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带走的牛肉面(二)

坚持二天打鱼三天晒网的晨练有几年了,精神特足的时候,就是天上下着雨也要打着伞到铁轨上走上一大圈,来安慰追求晨练的心,晨练时间一般一个小时左右。在生机盎然、春暖花开、欣欣向荣的春季,当初升的太阳用橘红色的光填满楼宇间缝隙的时候,同时阳光也照到马路上开始反光刺眼时,当天的晨练也就结束了。

皮鞋厂厂区改造新建了些小商铺,引进了小型花鸟市场和小量小商品批发的商户,穿过一楼小商品批发区,就到了牛肉面馆所在的由旧车间改造的一排商铺,右边端头设有男卫生间,卫生间靠左边是家卖鸟、鱼、猫、乌龟、茶桌等等商品的商户,再往左边就是牛肉面馆了。

牛肉面馆门口台阶前放着几盆开得争奇斗艳感觉没人打理的几盆草花,猜想着是为了防止来客停放电动车堵了面馆门口,花盆边上放了一个大号的蓝色水桶,是用来让客人丢装擦嘴的餐巾纸的。

到牛肉面馆只看见戴着口罩四个人,老老板娘在操作间好像正在烫着米线,做了几年的老师傅坐在一堆葱、薄荷、韭菜之间挑敛着,一个新来的正在收拾着桌子上已经用过剩了残汤韭菜薄荷小葱渣的塑料饭盒,还有一个是在我之前进来点了米线的客人。

疫情前期的牛肉面馆,在7点至13点是要严格按照排队、点餐、付钱、端碗、自助加料、自助加汤、然后找位子的程序进行,人流就像河道低洼处形成的漩涡不停地打漩流转着,也把钱一股股的漩进了牛肉面馆里。她们分工很明确,一个人下面、捞面、烫米线饵丝,一个人点餐、收钱、舀冒子,一个人切肉、切菜、配作料,一个人洗碗,一个人收拾碗筷,听知情人说一天卖六千左右只能保本,说明成本不低,说明材料货真价实。因为吃的人太多,煮的都是机器压好的面条,一大筐一大筐的送来,面条只有细面,没有宽面,昆明叫水面,挂面叫干面。一次下一大锅面大概能捞20碗左右,也没有仔细数过。遇到高峰期,一大锅面分分钟捞的见底,人少时把前面比较硬的面捞到碗里盖起来放在食品柜上,在没有开始下下一锅之前,把先前捞好的面热一热后端给客人,这也是一种节约成本的好方法。

问老板娘有现成下好的面吗?回复准备就要下一锅了,我就改成了吃饵丝,看现在店里情况,一次最多只能下三五碗面,米线饵丝方便省事一烫就好。盛饵丝的是专门打包用的塑料饭盒,不是常用的中号黑瓷碗,在水龙头上自助接牛肉汤时,牛肉汤的高温把塑料饭盒烫软了,在端到餐桌上的过程中差一点把汤全部倒撒了,顿时胃口打了折扣。

吃着饵丝慢慢在想,新冠疫情的的确确对餐饮造成非常的大打击!

你可能感兴趣的:(打包带走的牛肉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