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5 人生坐标


书中第十二章、十三章、十四章看完后倍感宽阔、通透。似乎在用整体的思维去探索蛤蟆先生的人生态度,也让自己通透了不少。


蛤蟆先生说出自己的人生故事

首先,蛤蟆在与苍鹭接近10次的见面咨询后,蛤蟆能主动讲述他的故事。

其次,苍鹭一直专注倾听且用正确的提问方式引导蛤蟆去不断走进自己的多味人生经历事件。

最后,才有了蛤蟆轻松的讲述状态,他的神情与情绪表达地淋漓尽致,感觉自己又一次经历了自己到目前为止的人生。

蛤蟆的人生故事贯穿人物、事件线如下:

“苔藓屋”度假宅|父亲母亲|祖父|外祖父|学校(中学)|兴趣班|大学(外祖父)|初中老师|父母离开|蛤蟆庄园|小船比赛|大篷车旅行|至今……

能像讲故事那样向苍鹭叙述自己的过往,对蛤蟆的影响比他愿意承认的更大。将自己的经历告诉别人,而不会因此被嘲笑或排斥,是多么大的慰藉。

无论好坏,这就是蛤蟆的人生,他既不是伟大的圣人,也并非十恶不赦的罪人,他就是他自己。

在叙述中,蛤蟆有机会全面回顾自己的人生。他开始意识到,某些人、某些事件,在很长时间里都是怎样影响着他。在很长时间里都是怎样影响着他。他看到自己倾向于怎样行事,也看到一个事件是怎样引发另一个事件。

他渐渐获得了一种能力,让他在回忆时不再谴责自己。他能找到事件之间的联系,能客观地去看,而不再感到内疚。他在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从中学习领悟。

当他用战略的眼光来审视人生时,发现从苍鹭那儿学到的某些想法对他帮助极大。

或许他正自己编演着自己的“人生剧本”,好让自己的剧本时不时上演。但最近他意识到,也许还有另外一种活法,无须跟着预先设定的剧本走,甚至可以没有剧本,可以即兴发挥。



到这里,蛤蟆的人生展示的那么真切,那么接下来该如何应对那样的状况:

蛤蟆想探索的基本态度和行为源自哪里?
回顾生命最早期的阶段,从出生到大约四五岁,发生的一切都影响重大,还会影响后来的成长,牵涉到你怎样看待自己和别人。就这样,我们形成了对这个世界的特有的看法。
对自己而言,这就是自己看待事情的唯一方式。
从那时起,你就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用同一个视角看待一切事物。

好深刻啊!!!

一下点醒了我自己的看待世界的态度,原来我们的初始世界观是从出生到四五岁之间。所以,民间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无道理。



道理都明白,我们父母包括我们自己成为父母时如何能做到培养孩子一个好的世界观,真的很难。最为母亲,我很受体会,有时自身的思维局限性、高度和偶尔情绪不好的时候对孩子其实是有影响的。


不同儿童有了不同的世界观,这便引出了今天的重点内容:人生坐标

比如在童年时,大约四到五岁时,你会试图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我是怎么看自己的?我好吗?

第二:我是怎么看别人的?他们好吗?

以下是四个答案

1.我好;你也好。
2.我好;你不好。
3.我不好;你好。
4.我不好;你也不好。
这便是人生坐标

一旦我们在童年决定用哪种态度和观点,我们就会在随后的人生里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

这些态度和观点,变成我们存在的底层架构。从那以后,我们便构建出一个世界,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

换一个词来说,我们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个“自证预言”。

自证预言——我们会控制事情的发生,从而确保预言会成真,我们会确保自己去的世界和预期的一样。



必然后果

自证预言与必然后果之间的联系

自证预言会产生必然后果

整个产生过程是一种长期重复行为,这种行为可能持续一辈子,这种行为被称为游戏

游戏体现在两个层面

社交层面上,似乎一切都是公开诚实的。

心理层面上,而游戏玩家的真正动机却隐藏在心理层面,同时也隐藏着欺骗。

至于游戏的必然后果,全都是让人产生负面情绪。


认识到玩心理游戏和人生坐标之间的关联


一.我不好,你好

游戏一:我真不幸

结果:让人抑郁。

游戏二:PLOM(可怜弱小的我)

结果:攻击自己。

游戏三:不论我做什么都要爱我

结果:痛苦。

所处状态:悲伤的儿童自我状态



二.我好,你不好

游戏一:NIGYYSOB(Now I’ve Got You,You Son of Bitch)(我抓到你了,你个坏蛋)

结果:他们会证明别人根本上都是无能而不可信的。接下来,他们会把斥责和惩罚别人视为己任。

游戏二:你为什么总让我失望?

结果:自卑或自责,自己一无是处。

游戏三:你怎么敢?

结果:攻击或谴责别人

极端结果:谋杀

所处状态:挑剔型自我父母状态(大部分时间)或养育型父母(我是为你好)




到这里,我们人类看待世界的态度来自于人生坐标的不同选择,幼年的经历使得我们自己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世界(包括人、事物等),上述利用“游戏”这个媒介深入讲解了其中两个人生坐标(我不好,你好;我好,你不好),同步探索出所对应的儿童自我状态与父母自我状态。很显然,我们需要在拥有两者人生坐标的过程中去不断成长,向“我好,你也好”的成人自我状态迈进,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这本书是立体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具有实践意义的,知行合一势在必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5 人生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