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书旅"之《近乡情怯的诗人们》

《近乡情怯的诗人们》

文/野野

       思乡,历来是古今中外文学中的一大母题。是啊,我亦飘零久,心中蓦然思乡的时候,好像整个暮春的落花都回到了枝头。

       但在余秋雨的短文《叶子》中,有一创见使我印象很深。他先说:“期盼,历来比期盼的对象重要。正如我多次说过的,思乡比家乡重要,出路比出口重要,旅人眼中的炊烟比灶膛里的柴火重要。”而文至末尾,更是境界大开:“由此可知,诗意,来自于永不抵达。怪不得,李白写了天下第一思乡诗,却绝不还乡。”

       李白也许不曾还乡,从古至今还乡的诗人还是数不胜数。但我却发现,表达过“近乡情怯”复杂感情的诗人,却不在少数。

       “近乡情怯”这个成语出自唐代宋之问的《渡汉江》,其中有一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首诗在当下的中国青少年之中应该是很熟悉的。按照我们通常的理解,这句诗是指诗人离乡多年而未通音信,到了返回之时,离家乡越近心中越忐忑,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出乎意料的事,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事实上,结合当时的历史实情,这句诗表达的一个更大的可能性就没有那么纯粹了。熟悉唐代诗人往事的人都知道,宋之问人品不佳是很出名的。他曾谄事武则天及其宠臣张易之、张宗昌,而在神龙元年正月,武则天被逼退位,二张被诛,宋之问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宋之问第二年就悄悄从泷州贬所逃归家乡,所以这句诗或许更可能是因为:作为逃犯的宋之问知道,越靠近家乡,认识自己的人就越多,于是越发害怕。

       另一位诗人是日本“古典俳句三大家”之一的小林一茶,俳句是日本的一种诗体,一茶曾写过这样一首俳句:“故乡,像带刺的玫瑰——愈近它,愈刺你啊”。小林一茶出生于信浓国水内郡柏原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年的经历是很不幸的。他三岁丧母,八岁时父亲续弦。一茶一直不为继母所容,在继母生下弟弟后更甚。十四岁时爱护他的祖母也离世了,翌年被父亲遣往江户,只为避免与继母发生冲突。三十九岁时一茶因父亲重病返乡,继母和弟弟又不愿按照父亲的遗嘱分给一茶遗产。经过多年调停,双方才达成妥协,一茶决定返乡定居,那时他已经五十一岁了。

      小林一茶的离乡漂泊是很辛酸的。当时江户对乡下来的外来务工者很是鄙夷,一茶曾经写道:“他们叫我这乡下人‘椋鸟’——冷啊”。一直到长大成人,一茶的生活还经常断炊。但是他懂得苦中作乐,于是他又写道:“夏日原野——一阵雷声回响于我的空腹里。”就是这样,以幽默和诙谐、自嘲来稀释苦难。但他分明也写过:“蝉啊,你也想念你的妈妈吗?”“我死去的母亲——每一次我看到海,每一次……”对幼年就逝去的母亲,对那个生他养他的故乡,一茶的心中想必是非常复杂的。故乡有生母的温暖记忆,也有继母的刻薄对待。一茶把他的“近乡情怯”,都倾注在笔下的俳句里。

      让我们追溯到更古老的时代。事实上,程俊英曾说过,“近乡情更怯”是《诗经·豳风·东山》最好的注脚。“这是一首远征士卒在归途中思家的诗,他渴望早日回家,又担心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表现了复杂细腻的感情。”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毛诗序》说:“《东山》,周公东征(平武庚、管叔之乱)也。周公东征三年而归,劳归士。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也。”而朱熹《诗集传》则认为:“此周公劳归士词,非大夫美之而作”。我们根据原文来分析,诗歌刻画了一位征夫在归乡途中复杂的心理活动。他回忆了战争的残酷艰辛,又想象到他出征以后,家园恐怕十分荒凉,而妻子在家又怎么样呢?这其中种种皆是悬想。他一面想象着可畏的情境,一面又安慰自己“不可畏也,伊可怀也”,似乎很是自相矛盾。而这正是这首诗的细腻传神之处。

       “近乡情怯”能成为成语,必然有它的普适性。只不过,普适是相对的,人生从来不存在绝对的复制或重叠。就好比,宋之问是因为音讯不通,小林一茶是因为身世不幸,《东山》的作者是因为西周初年的平叛战争。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思乡”作为一种情结,“近乡情怯”作为一种特定情绪,会通过诗人们的诗笔,在文学史的长河中继续流淌下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海书旅"之《近乡情怯的诗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