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禅宗的真正创立者“慧能”居然不识字

何奕朗读394天

《中国文化课》

慧能头号首领不识字,禅宗本性“不依赖文字”,讲究“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我的感受:

惠能祖师,他居然不识字,我也觉得很奇怪,但它却证明了禅宗就需要排除从从这个本性的雾霾,看到真正的人心和本性。

禅宗是让我们返回无暇的童年,找到未受种种污染的洁净人性。



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神秀用比喻的方式,把人的身心定型化、物象化了。菩提树、明镜台都是物象,而一些物象都是对本性的掩盖和阻挡。在我们当代,经常看到把人比喻成青松、玫瑰、雄鹰、利剑、后盾之类,也就是把局部功能夸大,定型成了物象。

禅宗并不排斥比喻,但所用的比喻不能伤及禅意。

神秀把人心的修炼看成一个不断除垢去污的过程,而慧能认为人心的本性洁净明澈,又空无一物,怎么惹得尘埃?在惠南看来,每天在洁净的心灵上服饰来服侍去,反而会弄脏了心灵,拂拭者判别尘埃的标准是什么?这个标准来自哪里?拂拭的掸帚、抹布是否真正干净?

神秀认为人性应该被定性,应该被拂拭,慧能则相反,认为人性不应该被定性,不应该被拂拭。

童真和民心本来就很干净。


我的收获:

孩子带着圣洁的心灵而来,是真正的至高无上的,我们不应该用恶语暴力教育着这样的孩子。



在一个讲经现场,见到风吹幡动,便有一僧说是风动,另一僧说是幡动,构成对立,慧能听了一会儿,便走到前面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我们的心在动。

风动可以感到,也可以听到,幡动,可以看到,也可以听到,但这只是感觉到的现象。

如果没有心动,外界所有的动静都无足轻重。


我的收获:

无论世界如何取决于你的心如何去看待。

正如这篇故事是风在动,幡在动,引起了心动,但是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心动,因为只有心动,才会与人相关。

我们遇到一些烦心的事情,遇到一些让我们烦恼的事情,值得思考一下,是这些事情让我们烦恼吗?还是我们的心让我们烦恼了?

看见的是“有”的部分,“无”的部分又是什么呢?能光看表象,还要探知本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位禅宗的真正创立者“慧能”居然不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