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年味

说起故乡,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和抹不开的记忆。

我的故乡是坐落于皖南长江北岸边的安庆枞阳县的一个小乡村,地处大别山范围,也算是个山环水抱的地方。后来枞阳县因行政区划调整被划为旁边的铜陵市所属, 但这么多年我一直对外称我是安庆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离家越来越久,故乡的许多人和事也渐渐地模糊,但也有些人和事却渐渐清晰起来,这些逐渐清晰的事中就包含故乡的年味,犹其是儿时故乡的年味。

儿时故乡的年很长,大约从腊月十几开始,家家户户就开始忙活起来了,陆续准备起新年的吃食和物件,那时物质条件没有现在丰富,食材基本都是自家种的养的:菜籽花生榨的油,菜园里种的蔬菜,谷仓里收割上来的稻米,村里杀的猪,河里捞上来的鱼,家家养的鸡鸭鹅......而且还要自个儿制作一些吃食,像炒花生,做米糖,打豆腐,腌鱼腌肉等等。

这些吃食当中,我印象很深的便是做米糖了,这其中充满了自己动手的趣味。食材有炒米,糖稀(麦芽糖)和木盒子。做米糖要准备好炒米,从街上买来糖稀,糖稀放入土灶大锅里熬上一段时间再放入炒米,用锅铲子来回翻搅,拌匀后盛入洗净的方形的大木盒子里(这木盒子就是简易的成型模具了,我家当时还用过家里的桌子上的大抽屉代替)压实,等到盒子中米糖热气蒸发,凝固后,再将一大整方块的米糖取出,放于案板上用刀切成细小的一块一块的,冷却后就可以装入袋子或者罐中以备过年自家和招待亲友吃,可由于米糖做好距离过年还有段时间,有时没等到年到来就已吃了很多。

另外一种美食便是油炸小麻花。市场上买的麻花口味多种,甜的麻花大都是外层裹着一层白砂糖。而家里动手做的麻花食材简单,味道单一,形状也单一。食材也很简单:小麦粉,蔗糖和发酵粉。小麦粉如果是家里种的小麦磨成的粉,炸出来的麻花容易焦且黑。而市场上买的小麦粉会好一些。蔗糖也分两种: 白砂糖和红糖。白砂糖细腻但甜味不足,洒在面粉上,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不均匀,所以最好选用红糖,用滚水溶解,冷却后加入小麦粉中。至于麻花形状,若是拧成麻花状,不好把握,容易面团粘在一起,或是中间炸不透。最简单的就是切成细细的,大约食指长的长条,放入油锅中容易炸熟,当炸至微微的金黄色就得捞起来了,因为火候一旦过了一点点,麻花容易炸焦还会变黑,味道苦。当然过程中总有炸得不好的出现,当这一锅一不小心炸焦了,是会被放在另外一个盆里盛装,冷却之后放入密封罐里,母亲总是交代先吃不好看的那部分麻花,好看味道又好的总是留起来过年招待亲朋好友的。当然炸焦的麻花总是刚开始被嫌弃,到了来年2,3月份,它又是一道美味的零食了。

在为过年准备的吃食当中,各家可能有些差别,有些人家丰富些,有些人家略微少点。 但有些吃食是必备的,在我们安庆,过年的吃食中有一项是必备的:油炸肉圆子,我们也称“大头圆子” 这也算是过年安庆地区的一道美食了。炸大头圆子需要称好精肉或五花肉先切碎,再将煮熟的糯米饭(糯米分圆粒和长粒的,长粒的糯米太长不容易成团,所以选用选用圆型糯米甚好),山芋粉,葱姜蒜等调料掺在一起,再用手揉成团状,然后搓成一个个小丸子(糯米粘性很强,需事先在手心里抹一层香油,这样揉搓的时候不容易粘住,其次揉搓过程需要用一点点力道,不然肉丸子不紧实,炸的过程中容易散架。),最后将搓好的丸子放进油锅里炸至微微金黄色即可。炸大头圆子,米饭和山芋粉是必须的,它可以让圆子肉感嫩也不至于腻,再加上纯手工制作,味道十分可口。在寒冬腊月的许多日子里,一家人围桌而坐,热气腾腾的炉子锅中放进一些大头圆子,咪几口白酒,这是令人神往的事。

除了制作大头圆子需要糯米,还有一个是炒米。但是这个炒米用的是细长形的,炒米是先用蒸笼将米蒸熟,然后将糯米饭放在外面晒干,因为南方天气多阴雨,所以晒干这些米粒大约需要10日,然后将他们放进土灶的铁锅里小火炒熟即为炒米。过年的时候,家家免不了鸡汤下面条,有些人嫌弃面太软或鸡汤太油,或是中午米饭煮的不够多的时候这时候鸡汤泡炒米就派上用场了。滚烫的鸡汤配上香脆的炒米,让人赞不绝口。

安庆美食:油炸肉圆子

除了忙着这些吃食,还得准备辞旧迎新的其他事,如屋子打扫卫生,写春联,购置新衣服,烟花爆竹等年货。但这些都是大人们的事,小孩子是不管这些的,小孩子就是忙着玩,吃好吃的,期待着穿新衣服和压岁钱,燃放炮仗这些事儿。

到了除夕那天也是很忙的,一早就开始忙活起来了。屋子要最后打扫一下。女人们要准备年夜饭,她们还要切好春节前几天所有的菜,因为在新正月动刀子是被认为不吉利的事,男人们有时也要来厨房帮忙。这一天中午人们吃的较为简单点儿,毕竟肚子要留给晚上的年夜饭,一般每家都会冲些浆糊,大家都喝点儿,这一年就算“糊"过去了!剩下的浆糊就留作下午贴春联。我们这还有个不成文的约定:欠人家钱的需要赶在对方人家春联贴好前便要送来。春联一般在除夕前就预先写好的,有些人家自己不会写的就买好红纸请识字会写的人家代写。这贴春联也得有个讲究。要先贴正门,再贴次门;哪个扇门贴上联,哪扇门贴下联。这都不能搞错,正屋门窗贴好,鸡棚猪圈也要贴上,一般是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类的。

等到都贴上了春联,家家户户都呈现出一派红色的喜庆。约莫下午四五点钟开始就陆续有爆竹响起,这是有些人家开始请神祭祖了。这是年夜饭开始前的一个活动。每家将大桌子搬到门前或门口稻场上,摆上祭品和酒,祭品一般有整只的鸡,肉和鱼,然后便开始燃放爆竹。这是先祭拜那些牛鬼蛇神,祈求这些不好的东西不要给家里添乱。然后再是将桌子搬到堂屋祭拜家中的祖先,小辈们还要磕头。祭拜结束,再做最后的准备就可以吃年夜饭了。

年夜饭在每家都应是相当丰盛的,这是一家人的团圆饭,也是对一年中家庭成员辛苦劳动的犒赏,“ 吃过年饭,望田畈” 这是大人们口中常说的一句话,意思是说,吃完了年夜饭,过不多长时间,大人们就要忙活田地里的事了。年夜饭上,除了父母和儿女,还要请分家后的祖父母也一起来吃。小辈们要敬长辈酒, 长辈会给小辈们压岁钱,在小孩子们心中,这是十分欢喜的事。一般来说,孩子们还没等年夜饭吃完就坐不住了,他们要去放炮仗。

吃完年夜饭,一家人就要围在火桶(用木桶围成的炭火炉)里看电视机,也有打扑克聊天的,村里的观音庙这天晚上也有很多人去争着去烧香。这一晚家里的灯火要一直点着,说是方便家里老祖宗们“算账” 。这一晚人们都很晚才睡,要守岁。到凌晨12点附近就是放“开门炮” 了,新的一年开始了。印象里,我几乎没有守岁到天亮的,总是在不断的鞭炮声中半睡半醒到天亮的。

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这一天人们起的很早,在我们这里,早饭大家都吃的是鸡下面条,面里有鸡蛋和大头圆子(鸡蛋在这一天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元宝,而圆子象征着团圆)。吃完早饭,人们都要穿着新衣服去拜年,拜年先要去长辈家,再去村里叔叔伯伯家,还有隔壁邻居家。当然初一的村里拜年是不需带礼品的,大家就是相互道新年好,说些吉利的话,这一早村里大路小路上都是踩着炸碎的红爆竹纸成群结队相互拜年的人。人们要给来拜年的人发好的纸烟,并招待他们吃一点瓜子花生糖果。拜年都要赶在上午,过了中午人们就可以自由活动了。等到初二初三这几天,就是出嫁的女儿带着女婿回娘家和亲戚间的走动。

那时的新正月里,村里极少有现在那么丰富的娱乐活动,除了走亲访友,还有就是一些小型的舞龙灯,舞狮子的队伍从别的地方来我们这走家串户,临到哪家,哪家要放爆竹迎接,舞狮的队伍会在人们家中堂屋转上几圈,说些什么词,临走时还要给一些礼钱,但没有人会吝啬不给,给多给少都是为了讨个好彩头。也会有些戏班子来村里唱戏,由于安庆地区是黄梅戏之乡,唱戏的班子不少,每个县都有剧团,老一辈的人也爱听。后来有了电视能看戏,戏班子就来的不多了。

在我的印象里,在每年新正月,还会有些从别处来的打扮很破烂的人来挨家挨户“讨饭的”。这些“讨饭的”叩门后并非只是诉苦,比如家里遭了灾,地里遇了荒年之类的。而是都会来一段才艺。有的拍着竹板,唱着顺口溜,内容都是些祝福的话。例如祝福家庭和睦,孩子将来考大学做高官。有些人家有意刁难这些人,说唱的不好,要重唱;还有的说得唱一段黄梅戏才行。但他们大都能随机应变,临时编词,甚至有些讨饭的能完整地唱上一整段黄梅戏选段。与其说是有意刁难,不如说是大家为了制造一些氛围罢了,虽然村里人当时也没什么钱,但人们最终都会给些讨饭的一些米粮。还有些讨饭的几乎每年都来,后来大家都熟悉了。据我妈妈回忆说: “有两个讨饭因为连续几年都来,路过我家和邻居家时,他们不停摇头:这几家怎么还是这破屋,没变化呢?” 说完我与母亲都不禁失笑。 还记得有一次我家和我的邻居家,“刁难” 了一个讨饭的大半个下午,你问他答,而且都要用黄梅戏唱词的形式,一群人来看热闹,讨饭的机智俏皮的表现时不时引得众人大笑。现在想来,在那个年岁里,这是我的乡亲们用这种相互富于积极和娱乐的精神来驱赶单调匮乏的日子。

那时的正月初一到十五,还有其他一些风俗和活动,但我已无法记得了。过完正月十五元宵节,十六的早上人们要撕掉门窗上的门庆子和对联,也有不撕的。这一早要把在家中住了十几天的老祖宗送走。新年也算过了。出门搞副业的人也陆续出门,孩子们要去上学了,家里的大人们也要逐步着手为田里春耕的事做准备。

时至今日,在没有特殊情况下,每年我也都会回故乡过年。故乡的年一直都在,只是这年味渐渐淡了。如今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小洋楼,基本过上了相对富足的生活。儿时的年味是乡亲们用自己劳动的双手做出来的味道,现在的年味却大都是买来的味道。除了能与家人团聚这点,对于年,不如儿时那般期待了,甚至有点例行公事。儿时喜爱的爆竹声如今变得有些噪耳,已经开始给父母压岁钱了,开始觉得烟花绚丽却易逝。这或许是成长给人带来的一些变化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故乡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