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那些才貌双全的女子中我最喜欢的是林徽因,不单是因为她在建筑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她在文学上显示出的才华,也因为她的睿智和胆识。长相自不必说,她并不涂脂抹粉却依然气质超凡脱俗。
我首先钦佩的是她对待感情的态度,感性浪漫的同时还能始终保持一分理智,正如她的短篇小说命名为《九十九度中》,她是一个始终处在九十九度中的女子,离沸点终究有一度的差距。
16岁那年她当是深深爱过徐志摩,可就在两人感情最浓的时候她却选择从欧洲逃回国内。也许是童年的处境和经历一直在冥冥之中清晰地提醒她:世情难料,世事坎坷,当谨慎为之。
母亲的不得宠和自己身为庶女的身份让她打小就懂得在夹缝中生存的艰难和不易,幸得自己生来聪慧颇得父亲的宠爱。她知道他们很难对抗世俗的偏见,也知道再美好的感情一旦触手可及就要承担幻灭的风险。
面对当年风华正茂且才华横溢的徐志摩,他对她的深情自不必说,怎么能有女子可以做到如此清醒。
也许是睿智让她不被浪漫的爱情蒙住双眼。
也有人说林徽因当年并不爱徐志摩,完全是徐一厢情愿对她深情以待。理由是林徽因打小就和梁思成两小无猜,且双方家长早有约定,而林徽因心里一直就只有她的“梁二哥”。后来才有两人一起赴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一同学习建筑学的事情。
徐志摩在感情上浪漫热烈,也许是因为她深知浪漫热烈的感情都不会长久,她选择了与她门当户且志趣相投的梁思成。
事情的真相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能隔着时代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但我又猜测也许她根本就不是小情小爱的女子。
林徽因是一个双脚完全自由的女子,她不受爱情羁绊,亦不被性别束缚。
据有关文献介绍,梁思成之所以选择建筑学是因为林徽因想学建筑。女人学建筑在那个时代真的少之又少,甚至当时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因为建筑学太苦都不收女学生,林徽因因此被迫注册在美术系但还是和梁思成一起选学完成了建筑学的全部课程。林在当时选择建筑这一实业也是出于社会责任感,当年的祖国多灾多难,她选择做祖国建筑文化的传承者和保护者。
林徽因的祖父林孝恂是晚清翰林,他注重教育,思想开明。他筹建林氏家塾时分两斋各授新旧之学。清末民初普通乡绅在仕途生涯结束后往往会购置田产,林孝恂却选择了投股商务印书馆以助现代出版事业的发展,这在当时算得上开一时风气之先。
而林徽因的叔父们则更是碧血丹心的赤子。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有三位都出自林徽因家族,林觉民是林徽因的叔叔,与妻书的作者。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更不必说了。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出自林长民之口。而他更是参与了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制定。
家风就是无言的教育。
她有一个开风气的祖父,一个剑胆琴心,能文能武的叔父,一个为国为民振臂高呼的父亲。
林徽因身上有着一脉相承的书香与傲骨。
她是林长民的女公子,自有一番大家闺秀的风范。
林徽因善于交际,曾在20世纪30年代组织一批青年才俊在家里举办沙龙,往返于梁家客厅的都是当时社会的顶级泰斗,如金岳霖、沈从文、胡适等社会名流大师级人物。这在当时也是一支推动文坛乃至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此后作为梁启超的儿媳她也是一位有着极大社会责任感的学者。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她和梁思成为保护中国古建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一部《中国建筑史》是她和丈夫合力编撰的,她是这本书一半的作者。
抗战期间梁家举家向南迁徙,一路艰难,她和家人困守四川李庄,还要备受肺病的折磨,但她对生活的热望不灭,环境并未改变她的贵族气质和文化底蕴,即便是需要亲自上街打油添醋。
她既耐得住学术研究的清冷和寂寞,也享受得了沙龙里众星拱月的繁华,更经得起名门落魄之后的苦寒和困顿。
李庄的那些日子里她给沈从文的信更让人看到,她每日课子、做家务,并不畏惧把自己变成糟糠。字里行间透着忧国忧民,也透着对学术之路没有进展的抱憾。
她曾在给女儿的信中提到,那些年在李庄倘若日本人打来了,怎么办?她说身后便是嘉陵江。
回答是那样果敢坚定。
当年为了保护北京的古建筑,她曾经力排众议大胆地发声,没有一丝畏惧和退缩。
初读林徽因,只觉得她拥有不被情所惑的睿智,再读林徽因读出了她大家闺秀的气度和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细读林徽因才知她是一个那样有风骨的女子。
诗人徐志摩为她痴恋一生,哲学家金岳霖为她终身不娶,丈夫建筑大师梁思成为她忍受精神出轨,她成了那个时代的传奇。同时代有名气的女作家冰心写过《太太的客厅》隐晦地讥讽她,大文豪钱钟书也出言讥讽过她。
一个集美貌、才华、胆识、风骨、魅力和社会担当的于一身的女学者会有这样的人生际遇不足为奇。只能说明珠的光芒挡不住,太过出众的人也总会有人看不过去。人生在世总免不了要被人评判,有底气的人做自己就行。
林徽因并没有活在别人的言语里,她就做她自己,而她绽放的光芒也终将伴随历史的滚滚长河掩去世间对她所有的蜚短流长。
她出生名门,有书香世家的熏陶,有清流傲骨的传承;早年伴父亲游历欧洲,学成于美国;嫁的人是民族脊梁之后;她一生都活在爱里,虽经历磨难和病痛,却矢志不渝坚持完成自己的学术之路。51岁的人生何其短暂但却光芒万丈。
虽然世间鲜有人能有林徽因的这份幸运,但做一个睿智、果敢、美丽、坚定、自由的女子却是林徽因给世间女子的答案和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