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组的每一项可以保存任何类型的数据
2.数据的length等于最后一项的索引值+1
3.数组最多可以包含4294967295个项
4.Array.isArray()方法,目的是最终确定某个值到底是不是数组
用法:
5. toLocaleString(), toString() 和 valueOf()方法
toLocaleString():把数组转换为本地字符串,并返回结果
toString():把数组转换为字符串,并返回结果
valueOf():返回数组对象的原始值
调用数组的toString()方法会返回与数组中每个值的字符串形式拼接而成的一个以逗号分隔的字符串。
6.join()方法:只接受一个参数,即用作分隔符的字符串,然后返回包含所有数组项的字符串。
7.push(),pop() 方法
push()方法可以接收任意数量的参数,把他们逐个添加到数组末尾,并返回修改后数组的长度。
pop()方法则从数组的末尾移除最后一项,减少数组的length值,然后返回移除的项。
8.shift(), unshift()方法
shift():移除数组中第一项并返回该项,同时将数组长度减一。
unshift()在数组前端添加任意项并返回新数组的长度。
9.reverse(),sort()方法
reverse():会反转数组项的顺序
sort():按升序排列数组项——即最小的值位于最前面,最大的值排在最后面。
sort()方法会调用每个数组项的toString()方法,然后比较得到的字符串,以确定如何排序,即使数组中的每一项都是数值,sort()方法比较的也是字符串。
因此sort()方法可以接收一个比较作为参数,以便我们指定哪个值位于哪个值的前面。
比较函数:
使用比较函数:
10.concat()方法:可以基于当前数组中的所有项创建一个新数组。
具体的说:这个方法会先创建当前数组的一个副本,然后将接收到的参数添加到这个副本末尾你,最后返回新构建的数组。
11.slice()方法:它能够基于当前数组中的一个或多个项创建一个新数组。slice()方法可以接受一个或两个参数,即要返回项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
注意:slice()方法不会影响原数组。
注意:如果slice()方法的参数中有一个负数,则用数组的长度加上该数来确定相应的位置。如果结束位置小于起始位置,则返回空数组。
12.splice()方法:主要用途是向数组的中部插入项。
12.1 删除:可以删除任意数量的项,之需指定两个参数:要删除的第一项的位置和要删除的项数。
12.2 插入:可以向指定位置插入任意数量的项,只需要提供三个参数:起始位置,0(要删除的项数)和要插入的项。
12.3 替换:可以向指定位置插入任意数量的项且同时删除任意数量的项,之需指定三个参数:起始位置,要删除的项数,和要插入的项。
splice()方法:始终都会返回一个数组,该数组中包含从原始数组中要删除的项(如果没有删除任何项,则返回一个空数组。)
13 indexOf() , lastIndexOf()。
这两个方法都接受两个参数:要查找的项和(可选的)表示查找起点位置的索引。
indexOf()方法:从数组的开头(位置0)开始向后查找。
lastIndexOf()方法:从数组的末尾向前查找。
这两个方法都返回要查找的项在数组中的位置,或者在没有找到的情况下返回-1。
14迭代方法:
14.1 every():对数组中的每一项运行给定函数,如果该函数对每一项都返回true,则返回true。
14.2 filter():对数组中的每一项运行给定函数,返回该函数会返回true的项组成的数组。
14.3 forEach():对数组的每一项运行给定的函数。这个方法没有返回值。
14.4 map():对数组中的每一项运行给定的函数,返回每次函数调用的结果组成的数组。
14.5 some():对数组的每一项运行给定函数,如果该函数对任一项返回true,则返回true。
以上方法都不会修改数组中包含的值。
15 缩小方法 reduce() 和 reduceRight()
这两个方法都会迭代数组的所有项,然后构建一个最终返回的值。
reduce()方法从数组的第一项开始,逐个遍历到最后。
reduceRight()则从数组的最后一项开始,向前遍历到第一项。
接收两个参数:一个在每一项上调用的函数和(可选的)作为缩小基础的初始值。
传给reduce()和reduceRight()的函数接收四个参数:前一个值,当前值,项的索引和数组对象。这个函数返回的任何值都会作为第一个参数自动传给下一项。第一次迭代发生在数组的第二项上,因此第一个参数是数组的第一项,第二个参数就是数组的第二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