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亲子阅读
孩子什么时候的教育才算是早期教育呢?是胎教吗?还是一岁左右就开始给讲故事读绘本,或者是两岁左右就送到早教机构呢一?
孩子小的时候每天晚上可以给他讲睡前故事。刚开始有有时候觉得有点为难。毕竟上了一天班也很累,已经很不想讲了。
我们只要肯坚持一下,养成一个习惯,孩子也自然而然的会听,这样长期下来,对培养他的语文思维能力是有很大的帮助。
阅读使人快乐,使人进步。
演员黄磊就喜欢看书,他这一习惯也影响了两个女儿。因此也把两个女儿了培养了好的习惯。和大女儿一起翻译英文书籍,在学校是学霸,小女儿也特别爱看书。经常在微博里晒他们一家人看书的照片。
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因此她比同龄的孩子多了一份大气,智慧和气质,这是很多家长羡慕不已的。除了看书,他们还经常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的情节复述一遍,这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既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也再一次回归书本的故事情节和内容。
我觉得3到6岁这个阶段是可以培养孩子一些阅读习惯,或者是引导看一些数学思维方面的书藉。以培养兴趣为主。
比如说《思维游戏》《阶梯数学》《数学思维》《数学启蒙》还可以买些培养空间想象力方面的,图形之类的书都是不错的。
。
2像玩游戏一样的玩数学
如果能在生活当中以游戏的方式和孩子一起玩耍再好不过。最开始可以试着,采用最简单的扳手指, 比如一只手伸出两个手指,另一只伸出三个手指让她数一下,一共有几个手指?
另外还可以用食物代替,比如有五个橘子吃掉两个,还剩下几个?这种食物计算对孩子会有一定的兴趣。还有没事的时候带孩子爬爬阶梯也可以让孩子数一数。
再大一点的话,逛超市了,可以给他十块二十块钱,让他看一下自己买的东西多少钱,该找回多少钱。引导他在生活中去计算。
这些生活中的小事都可以锻炼孩子的数数,计算方面的能力,无形之中也培养了他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3数学思维很重要
一个孩子的数学思维有多好?他的智商就有多高?
我家的孩子就吃过这样的亏,是因为她现在不怎么喜欢数学,对数学没有兴趣,没有热情,当初小的时候我不知道怎么去教他,去引导他。以为这些以后进了学校老师会教的。
到现在小学高年级了,计算能力也很差,对数学没有什么兴趣,即便是她考试能够考90多分,也看不出他对数学的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毕竟学校里的老师,他要带几十个学生,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孩子。
之前我以为不喜欢数学,学不好是因为脑子不够聪明;可能是遗传我的基因,因为我以前也没学好数学。后来因为孩子学数学,接触到一位数学老师,才知道有数学思维这个概念。
孩子的思维能力就好比是容器,学到的知识就是里面的水,思维能力水平就是容器的大小。当思维水平高了,容器大了,自然里面盛的水就会变多。
很多孩子学不好数学,或者说不爱学数学,那是因为对于他们而言,数学就是枯燥的数字,抽象的计算,他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任何乐趣。
因为它不像语文,还会有小故事,有情节,如果有引导不当,孩子很容易对数学产生反感,一旦产生这种心理,想要再学好数学就成了难上加难的事,于是孩子就成了我们口中的笨孩子。
书本当中的计算题和应用题,其实就是把生活当中的的计算和应用搬到书本当中去。再者我们让孩子学习的目的,也是为了将来更好地运用到生活当中。
教育对于我们来说是让孩子感受不到自己正在被教育,却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我们不要把教育搞得无比沉重和枯燥,给孩子施加很多的压力,因为孩子的天性是喜欢轻松快乐,向往美好的事物。
当初的无知,以至于错失了对孩子的引导和早期教育。所以就对数学缺乏兴趣。真是后悔莫及。
当然,我们并不排除有的孩子天生对数学感兴趣,数学逻辑思维很强,那毕竟是少数,我们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孩子,需要从小引导。适当的给孩子进行一些思维方面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希望各位父母引以为戒,做好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对孩子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