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说爱因斯坦的故事。
1、智障少年
爱因斯坦从来都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神童,相反的,他应该是个“智障少年”才对。
据史料记载,小爱同学5岁才能正常说话,智力发育迟缓,从小就受其他小盆友的欺负,老师也不喜欢他,说他的成绩回回不及格,拖了全班同学的后腿。
当时的小爱妈妈,别说幻想自己孩子能成为科学家,估计只要能高中毕业,以后娶得到媳妇,就谢天谢地了。
即便如此,爱因斯坦的母亲依然深爱着自己的孩子,没有因为他看起来“傻乎乎”的就少给一丝的关心爱护。所以你知道了:爱,才是滋养一个生命茁壮成长最重要的养料。有了爱,在小盆友眼里,这个世界才是有温度、有依恋、有希望的,不是吗?
但母爱并非全部。小爱同学逆袭成学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请继续往下看。
2、快乐童年
小爱同学的语文,历史,美术,体育等课程,真是白学。老师在讲台上唾沫横飞,呕心沥血,死而后已,他也是听天书,根本及不了格的。
“他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是支支吾吾,在回答完问题之后,嘴巴还在一张一合,无声地重复刚才说过的话”——学校老师都认为他“无可救药”。
但唯独数学和物理,这孩子似乎有那么一点开窍,甚至成绩优异!难倒上天注定了,要他吃科学家这碗饭?——当然不是!
有史为证,爱因斯坦的物理学基础,是打小就开始培养的。而且小爱同学的学习热情,和现在的妈妈们狠心把孩子扔进补习班,有本质的不同。
第一,爱因斯坦的母亲每周四固定邀请一名贫困理科生来家中吃一顿免费的午餐,要求只有一个:陪内向、孤独、羞怯,并且没有小朋友玩的爱因斯坦一起玩耍。这名大学生具有非常高的亲和力,并常常为小爱同学介绍知名科学家的故事、一些基本的物理学原理,以至于后来一到周四,爱因斯坦就两眼放光,特别开心。也许就在这时,他小小的脑瓜里逐渐种下了一颗热爱科学的种子,似乎只要成为科学家,就可以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反之,你看现在的小孩周末去补习,就跟赴法场似的,心不甘情不愿。就算坐在教室里,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根本就是煎熬,毫无兴趣可言。
第二,爱因斯坦的叔叔雅各布,也会来家中做客,并且带来有趣的数学题来考验他。他的妹妹回忆说:“这时候的爱因斯坦就会大显身手,每当解出一道难题,他就会高兴的欢呼起来,就好像足球运动员打进了一个高难度的球一样!”
所以,当爱因斯坦以物理、数学题为乐,以破解高难度的习题为乐,把每一个题目看成是游戏的关卡一样的时候——我们现在的学生则是沉浸在真正的网络游戏里无法自拔。一放学,就像飞鸟出笼,课本早扔到九霄云外去了!
机缘巧合之下,爱因斯坦小时候培养出来的的学习热情,竟然从未没有减退过,直到他琢磨出来「相对论」这么个推进人类文明一百年的强悍理论。这些都是后话了,下面再说。
3、找回场子
话说小爱同学已经成为一名“严重偏科”的问题学生。在他上学期间,还发生过好多次被学校勒令退学的事情,多亏母亲多方求助、想办法转学,才完成学业。
不善言辞、没有朋友的爱因斯坦,只有在物理、数学课上才会得到老师的赞许、收获同学们羡慕的眼光。每周四来家里的大哥哥、以及雅各布叔叔,也为他带来了太多的学习乐趣。其他小朋友打弹珠、打电子游戏的时候,咱们小爱唯独对物理情有独钟,吃饭睡觉,兴许都在乐此不疲地揣摩物理问题呢!
小时候,那个想要成为科学家的“火种”,开始慢慢燃烧旺盛,努力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恰巧,他家又在经营一个电器厂。种种物理学知识——电线电路磁场,光,热,传送带摩擦,轮子旋转,轮子大小,杠杆效应……直接伴随着小爱同学的成长过程,随时可以实验、可以和叔叔、大哥哥讨论交流。这种环境,极其重要。普通学生对于物理概念的理解,总是隔了一层的、抽象的;而爱因斯坦因为在各种电机、电路的环境里长大,所有的概念都是确定的、具体的、有趣的,甚至成为大脑中的本能。
这种牢固的知识掌握、随时调用的能力,是爱因斯坦后来研究相对论的保证。其他物理学家写写画画、冥思苦想,20岁的爱因斯坦便可以随时在脑海中思索,随时收获灵感和顿悟——“假如我和一束光跑的一样快,我会看到什么?”简直欺负人好么……
以至于后来,他的水平远远超过教他的老师,常常提出一些刁钻古怪、让老师哑口无言的问题来——这下好了,原本喜欢他的物理老师都开始讨厌他了!
4、登上顶峰
就这样,爱因斯坦在其他学科、人际交往、甚至很多生活常识上面是个白痴、备受打击的同时,愈发加强了他对物理的学习热情。而他在物理学上一骑绝尘,一路领先的表现,又让他感到自信、快乐、幸福。
只有物理让他快乐,这导致他一生中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娱乐、堕落的“引诱”。当然,估计他在生活中也是极其无聊、毫无浪漫细胞。所以这为他的婚姻也埋下了隐患。
话说,当时物理学界还有着另外一些追求真理的年轻人。爱因斯坦把他们聚在一起,没事就谈天说地、探讨学术。其中一位志同道合的妹子,还被小爱同学直接发展成了自己老婆,果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啊,hoho。后来离婚了——但这不重要。关键在于,这群顶尖优秀的人物在一起交流碰撞,加速了爱因斯坦头脑中灵感的涌现与喷发。后来,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就连续发表了多篇物理学论文,甚至占据了他毕生研究成果中的大多数!
所以,保持头脑开放、和最优秀的人“联机思考”,果然是人生跃迁的关键一环呢。
好了,故事说到这里。
我的第一个观点是:成为天才不需要多高的智商,而在于是否具有真正的热情。不需要多高明的老师、多厉害的学校,而在于长期的专注和钻研。不需要所谓的“人脉”,但必须要保持思想开放、博采众长!
我的第二个观点:成为天才,任何时候都不算晚。
这个观点,下次有时间再谈!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