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高敏感

文/公众号:流浪在白俄罗斯

图片发自App

前几日,我约了一顿饭。对熟人,我话唠属性爆表。

正说开心,随口就习惯性的一句:“好长时间没见,今天才约出来,心里没有不高兴吧?看你前一阵子没回复我留言,我以为......”

他也直,就怼了回来:“你内心戏真多,我从来没那么想过。不是我说你,你认为我的那些条条框框,没几个是对的。你这样不累吗?!”

如他所说,我高敏感,人际交往,想着八面玲珑,却也心累成狗。

不想给人添麻烦,生怕有了负罪感;平常的一句无稽之谈,都要暗自揣测好久;怕在人多的地方,却又羡慕大集体的活动;感觉自己卑微到骨子里了,却还天天想着改变世界.....

内心,充其量就像个孩子,害怕被抛弃。

于是,我开始刻意的讨好他人......

喜欢一个女孩,心思全靠自己猜,说多了怕出错,说少了怕不懂。脑袋里的词语造的丰富,嘴里却憋不出来一句好话。

给导师发邮件,胆战心惊的,生怕哪个单词用的不合适。谷歌、百度、有道能用的都齐上阵,可最后改的却是驴头不对马嘴。

身体,就好像是被触发了一个开关,进入了“讨好模式”。为了一个人,一件事,尽全力的想去配合对方。是下意识的是不自觉的。时间久了,讨好上了瘾。渐渐地,找不到真实的自我了。苦了自己,也烦了他人。

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时常被我错觉复写。无用的代码越垒越多,最后信息过载,大脑崩盘。

大学时,内心戏尤为丰富。今天听说他保研有内幕,就要琢磨一下这个学校怎么了?明天又在想,要是我考研失败了,周围人会怎么看我?后天又担心马上毕业了,为什么还没有一家公司录用我......永远生活在自己焦虑的内心世界中。

以前的我,就是这样。焦虑,忧愁,一大堆内心的苦情戏主导着生活。

削了心气,磨了锐气,也丧了斗志。

于是,瞻前顾后,变懒变得怕事儿,负能量满满。忧心着过去,担心着未来,就是没办法过好当下。

也许,是时候做出改变了。研究生开学以后,便一头猛扎进“人格心理学”的专业海洋中。

久了,才发现“自我演绎”的内心戏,其实是社交中最鸡肋的一种做法。

你内心热火朝天,和别人有啥关系?

把有限的精力和时间,用在了无休止的自我内耗上。

杂事,乱了你的脑袋,偷走了你的开心快乐。

注定一事无成,还把自己搞了个忧郁,焦虑,丧唧唧的样。何苦呢?

若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她,看看他/她怎么想,也省得自己心累。

毕竟有时,好多事情。是如他/她所是,而非我所想。

若能如此做,高敏感,反倒不是一件坏事。

因为,研究表明,高敏感,让我们比他人拥有更丰富的洞察力。说话时候,更容易做到感同身受。交流起来能做更高质量的互动。Ta说的,我都懂;Ta不说的,我也能明白。高敏感者,是一个成功的陪伴者,而不是一个自己跟自己怄火的自语者。

所以,别没事儿给自己多加戏,不要担心自己说的合不合适。不要因为某几次的失败,而缺乏自信,害怕社交。

之后,一句“我自闭了”,屏蔽所有。

在麻木的世界,我们可以更敏感的活着。

别人不经意间的小动作,我们高敏感者能比他人有更好的感知。

笑的时候,皱了皱眼角,代表Ta真的很高兴;听说话的时候,搓了搓眉毛,代表Ta真的感到无聊;手肘着下巴看你时,代表Ta真的对你的话题很感兴趣...... 瞧,这些都是我们拥有的“天赋”。

倘若独处,更需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没有“话友”,那就自我关怀。把内心快爆炸的情感稀释成文字,锻炼了文笔,也疏导了心情。

无聊瞎想的时候,改改“内心台词”,少加一点苦情的宫斗戏,多加一点励志的好鸡汤。

若是内心再嗡嗡嗡地叫个不停,那就学会说不。

不把生活和想法塞的太满。留个白,放空自己。拿时间做点“无用的事情”,移情他处。

害怕社交, 那就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好眼不见心不烦;为了某人而郁郁寡欢,那就做好自己那份,剩下的让他随意去吧;对自己的期望很高,那就做好“田忌赛马”,何必跟自己死磕到底?

高敏感的人,生活的话语权更应该掌握在自己的心中。

曾几时,三天两头的给小灯泡儿发信息吐槽自己种种的小情绪。后来,她烦的紧,就劝我说:“内心戏别太重,山要爬,庙要拜,生活要直面,别问选左还是选右,选A还是选B。记得选心,那颗噗通噗通跳着的,自己的心。”

是的,少一点瞎猜想,多一点钝力感,凡事多听心......

开启你那颗独特的接收器吧!控意随心,高敏感不是缺陷。而是上帝赐予我们最好的礼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不起!我高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