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告诉你的摄影史:固定影像的尝试(三)


       “达盖尔摄影术彻底满足了艺术的一切需要,它如此完美地带来某些艺术的基本规律,因此成为画家们观察学习的主课,即使对有成就的画家也是如此。“

——画家德拉罗修

        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摄影术诞生所必需的两个条件:暗箱和感光材料。到了十九世纪初期,人们已经对这两种技术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研究,摄影术的诞生也理所当然。



日光摄影法

        如前篇文章所说,英国人韦奇伍德终其一生也没有找出永久固定影像的方法。但是他的研究成果启发了法国人尼埃普斯(Joseph Nicephoce Niepce,1765-1833)。

尼埃普斯,图片来源:中国百科网


        尼埃普斯从1793年就开始了尝试用感光材料永久保留影像的试验。19世纪初,平版印刷术成为一种新型印刷方式广为流行,尼埃普斯对这种技术非常感兴趣。

        早期平版印刷术原理是水油不相溶。使用一块石板或金属板,将图像用油性墨水画在板的表面,没有油墨的部分涂上阿拉伯胶的水溶液。在印刷的时候,在其表面涂上油墨,油墨只附着在原先有油墨的部分,再将纸覆盖在其上便可以完成印刷。

        由于不善于绘画,从1813年起,他开始尝试利用感光材料改进平版印刷术。试图使光线作用于感光材料,直接记录下图像。

        经过几次改进后,1825年,他在黑色的铅锡合金板上涂上一层油溶的白色沥青,再将一幅17世纪的荷兰版画覆盖在其上后,放在阳光下暴晒。阳光穿透版画照射到板面上,曝光部分的沥青变硬,而被图像遮盖部分的沥青较软。将曝光后的金属板浸在薰衣草油中,软的部分可以溶解,硬的部分则不能。这样便形成了一幅正像“照片”。

牵马的孩子,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虽然是用感光材料记录下的影像,但这副作品更应该称作印刷品,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照片)

        有了成功固定影像的经验后,尼埃普斯又在第二年,使用同样的方法制作感光底板,并装入他的暗箱中,对着窗外进行了长达八个小时的曝光,再使用同样的方法显影,最后制作了人们公认的摄影史上的第一幅照片——《窗外的景色》。

窗外的景色,图片来源:雪花新闻


        尼埃普斯将他的摄影方法称作“日光摄影法”(Heliography)。虽然他的摄影方法比后文说到的达盖尔摄影法早了十几年,但他拒绝公开自己的研究成果,所以一直没有受到摄影史的认可。

        人们将他的摄影术加以改进应用在印刷领域,使得印刷术的效率提高。但是由于感光材料光敏度太低,这种方法始终没有直接应用在摄影上。



银版摄影法

        尼埃普斯的摄影方法引起了同行的极大兴趣,其中就包括法国人达盖尔(Louis Jacques Mande Daguerre,1787-1851)。

达盖尔,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达盖尔是一位画家,年轻时酷爱风景画创作。后来主要从事舞台美术,对于暗箱自动固定住影像十分感兴趣。他对此进行了很多研究和试验,但是都以失败告终。于是他写信给尼埃普斯寻求合作,希望共同探索和改进固定影像的方法。两人在1829年签订了十年的合作合同,开始在尼埃普斯的研究成果上进一步研发。

然而,遗憾的是,尼埃普斯在1833年,两人没有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突发脑溢血离世。

        达盖尔独自一人继续研究。他以铜板作为载体,在其上镀银,并用碘蒸气熏蒸,生成可以感光的碘化银薄层。

        然而这种方法制作出的板片光敏度太低。直到1837年的一天,他将已经曝光的板片放在加热的水银蒸气上熏蒸时,影像得到明显的加强。这种现象的原理是水银和银单质互溶形成银汞合金,使其反射光线的性能大大增强。激动的达盖尔立即在其工作室的一角摆放一组静物,经过30分钟的曝光,拍摄完成《工作室的一角》。这是达盖尔首次固定住影像的金属银盐干版照片。

工作室的一角,图片来源:学艺网

        (这张照片画面颇有素描画的风格)

他还拍摄了一张《巴黎寺院街》,景物错落有致,画面感极强。

巴黎寺院街,图片来源:互动百科  

        (由于曝光时间长,街上移动的人和车都没有留下影像。注意左下角的人,他正在擦鞋所以保持不动,被拍摄了下来)

        达盖尔摄影术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一块镀银铜板彻底洗净抛光;

        2.把铜板放置于装有碘溶液的箱子里,在室温下放置5-30分钟,直到其表面形成金黄色碘化银层;

        3.拍摄5-12分钟;

        4.将已经曝光的铜板置于75摄氏度的水银上方正面朝下放置,进行显影;

        5.用海波溶液清洗剩下的银盐,即定影;

        6.蒸馏水清洗后晾干,直接得到正像。

        达盖尔的这种摄影方法又被成为“银版摄影法”。这种方法虽然操作较为复杂,而且得到的影像不可复制,但是用这种方法拍摄的照片画面细腻、细节丰富、易于保存,一经公布就受到了广泛欢迎。

        达盖尔求助法国政府负责购买发明权的阿拉贡(Dominique Francois Jean Arago,1786-1853),希望国家出面购买他的摄影术专利,将其公布,依靠众人的力量对其加以改进。阿拉贡看完达盖尔的演示后认为这是十分了不起的发明。于是,在阿拉贡的力荐下,法国政府同意购买达盖尔的发明,价格是每年给达盖尔6000法郎用以改进发明,授予达盖尔“帝国勋章”,并一次性奖励尼埃普斯家属4000法郎。

        1839年8月19日,法国政府公开银版摄影术后,许多人对其进行改进。维也纳的一名光学专家为银版摄影法设计了新镜头,其口径比达盖尔所用的大了许多,使拍摄时间缩短到一分钟左右;法国的一名物理学家改进了银版制作工艺,使拍摄的影像更清晰。



“卡罗式”摄影法

        尽管达盖尔摄影术受到广泛的欢迎,但也有一些缺点:成本高、影像不可复制。同一时期许多人也纷纷发表自己对于摄影的独特发明。英国人塔尔博特(William Henry Fox Talbot,1800-1877)就是其中之一。


塔尔博特,图片来源:网易号,木须


        塔尔博特几乎是与达盖尔同时开始关于固定影像的试验。他在写字纸上涂上氯化银,盖上图案后暴晒,进行类似韦奇伍德的试验。而且,他把曝光后的氯化银纸浸在浓盐水中,可以有效阻止其进一步感光。这样制作出来的影像是负像。将负像经过光线印在另一张感光纸上便可以得到正像。

        1839年,塔尔博特听说达盖尔即将公开宣布自己的摄影术,担心他的方法与自己的一样,就在一月份申报了自己的正负像摄影系统的优先发明权。然而由于他的摄影方法得到的照片相比银版摄影术画面质量差,他的发明在英国和法国都没有受到认可。

塔尔博特的第一张相纸负像及其正像


        1840年,塔尔博特对他的摄影术进行改进,用碘化银代替氯化银,并使用硝酸银显影。这样缩短了曝光时间,提高了影像质量。1841年2月8日,塔尔博特以其改进后的正负像系统摄影法向英国政府申请专利,并如愿以偿。他给自己的摄影术起名为“卡罗式摄影法”(Calotype Process,“Calotype”在希腊语中意为“美丽的”)。


卡罗式摄影法作品:打开的门,图片来源:mackenziemohr.blogspot.com


        虽然卡罗式摄影法得到的照片影像质量不及达盖尔摄影法,但是由于采用纸基,成本低廉;采用正负像系统,方便复制和扩印。为现代摄影奠定了基础。



摄影术在中国

        中国清代科学家邹伯奇(1819-1869),广东南海人,字一鹗,又字特夫,精于光学、天文、数学、度量衡和测量学。

邹伯奇,图片来源:互动百科


        1835年,17岁的邹伯奇受到先秦《墨子》和宋代沈括《梦溪笔谈》的影响,开始研制绘图用暗箱。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欧洲摄影术逐渐传入中国。邹伯奇在自己的绘画暗箱基础上加快照相机的研制。1844年,制成“摄影之器”。后来又为其装上“收光”(光圈)与“弹簧活动”(即快门),成为我国第一架独立研制的照相机。他在晚年致力于摄影技术的研究,陆续研制出感光湿版和用于显影、定影的化学试剂。在1844年完成的文章《摄影之器记》中,邹伯奇详细介绍了感光底片的制作、照片的拍摄、冲洗和印晒方法。

        邹伯奇在摄影术研究领域的丰硕成果奠定了其在摄影史上的不朽地位。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特夫(邹伯奇)自制摄影器,观其图说,以较近代日出日精之新器,诚朴可笑。然而五十年前,无所乘而独创,又岂可不谓豪杰之士哉?”




本期内容就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请看下期文章。

参考文献

[1]一可.摄影术的历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10

[2]李文方.世界摄影史[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1

[3]唐团结.世界摄影发展史:摄影图片探索之旅[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想告诉你的摄影史:固定影像的尝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