为水具有这样的德行,让它动的时候它能够有反应,但是你只要停,它就立刻恢复平静。

所以任何造成你反应过度或者反应不足的事情,都有可能反过来控制你。任何造成你反应过度或者反应不足的事,都可能反过来控制你。

什么叫反应过度的事?就是这个事本来没有那么严重,但是你表现出了特别多的焦虑,这种焦虑会不会反过来控制你,让你在那一刻根本什么都没法做了。这事不至于那么生气,但是你气得一下午说不出来话,晚上吃不下饭,晚上睡不着觉,那不就是反过来控制你了?

还有反应不足,什么叫反应不足呢?这个事你早就该处理了,你早点把它处理了就没事了,但是因为你总是懒,总是拖延,总是不想做,所以到最后这件事变得很严重,然后反过来控制你。

所以这句话很重要,任何造成你反应过度或者反应不足的事,都有可能反过来控制你。所以如果你不能处理好自己的邮件、自己工作的项目,与孩子和老板的关系,都可能导致比预期差得多的结果。

很多人对于一些事情要么就是过分地关注,要么就是不屑一顾,这就是因为他没法做到心如止水。所以大家现在知道孔夫子讲中庸有多么重要了,中庸就是既不过分,也不是不反应。所以合适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心如止水的状态呢?

在作者二十多年的培训生涯当中,他发现了一个极为普遍的情况什么呢?就是由于人们对自己作出的承诺或者承担的义务管理不当,导致了他们承受着重重的压力和折磨。所以学会对生活中悬而未决的问题加以控制,可以有效地缓解自己的压力。什么叫悬而未决的事情呢?有一个学术名词说,能够经常地唤醒你模糊记忆的事情就叫作悬而未决的事。

所以困扰我们的可能不是这件事情本身,而是有一件事情放在那没做而给你形成的一个隐形的压力。你总在心里边要分出一部分的精力去想那件事,去处理那件事。想那件事怎么我还没做,这个会导致你眼下所做的事效果失真,而且会变得很糟糕。

因此东方的方法是告诉你把那个事就忘了,你就只处理眼下的这个事,但这个你做不到。西方的方法是给你做一个工作篮,什么叫工作篮呢?就是你自己有一个篮子,篮子里放着待处理的事件,只要你把你要处理的事扔进工作篮里边怎么样?你就忘记它。你拿着工作篮过来,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地处理,所有要处理的事全都在工作蓝里边有记录。这样你就能够做到在处理一件事的时候,认认真真地只是处理它。

我把它改进了一下,因为这本书写的比较早,那时候智能手机还没有现在这么普及。当现在有了智能手机以后你会发现,你的手机里应该都有一个日程表,在你那个日程表上可以记录下来你要做的事。你比如说下周二下午我有一个谈判,你把它写在那,别着急结束,在你写下下周二有一个谈判的同时,你要留出一个准备谈判的时间。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如果像过去的时间管理方式,你只把那件事记在那的时候,你心里边是不是就得分出一部分精力来考虑,说我什么时候去准备这个东西呢?因为那个谈判还没有准备好,所以我经常会觉得心里毛毛糙糙的。那么我现在给你两个小时或者三个小时时间,你要把它写在日程表上。比如说下周二下午2:00~4:00,我要进行一个谈判,在下周一上午10:00~12:00我要留下来做这个谈判的准备。在这个日程表上记下了这件事情也记下了这件事情的准备时间,然后怎么办?就把这件事忘记。你要全身心地依靠你的智能手机,你要知道你的智能手机上的日程表是特别科学的,因为日程表上记载了每一件事情你所需要做准备的时间。这下子这件事从你的生活中怎么样?就消失了。

这件事一旦一消失,你就接着处理你眼下该处理的事。到了星期一上午的10:30,10点钟一看,我该去准备下午的谈判了,你就拿出这两个小时来认认真真地准备你下午的谈判。用这种方式来规划你的工作和生活,你会发现你的心平静了很多,你不会轻易地被外在的东西所带走。这就是GTD非常重要的原理。

在这个书里边有一系列的方法来帮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个概念,叫作自下而上的行动管理,什么叫自下而上的行动管理呢?一般观点认为,最恰当的做事方式是首先确定个人或者公司的总体目标,然后定义工作的主要目标,最后把焦点集中到实施细节上。但是多年来的观察经验告诉我们,自下而上的方法其实更具实用价值,也就是从你当前任务的最底层入手。

这个作者在这儿举了一个例子,特别有意思。他说,这就好像你穿着一个宽大的游泳衣去游泳,这个游泳衣很大,一进水里边它就松了,就可能会掉下去。所以这时候你的眼睛紧紧地盯着远处的目标是没用的,因为你的手得提着你的泳裤,防止它掉下去。所以与其你的眼睛整天盯着远处的目标,你不如怎么样?先给自己换一条合适的泳裤,先把自己身边的一些小事给它弄干净了,你才有可能全身心地去为未来的目标服务。

行动管理的最重要的技巧是把一切事务赶出你的大脑。在实际行动中,要尽量地让自己凭直觉去挑选执行的行动,而不是重新思考那些行动的来龙去脉。对一件事情不需要进行两次相同的思考,我们对一件事情思考甚至不止两次,而是很多次。我们会经常反复地思考同一件事情。所以你要把你的大脑做成一个CPU和内存的关系。

大家玩电脑知道CPU和内存,CPU里边是不负责存储的,内存里边负责存储。我需要运算什么东西的时候,从内存里边调出来,我用CPU处理。处理完了之后,就把它丢回到内存当中去了。所以清空你的大脑意味着你要把一些事儿放到你的智能手机上,在你的智能手机上或者你的日程表上,你的工作蓝上,无所谓,你如果是老派的人,就用工作蓝,就用日程表。你如果是新派的,就用移动智能手机,这都没有问题的。

把你的这些东西放在物理存放的东西上面,你的大脑里就只负责处理眼下要做的事。从工作蓝里拿起一件,处理一件。从手机里边调出来一件,处理一件。而不要费你的脑子去反复地思量同一件事情。因为你在反复思量那件事情的时候,其实那件事是没有推进的。所以这个是我们说的自下而上的这种行动管理。

然后做一些准备工作,给自己安排一个,比如说像这样的一张好桌子。这个桌子弄得很舒服,周围放着我喜欢的书,这放了一个笔记本电脑。这就是一个我特别喜欢的工作场所。

给自己一个行动触发扳机,这是我们在另外一本书里边讲过的。《瞬变》那本书曾经讲过,就是希望一个人养成一个习惯,最好是给自己一个行动触发扳机。这个行动触发扳机有什么好处?只要我往这张桌子这儿一坐,我就容易进入工作状态。这张桌子的布置、风格、环境都是我所喜欢的,我坐到这儿,我就可以安心地写作。或者我坐在这儿,我就可以安心地打字,我就可以画画,干什么都OK。所以画家需要一个画室、需要一个画板、需要一张大桌子,我们需要一张办公桌。

在这张你准备好的工作区的办公桌上,我们建议不要跟别人共享。包括在家里边,你跟你爱人共享一个办公桌,其实是不对的。因为你会发现你本来想去工作,有人坐在那儿,你就说,今天算了。所以你这段时间又没有了。

你还需要给自己准备一个移动中的工作区,因为我们现在出差变得很多,去机场、去火车站,这种时间变得很多。所以你要让自己在移动的时候能够处理一些公务,或者在那时候能够看一些书。你比如说我每年带大家读50本书,我大量书的阅读都是在飞机上,因为飞机是一个特别好的地。那上面安安静静的,周围没有人,有人,但是都不跟你说话,你也没有手机可以用。所以到那儿唯一能做的事——如果你不想看机上那种很无聊的航空杂志——你拿一本书是最好的。

所以我有时候出差会带两本书,就是飞过去的时候看一本,飞回来再看一本,所以阅读的效率就会提高。包括高铁上也是可以这样做的。我建议高铁站应该屏蔽手机信号,那样的话我们的效率可能会更高。如果你习惯用电脑工作的话也没问题,打开电脑然后工作,这就是说我们需要给自己准备一个工作区。在工作区里边的时候就要提醒自己效率要提高,一般来说工作区里边会包括一些存放的托盘、白纸、文件夹、日程表、订书机,还有废纸篓等等,这些东西布置好了以后,它都是有用的。

在收集阶段,你要准备自己的工作了,你要收集,收集什么呢?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收集一切引起我们注意的事物和信息。你比如说有的人时间管理只管理工作上的事,只管你说我要跟张总见面,我要跟小刘谈一谈,我要去签一个合同,只管理这些东西。但实际上导致他效率低下的是什么?他儿子在学校跟女孩子打架,他老婆要求他给家里买一套家具,怎么现在还没有买,拖了好几天都没有买了。这种家长里短的事,事实上它也会造成你的注意力不集中,也会使得你分心、烦乱。养孩子的事、老婆的事、老爸老妈的事等等。

其实这些事都是你人生的一部分,你为他们烦本身就是不对的。而事实上处理这些事的时间可能没有你想的那么多,只不过你一直拖着会造成你和他人情绪上的变化,导致这些事变得更加敏感。因此同样的方法,连这些事实数据也要收集到这里边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切引起我们注意的事物和信息,无论大小,轻重缓急,都要放进这四个象限吗?不是那四个象限的概念,是无论大小、轻重缓急,我们都把它收集过来,收集过来以后,都把它储存在大脑以外的一个地方。大脑以外的一个地方,比如说工作蓝,你纸质的电子的记录簿,还有录音设备或者电子邮件等等。反正你喜欢用什么用什么,把它储存在某一个地方。

这个工作蓝里的数量必须限制在你可以应付的最大数量之下,并且定期清理收集工具。就是你不能把它放到那越堆越高你就不管它了。你要保证它越来越低,定期地处理,有事放进去,然后要不断地处理,让它变得越来越少。

这些外在的收集工作还主要包括搜索你周围的环境,从你的办公桌开始扩展到你的抽屉、柜子等等这些地方。要保持清爽干净,不要有特别多冗余的堆积,因为那种东西会帮你耽误事儿。内在的收集工作,主要是指搜索那些仍然存储在脑海当中的事项,这时候我就建议拿一张纸出来,然后有什么事写出来,有什么事写出来。

而且作者建议是一张纸就写一件事,这样处理完了这张纸之后,这张纸下边可以写你的处理方法,你的过程怎么样?OK,这张纸就可以留存档了。或者没用的话,你就把它删掉也好了。所以一张纸记一件事情,这样的话你把所有的事全部都用纸张记下来。或者用你的手机PDA记下来,这时候你的搜集工作就算是做完了。

做完了以后,接下来第二个阶段叫作处理阶段。处理阶段的任务就是要清空我的工作蓝,我要让我的工作蓝逐渐地清空。在这个阶段你需要对你收集的信息进行处理,彻底地清空你的工作蓝。这个并不意味着完成你所收集到的所有工作,因为你所收集的工作未必一定都得你来完成,但是你必须得处理它们。

处理这些东西的这个阶段有三个基本原则,第一个是首先处理工作篮最上面的事物,就是你比较着急的。比如说老婆让你买家具,如果再不买的话,她就要发飙了。你就赶紧把那个东西拿过来处理了,其实打个电话或者去淘宝就买掉了。

第二个是一次做一件事。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建议,我们经常把一个事做一半,放回去,然后再做下一件,再放回去。这样就会导致很多事,你做了一半就忘了,下一次来还得重新做,这个特别浪费时间。所以一次就做一件事,永远不要把任何事物再次放回工作来。

第三个原则是不要把事物再次放回工作篮。处理这个的过程当中,你可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当然你能够处理完这事当然没问题。有时候会遇到一个问题说,下一步的行动是什么?这个事处理到这了没结束,但是下一步的行动是什么?这时候有两种情况,如果你能够找到具体的下一步行动,你需要权衡,要么是立即执行把它做掉,要么是指派他人,或者是延迟处理。

不得已我们延迟处理,能够立即做完的就立即做完。如果能够指派他人做的,就指派他人做。如果是延迟处理,你就需要在这个工作蓝上记下来,这个事什么时候 把它变成一件新的事,放在延迟处理的事。

还有工作篮中有一些内容是不需要采取行动的,此时你需要对它进行分辨。这事是垃圾不用了,或者这是现在根本决策不了,三年后再说,可以放在在一边。或者这是只能作为参考资料把它收集起来,这时候你的工作蓝就会逐渐地减少。

你们可以想象一下,你有一个工作篮,里边放了很多件事。做完一件事拿走一个,做完一件事归档一个,做完一个是指派给别人一个,你的工作蓝就会变得越来越少。而且这时候你发现你一天下来,效率会特别的高。

在做组织整理的时候,要建立好一个清单。

从组织整理的角度来看,需要跟踪和管理的事情,大概作者把它分成七类,哪七类呢?

一类是项目清单。项目的辅助资料,记录在日程表中的行动和信息,

下一步的行动清单,还有等待处理的清单,参考资料,还有将来也许怎么怎么样的一个清单。保持这些类别之间的界限分明,是整个组织整理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除了坚持对个人系统进行详细清晰的分类之外,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就是建立和使用核查清单。它可以帮助你关注项目、事件、爱好、职责等领域当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潜在问题。

通常的情况下,我们说团队或公司内部组织的这种咨询活动,最终会形成一份极具参考价值的核查清单。其中包含了对日后面是新人和培训员工的一些重点方向,这一章讲的是什么呢?不是你一个人的事,而是组织当中的事。你要是管理一个团队,管理一个组织,你希望这个组织能够按照同步往前推动。这个管理方式比我们刚刚讲的一个工作要复杂的多,你得有七类事件。这7类事件你能够分门别类的把它管好,才能够看到整个团队在向前不断地推动。

《哈佛商学院最受欢迎的领导课》里边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当一个团队有了共同的愿景之后,接下来第二步最重要的行动叫作关键要务。只有团队当中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这个岗位的关键要物,并且能够通过推动这个关键要物,来达成关键指标,才能够保证我们能够实现最终的愿景。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讲组织整理这一部分,其实跟我们讲的关键要物是有关系的。

作者在这儿把它扩展为了项目管理的概念,它有了很多个这种项目的不同类别的资料的整理。为了能够使得时间管理变得有效,你还需要养成检查回顾的好习惯,只有检查回顾才能够保障你的系统有效地运行。

在做了一个阶段以后,我们需要思考两方面重要的问题,第1种就是回顾我们应该要关注哪部分的内容,安排在什么时候进行。还有回顾应该怎样进行,隔多久再进行一次。

回答第1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回顾。

首先就是查看我们的日程表。

第2个是查看我们的工作清单或者根据情景来选择恰当的其他的回顾内容,你至少需要每周回顾一次那些悬而未决的事,它能够帮助你在这种忙乱的生活当中谨记最重要的工作,最重要的目标,把握住自己的方向。

就是每周去核查一下你的关键要物到底有没有推进?这个的确是令所有团队最挠头的事。很多公司就是一周一周的时间过去了,但是变化发生得不大。这一周关键要物到底是什么?实现了没有?为什么没实现?没实现的原因是什么?怎么排除它?这时候才能够保证每周都会有新的变化发生。

你处理一个事从近及远,记得之前提泳裤的那个案例,你首先要把这些泳裤整理舒服了,你才能够不断地这个朝目标前进。

所以从近及远有这6个层次,分别是什么呢?首先是目前的行动。把目前的行动做好了以后,然后是你当前所做的这个事的项目的目标到底是什么。然后你的责任范围,在你的责任范围之内,你需要做些什么?然后1到2年的目标到底是什么?3到5年的展望以及你的人生,这是6个层次。

我们去行动的时候,要从这6个层次来进行考量。首先做你眼前应该做的事,然后为你的职责负责,然后为你的1到2年负责,为你的3到5年来负责。这就是我们在选择行动的时候,要去处理优先顺序的一个基本的原则。基本上一件事情发生以后,在你的大脑当中都会出现一系列处理问题的办法。

我们每个人其实在任何一个事发生的时候,你的大脑都有着天然的处理问题的一系列的流程。作者总结下来说,无论你是有意识还是没意识地处理一个问题,大量的人的大脑都会经历5个阶段。

第1个阶段是定义、目标和原则。我这件事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具体的原则没有?

第2件事是展望结果,如果实现了的话,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第3步在脑海当中头脑风暴,我有几种可能要做?这样我有几种方式来头脑风暴。

第4个是组织整理,

第5步明确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尽管有时候我们一看一件事,马上就去采取行动方案了,其实也是经过了前边的4步。你有了大量的可选择的方案之后,你筛选过后只不过是速度很快直接到了这一步,所以在这个时候头脑风暴这一步变得特别的重要。你要在这一步里边多停留一些时间,有助于你最后做出一个科学的决策。

什么叫头脑风暴?就是在你启动大脑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有几个关键的技巧。第1个是不要判断,不要质疑,不要评估,不要批判。一个东西出来以后就把它写下来,有一招是这个,还有别的招吗?又有一招是这个,一招一招地写下来。如果是几个人在一块的话,大家可以凑,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地谈自己的想法。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我们过早地进入讨论和批评,就会使得头脑风暴的效果减弱。对,我们如果能够允许自己或者别人把想到的方法都罗列下来,我们就可以获得大量的头脑风暴的结论。

所以有时候很多会议开的效果很差、效率很低,就是因为有人刚刚说了一个什么想法,另外一个人就说你那个不行,或者你那个需要很多钱,你那个条件不成熟等等。人们为这些争论使得其他人就没有动力再提供更多的想法出来了,有时候在一个想法上争执了半天。所以效率最高的方法就是罗列,有想法就把它罗列出来。

然后追求数量,在罗列的时候,追求越多的数量,越能够减少你思维的盲区。最后再把它们组织、分析,找出一个你认为最合适的方法来进行实施。这就是我们说处理问题的一个基本的过程。

所以在用这套方法管理你生活的时候,我们需要养成一个收集的习惯。我们在生活当中,我觉得我媳妇有这个很好的习惯。她是在大企业里边干过,在跨国公司里边做过。她就每天拿一个小本,然后随时发生什么事,她就记在小本上。因为只要把这个事记在小本上,这个事将来就会得到处理。而如果这个事今天光是说了,说行,我答应你,他只要不记扭头就有可能会忘记。我有时候发现我都会有这样的问题,所以我现在更加依赖于我的手机,我在手机上会记下来这件事,然后把时间记在那,这样才能够保证这件事不会轻易地被放过。

事实上有一个数字特别有意思,说越是精明的人,延误的事情会越多。我真的在身边遇到过这样的朋友,他很聪明,我一直很看好他,大家都觉得他很棒。但是他经常耽误事儿,他经常有严重的拖延症,为什么?事实上在那些最聪明的人所列出的清单上,未解决的和未确定的事情的数量也是最多的,为什么?因为他们的感悟能力可以在大脑中充分地展现出执行工作时将会遇到的困境,以及如果工作失败了,会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瞬间他们就变得躁动不安,然后就放弃了。

有人说拖延症是来自于完美主义,因为你的大脑反应太快,你能够看到这件事做的那种困难,你能够看到如果做不好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你怕承受这种被人批评的后果。所以你的办法是我实在没办法拖到最后一刻才做的,请你不要批评我。

所以很多人拖延的最根本原因是因为他给自己留一个余地和借口,说不是我做不好,你这次可以理解吗?我只剩两天了,但是你为什么要只剩两天才做这件事?拖延。所以很多人愿意跟别人炫耀自己有拖延症,尤其是很多女孩子经常讲我有拖延症,我拖延症真的好严重。你让她改她不改,我改不了,我实在改不了,为什么?因为她没有勇气去面对自己全力以赴之后还会遭受批评的可能。

真的别人的批评就那么重要吗?所以如果你能够想明白说别人的批评其实有可能并没有那么重要。你在别人的眼睛当中并不是那个唯一的,被整天盯着的焦点人物,你完全就可以放松一点。古人讲叫行所当行,做你自己该做的事,到点了就做,就别拖延。所以这些所谓聪明的人、精明的人就是因为脑子里想得太复杂,事太多,所以导致他们很多事反倒到最后的效率不够高。

我们之前讲钝感力,为什么像许三多这样的人,为什么像阿甘这样的人,他反倒能够把一个事很快地做出来?阿甘说要去开一个捕虾船,就去开了,他脑子里根本没有想过说这是有多么难,这是有多么惨。他答应朋友了,他就一定要去做,对吧?所以大脑越简单,他们做事的执行力反过来可能会越强,因为他们的顾忌,他们心中的斗争和纠结这种东西会减少。这都是浪费我们时间的特别重要的东西,所以人一定要能够学着活得简单一点。回到东方的方法,活得简单一点,就是让你活在当下。很难,这个真的非常难做到,这个是修炼的结果。

《搞定》这本书,就是给你一个西方的方法,让你能够用CPU和内存的方式来处理你的大脑。减少你大脑当中不必要的烦躁,减少你不必要的担忧,不必要的这种恐惧。把它都放在你的手机上,放在日程表上,放在工作蓝里边,一项一项地检视你的事。收集它们,然后把它分门别类地归类,接下来处理完一件就是一件,处理完一件就是一件。工作蓝里在不断地增加事,但是更快的是在不断地减少事。

实际上我个人的感受是,我在看完这本书之后,对我启发确实挺大的。虽然这本书很薄,内容也的确不多,但是它真的影响到我的时间管理。就是我喜欢集中精力把一个事做完做完以后再做下一件事。你比如说给一本书写摘要这件事情,或者写解读这件事情,我只要留下来时间坐在那写,我就一定会一口气把它写完,我再干别的事,这时候你就发现效率会高很多。如果今天写了三五页,明天再来写的时候你发现前面写那三五页,什么思路你都忘记了。所以一定要学会心无旁骛地做事,学会心如止水,就是让你的心时刻保持清澈宁静的结果。

在这本书的最后作者提醒我们说,如果你想把时间管理做好,你想让自己做一个高效率的人,你一定要学会去关注事情的结果。什么叫关注事情的结果?就是处理日常事务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技巧,要学会在脑海当中对结果做出一个正确的预期,正面的预期。什么叫正面的预期呢?你比如说举个例子,我现在需要做一些事,干嘛呢?我要做这些事儿,想出一个方法,好让我能够多抽出一些时间来陪女儿。你看,多抽出一些时间来陪女儿,是不是一个正面的预期?当你脑海当中有了这个正面的预期的时候,你才会更有动力去做这些事情,因为你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放在那。当你有一个明确具体的可以描述的出来的目标放在那的时候,就会迫使你去确定具体的下一步行动到底是什么。

你能够想到你改变以后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把那个状态如果能够清晰地描述出来的话,其实这个改变的动力就已经存在了。

有时候我们在生活当中变化慢或者没有行动力,就是因为我们自己其实没有想明白自己到底要不要?或者到底要什么?当你想清楚这件事以后,你才会有一个明确的取舍,那时候时间管理就会变得简单的多。

所以最后再重复一下,什么叫搞定?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并且在做这件事的时候,脑子里边不用想着其他杂七杂八的事。方法就是把它们都记在大脑以外的地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