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执念,在阅读中感悟人生(转载)

你觉得一个秘密能藏多久呢?

曾经有一个英国人叫尼古拉斯·温顿,他将一个秘密藏了五十年。

这个秘密不仅关系着他个人的命运,还改变了669个孩子的命运,更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改变了6000多人的生活。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温顿30岁时曾经去了布拉格度假,在那里,他意外地发现,由于德军的铁骑肆意践踏捷克斯洛伐克北部,而导致布拉格涌入了大量的犹太难民。

后来他和朋友探访难民营发现,当时约有5万名犹太人从德战区逃来,他们自知在劫难逃,便想拼尽全力送自己的孩子到安全的地方去。

当温顿看到那些可怜的孩子时,心里五味杂陈,他认为无论出身如何,生长在哪里,孩子是无辜的,不该经受残酷的战争。

于是,他就想把孩子解救出去。然而,周围人却觉得仅凭他个人根本是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的。

不过,温顿并没有退缩。

他给各大领事馆写信,甚至给各国政府写信,请求接纳这些孩子。但是,由于二战在即,很多政府已经拒绝其他国家的人民入境了。

直到后来,他终于得到英国政府的回复,他们愿意接收那些孩子,只是提出要求,必须要有人收养,愿意照顾抚养他们直到战争结束。

以当时的情况,这些条件无疑并不容易,但是温顿并没有放弃,他四处奔走,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筹集到一大笔资金。

同时每天整理孩子的资料,将孩子的身份、年龄、照片等信息登记在册,并通过英国的媒体发布待领养消息。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就收到了好心家庭的回复。

只是,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局势越来越紧张,英国政府办理入境手续时要花费很久的时间。

无奈之下,温顿只好伪造了一些入境文件。

在二战爆发前的几个月内,温顿安排策划了8列火车悄悄驶出了布拉格。

每个孩子都在脖子上戴着充满希望的号码牌,去往了一个陌生的国度——英国。但令人痛心的是,很快战争便开始了,有一辆列车在离境时被截往了纳粹集中营,从此再也没有出来……

也许只要早一天,那些孩子的命运就会改变,这让温顿先生心痛不已。

因为这项活动的特殊性,为了保护那些孩子,也为了保护自己,温顿先生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其他人,包括他的妻子。

直到50年后,有一天妻子在整理阁楼时,翻到了那本厚厚的布满灰尘的登记簿,才挖掘出了这个被隐藏了半个世纪的秘密。

当英国BBC记者得知了这个秘密后,便策划了一期访谈节目,特意邀请温顿先生到直播间,现场讲述了那个与死神赛跑的故事。

当主持人读到其中一个女孩的名字时,她说,那个救你脱离苦海的人,就坐在你旁边。

现场突然安静了,温顿左边的一位中年女士再也忍不住激动的心情,拥抱了温顿先生,诉说着来自内心最深处的感谢。

而当主持人说,现场有谁是被温顿先生救出来的,请起立。

全场观众都站了起来,一时间,温顿先生震惊了,他激动地站了起来,那些曾经稚嫩的面孔,如今已白发苍苍,这让他感慨良多,不禁热泪盈眶。

这669名孩子都家业有成,据不完全统计,他们的后代已经有6000多人。可以说,因为温顿的善举而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也改变了他们后代的命运,同时也会影响更多的人去坚守善良,感恩人间。

为了守护一个秘密,你能走多远?也许我们根本无法估量一个秘密的影响究竟会有多大。

正如我们今天分享的这本《朗读者》,它就是因为一个秘密,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

只是,当我们读完它再细细回味时,你会发现,也许这不是一个人的故事,也许这是一群人的一段经历,又似乎或多或少都有我们每个人的影子。

《朗读者》的作者本哈德·施林克,是德国法学家、作家、法官,他以写侦探小说著称。

因此,他的这本以爱情故事为主线的作品突然成为全球畅销书,是他始料未及的。

因为在书中他讲的是一个人的故事,可能并没有那么主流,而且对于其他国家的读者来说,它可能太德国。

因为它以二战后的德国为背景,相对而言对于经历过纳粹统治的德国人,感受应该更深刻。

但就是这么一部作品,竟然引发了各国读者的共鸣,更加印证了一部好的作品是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

这部作品从一个看似简单到只是讲述爱情的故事里,给我们传达的不仅有一个人的成长经历。

还有一个社会对人们的影响,并从中传递出一段历史带给我们的启示,引发我们对于爱情、人生和历史的深入思考。

“一部好的小说,既应当是单纯的,又应当是错综复杂的。”这也许就是对这部小说最有力的诠释。

这段故事主要讲述的是:

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与一个三十六岁中年女人的爱情,他们的爱恋跨越了时间、空间,却最终还是无法在一起,甚至以女主人公的死亡为这个故事画上了句号。

也许我们在读第一遍时会觉得它是个好故事,会为主人公的故事流泪。

再读第二遍、第三遍时,就会发现,这个故事太深刻了,深刻到让人心痛,让人感到了小人物的生活不易,感受到那些也许我们也曾经历过的恋爱的甜蜜与心酸。

究竟是什么酿成了这个悲剧呢?也许不只是因为一个人、一件事,也许更多的是因为一群人,一份记忆,一段历史。

最美的爱情始于初见

15岁是正值青春懵懂的年纪,米夏遇见了那个让他一生难以忘怀的女人汉娜。

一天,米夏在放学途中突发疾病,路过的电车检票员汉娜救助了他。

出于谢意,米夏在痊愈之后,再次拜访了汉娜,却无意中看到了她穿丝袜的曼妙身姿,体内的荷尔蒙让米夏蠢蠢欲动,对这个与自己母亲年龄相近的女人产生了迷恋。

在欲念的驱使下,米夏再次找到了她。

而作为成年人的汉娜明白他的心思,就顺水推舟地发展成了恋人。虽然汉娜比米夏大20岁,可米夏还是被她深深吸引,无可救药的爱上了她。

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偶然,却又那么顺理成章。

米夏每天都会逃课,或者跟家人找各种借口,只为跟汉娜多待一会儿,多见一面。

汉娜经常会让米夏读书给她听,从《奥德赛》到《战争与和平》,汉娜沉醉于这些作品,有时感动落泪,有时义愤填膺,还经常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但奇怪的是,汉娜自己从来不去看这些书。

随着交往的深入,米夏对汉娜的依赖越来越深。

那些为她朗读的情景,那些与她赤身相拥的温情,并排躺着的安稳,都让他觉得这就是爱情。

后来,两人还利用假期策划了一次短途旅行,在旅途简单的日常互动中,两人都感受到轻松而美妙的情感交流。虽然其间发生过不快,却也让两人的感情有了新的进展。

在爱情里,谁陷得越深,就会更容易选择妥协,甚至会低到尘埃里。

每次两人发生冲突,米夏也会生气,也会有小孩子的任性,可是即使摔门离开,米夏最终也仍会乖乖地再回去找汉娜,无论对错,都会主动道歉。

而汉娜却表现的很平静,没有歇斯底里,没有刻意纠缠,只是一起沐浴,一起相拥,至于那些不快,似乎无需提及,也似乎并未影响到她的心境。

不同的人生阅历,让他们对生活会有不同的理解,也注定他们会对问题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只是,这份所谓的爱情,在最初的甜蜜过后,就会有无尽的烦恼。

在彼此的工作场合或者生活场景中,他们表现得生疏而冷漠。有一次,米夏特意在休息时跑去乘坐汉娜当班的公车,可汉娜看到他也只是视而不见。

他们不曾在路上、商店或电影院偶遇。虽然汉娜表示过自己喜欢看电影,但是米夏多次邀约她都没有答应,唯一一次,还是去了附近小城的影院。

米夏渐渐对这份感情产生了怀疑,汉娜仿佛一个谜,他似乎走近了她,却又似乎根本不了解她。

他甚至不知道,汉娜在不去上班、不与自己幽会的时候在干什么,他想去了解,汉娜却顶了回去,甚至连汉娜的名字也是相识很久才问到的。

当时汉娜表现的很惊恐,经过米夏的解释,才打消了她的疑虑,后来他又主动告诉了汉娜自己的名字。

与其说他们共享着一片生命世界,不如说是汉娜在自己的世界给米夏让了一角空间。

当然,汉娜有自己的私人空间,米夏也有自己的校园生活。

米夏虽然因为经常偷偷去见汉娜而与同学很少交流,可同龄人之间的互动还是让他乐在其中。

他们会一起去游泳,一起在游泳池谈论作业、讨论八卦。他也遇到了一个漂亮的女孩,如果不是汉娜插在那里,他们也许会发生一段纯美的爱情故事。

一边是热情活跃的中学同学,一边是深沉稳重的中年妇人;一边是天真烂漫的同龄女生,一边是诱人妩媚的成熟女人。

米夏与同龄人的交流单纯而快乐,而汉娜时常会情绪低落,让他感到很压抑,甚至想要逃。

这些反差让米夏慢慢产生了抵触情绪,甚至开始意识到,他与这个女人发生关系的可耻。当然,他也从来没有跟任何人讲起汉娜的存在。

所以当汉娜突然出现在游泳池边上时,米夏退缩了,他并没有钻出泳池去找汉娜,而是问自己,为什么汉娜会出现在这里?就在他犹豫的片刻,汉娜倏地不见了。

最美的爱情始于初见,而年少不更事时,也许只是青春的悸动。

第二天,汉娜不告而别了。

这让米夏倍感失落,米夏觉得是自己背叛了汉娜,是自己让她生气伤心了她才离开的。

于是,他发了疯似的找寻汉娜,用尽各种能想到的方法,最终才打听到汉娜已经搬去汉堡的消息,可是没有问到具体地址。

再见已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心爱的人找不到,但生活还要继续。

转眼八年过去,米夏化痛苦为力量,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学业,从一个生一场病就想着留级的初中生,成为了以优异的成绩考进法学院的大学生。

其实,这个破茧成蝶的过程,也渗透着汉娜对他的影响。

因为汉娜一开始就希望他能注重学业,而不是将学习看作是一件无用的事。正是因为汉娜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让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贯穿了米夏的整个人生。

米夏觉得此生再也不会遇见汉娜了,唯一让他感兴趣的就剩法律。可人生总是充满戏剧性。

当米夏再次遇见汉娜时,是在审判昔日纳粹分子的法庭上。米夏作为学生旁听,他一眼就认出了被告席上的汉娜。

原来汉娜曾经是一名党卫军,在纳粹横行时期当过女看守,在一次押送犹太犯人的途中,她眼睁睁看着锁在教堂里的犯人们被突发火灾烧死,却没有解救。

后来,唯一一对幸存的母女收集资料,写了检举信,将汉娜和其他几个看守告上了法庭。

这次突然的相遇让米夏一时间无法接受,他的内心除了震惊、愤怒,还有疑惑。

一面是自己少年时深爱的女人,一面是自己深恶痛绝的纳粹分子,米夏心中正义的天平发生了动摇。

后来,在庭审中他偶然了解到,汉娜在看守犯人时就喜欢让犯人给她朗读。

这个小小的细节让他想起了和汉娜相处时的点点滴滴,突然,他明白了一切。

汉娜从不看书,去餐厅也不主动点菜,就是因为她不识字,她是个文盲!所以在两人出游时,他给汉娜留了字条,汉娜却说根本没看到。

汉娜在法庭上承认自己曾经参加过党卫军,但她并不认为自己有罪。当法官问她为什么不去救人,她迷茫了,不禁两次反问:“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当战争爆发时,作为一名军人,她的义务是服从命令。她并不明白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也不明白自己究竟该怎么做,如果开门放出犯人,那局面将无法控制,后果不堪设想。

换句话说,她根本没有深入思考的能力,并没有明白是非对错。

作为文盲她是悲哀的,她无力去分辨是非,可更为悲哀的是,她不愿面对自己的弱点,不愿让众人知道自己不识字。

根据其他五名看守的讲述,当年是汉娜下达紧闭大门的命令,并主导着送犹太人去奥斯维辛执行死刑的任务。她们拿出了一份文件,上面赫然签着汉娜的名字。

但汉娜却说自己从未在上边签过字。

为了证实签名的真实性,法官让汉娜当庭书写签名,用来验证笔迹。不识字的她又怎么会写字,即便只是自己的名字。汉娜沉默了,继而承认了所有罪行。

在喜爱文学的汉娜心中,不识字是非常羞耻的,甚至比承认自己是纳粹分子,是杀人凶手更耻辱,这是她心底最大的秘密。

汉娜为了保守这个秘密,主动抗下了所有罪责,被判终身监禁,而其他同伴只是判了有期徒刑。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德国,教育已经很普及,但汉娜却还是文盲,这让她感到自卑。

她害怕这个秘密被人发现,这些年来一直在逃避。她放弃所有文职工作,去参军,去做售票员。当公司准备让她升职时,她怕秘密被发现,于是放弃了,随后搬去了新的城市。

这也是她离开米夏最直接的原因。

如果说汉娜最大的弱点是不敢面对自己,那么米夏也同样是一个不敢面对真实自我的人。

跨越年龄的爱恋让他感到羞耻,如果要他作证汉娜不识字,他不知道怎么和旁人解释他们的关系。尤其在他得知汉娜曾经是纳粹帮凶后,这种羞耻感更被放大了。

米夏对法西斯深恶痛绝,在学校的集中营讨论组中,他是坚决抵制纳粹的那一派。

尽管和汉娜的爱情影响了他的一生,但他不愿自己和纳粹有任何关系,哪怕只是帮凶。

他本可以为汉娜辩诉,为汉娜说句公道话,至少不用终身监禁,但是在羞耻和体面之间,他和汉娜一样,选择了体面。

不过,汉娜难道真的是穷凶极恶、毫无同情心吗?并不是。

当她初见米夏时,是她主动去救助了突发疾病的米夏。

随后又特意提水去冲洗被呕吐物弄脏的路面。

当听到书籍中动人的故事时,她会落泪,听到那些人做坏事,她会愤怒。她的本质并不坏。

只是,身处纳粹统治时期的她并无力选择,或者说身为文盲的她,还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

所以她在审判时,身着笔挺的正装,装束整齐,尽管法官说可以坐着回复,她仍然坚持站起来回复法官的问话。

不过,随着审判的深入,她自己似乎慢慢认清了什么,从理直气壮到迷茫疲惫。

身为纳粹帮凶,汉娜无疑是有罪的。但是,那些捏造证据,污蔑她、鄙视她的文化人又有多高尚?

希特勒当政时期,曾有数十万德国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对犹太人的迫害,他们像汉娜一样轻易地放弃了自己的判断,接受了纳粹宣扬的价值观。

而如今,那些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人们把一切罪责推给了希特勒和纳粹,却不愿承认每个普通人都在为虎作伥。

这就是所谓的平庸之恶,普通人面对暴行视而不见,甚至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到那些令人发指的行动中。

汉娜的悲剧不仅是自己人格的缺陷,更是一段历史,一个社会的悲哀。

阅读是一场生命的救赎

这场审判让汉娜开始了漫长的监狱生活,也让原本激进的米夏变得迷茫,麻木不仁,他选择了逃避,甚至不愿与任何人接触。

与此同时,他也因为这段感情而对爱情产生了怀疑。

在他眼里美好的爱情,也许对于汉娜而言并不是,也许自己只是汉娜喜欢听人朗读的一个习惯,跟她的其他犯人并无差别。

这也让他日后的婚姻充满阴云,在女儿五岁时,米夏终于跟本该志同道合的法官妻子离了婚。

后来,虽然他也有过其他女伴,可是他似乎总是在寻找汉娜的影子,或是身上的香味类似,或是碰触的感觉类似。

尽管他不愿承认,但汉娜无疑是他心底最无法割舍的情愫,也是最不愿碰触的记忆。

毕业后,他继续选择逃避,逃进了法学史的研究中。

我们一般认为,对于过去只能超然观察,对于现实才能切身参与,而事实并非如此。对于历史的研究,会让人同时对历史和现实进行观察,并且思想会在此间跳跃。

虽然我们可以选择逃避,不去正视、聆听历史,但其实我们还是会被深深打上历史的烙印,并且书写着新的历史。

越是深入的思考,越是让米夏对于过去有了新的审视。这也导致他总是彻夜难眠,脑子里总是充斥着对过去杂乱无章的回忆与反思。

有一天晚上,他无意间拿起《奥德赛》,这是古希腊诗人荷马的长篇叙事诗。

在大声朗读中,他似乎又找到了内心的依靠,那是对过去的怀念,对汉娜的思念。

在汉娜服刑的第八年,她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装着一个录音机和很多磁带,当汉娜按下播放键的那一刻.

机器里传出的声音让她陷入了慌乱,使她平静的监狱生活荡起了一丝涟漪,那是米夏的声音。

原来,这些磁带是米夏寄给汉娜的,他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将《奥德赛》录了下来,他又怕汉娜不喜欢,还录了施尼茨勒和契科夫的短篇小说。

汉娜听着录音机里熟悉的声音,忍不住泪流满面,虽然身处监狱,但是那一刻她仿佛忘记了自己的痛苦。

随后,米夏不定时会寄给汉娜一些磁带,即使外出度假都不曾落下。

后来,米夏开始自己写作,每次完稿后他都会先把录音发给汉娜,然后再把文稿寄给出版社。汉娜是他的第一个读者,他想把自己创作的喜悦与汉娜共同分享。

这些磁带给了汉娜希望,让她如获新生。在失去自由、日渐苍老的岁月里,她反而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反而有了更多的时间成长。

年过五十的汉娜鼓起勇气到监狱的图书馆借了书,她对照着书本听磁带,慢慢地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词汇,又偷偷拾起笔学习写字。

当她终于学会写字时,第一件事就是给米夏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

虽然只有一行字,字迹也很笨拙,但却透出了她的努力。可就是这短短的一行字,却让米夏有些不知所措。

米夏收到来信,心里充满喜悦,不过他没有想好到底该如何面对汉娜,即使只是通过文字,他也充满抵触。但他依然保持着过段时间就给汉娜寄录音磁带的习惯。

汉娜的信写了一封又一封,却从未收到回信。

在米夏给汉娜寄磁带的第十八个年头,汉娜的赦免申请批了下来。

由于在狱中表现良好,汉娜终于可以减刑出狱,可是此时的她在德国没有其他的亲人、朋友,而米夏是唯一和汉娜有信件往来的人。

所以监狱长联系了米夏,希望他能帮助汉娜顺利融入社会生活。

米夏很快帮汉娜找到了落脚地,还有份简单的工作。

然而,他迟迟不愿去探望汉娜。直到汉娜出狱的前一个礼拜,监狱长特意又给米夏打了电话,问他是否可以尽快过去,毕竟还有很多事需要当面沟通清楚。

无奈之下,米夏来到了监狱。暌违数十年,米夏在监狱的院子里再次见到了汉娜。

曾经那个成熟性感的女人,如今已经白发苍苍、风华不在,并且散发着老年人的体臭。这让米夏感到不适。

几句言不由衷的寒暄后,米夏终于抛出了压在心底多年的问题。

他问汉娜,难道不曾想过有朝一日会因为纳粹的身份上法庭吗?汉娜唯唯诺诺地解释着,然而米夏根本听不进去。汉娜曾是纳粹分子的事仍然让米夏耿耿于怀。

有些事,纵使随着时间的流逝,也难以忘怀;有些错,纵使千方百计想要挽回,也于事无补。

汉娜终于明白,米夏终究还是无法原谅她的, 当她收不到回信时,她就懂了。也许这就是在后来的年月里,她变得邋遢、暴饮暴食、不修边幅的原因。

就在米夏准备接汉娜出狱的那天早上,汉娜上吊自尽了。

汉娜是强势的,从出场就掌控着整个局面,如今,宁愿死也丝毫不给任何人安排的机会。

外面的世界对于汉娜而言太陌生了。最后一次见面,她仍然没有得到爱人的谅解,一切都不值得留恋了。

汉娜死后,狱长带米夏来到了汉娜的囚室,那里有很多书。狱长说,自从她能阅读,就借阅了很多关于集中营的书籍。也许在这些书籍中,她了解到自己过去的愚昧。

汉娜从阅读中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过往,在阅读中她终于化解了自己的执念。

只是当她成长了,以为自己已经可以接近米夏,准备重新来过时,米夏却放弃了她,甚至不愿意在自己的生命中,再给她留一席之地了。

少年米夏对汉娜的迷恋已然褪去,在他看来,年少时的冲动是不理智的行为。

而汉娜却在一点一滴的回忆中,明白了自己对米夏的爱恋。只是,一切似乎都晚了。

少年爱汉娜时,她并未当事,汉娜离开少年后,才明白自己对他有爱,于是费劲心力收集到米夏中学毕业的照片。

而米夏成年后,已经没有了对汉娜的依恋,因为他并不认为汉娜爱自己,在狱中见到了老年的汉娜后,他甚至产生了厌恶。

只是,当他在汉娜死后看到被汉娜珍藏的自己的照片时,他突然明白,汉娜是爱自己的。

人生似乎给两人开了个大玩笑。

两个不同世界的人相遇,即使有交集,也只是擦身而过,成为人生的过客。

只是,当爱情发生时,那就是最美好的时刻,即使上天错开了时间,但只要爱过,生命就是完整的。

与其患得患失,不如珍惜相爱的那一刻,不要后悔,不留遗憾。

汉娜给狱长留了封类似遗嘱的信,其中说到,让米夏把她在紫色罐子里存的钱和银行存的七千马克,交给在教堂大火中与母亲幸存下来的那个女孩,并说明由女孩决定怎么用那笔钱。

不过,当米夏辗转找到那个女孩时,她并没有宽恕汉娜,也没有接受那笔钱,只是收起了那个紫色罐子作为纪念。

毕竟,纳粹分子对犹太人的迫害,旁人是无法感同身受的,没有人可以将那些悲痛的历史一笔勾销。米夏试图让女孩能接受汉娜,就讲起了他们之间的故事。当女孩听到汉娜竟然与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发生关系时,她震惊了。在她看来,这就是纳粹对普通人的渗透、压迫与欺凌。

不过,当米夏可以对他人讲出自己的故事时,他终于算是释然了。

最终,他选择了与汉娜和解,与童年和解,与那些不被认可的过去和解。

见过女孩儿后,米夏以汉娜的名义把钱汇给了“犹太人扫盲联盟”。

后来,他收到了联盟寄给他的感谢信,于是他带着信件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去了汉娜的墓前。

正所谓,相见不如怀念,执迷不悟不如放下自救。

汉娜对米夏来说无疑是重要的,米夏一直为汉娜朗读了几十年,是汉娜的朗读者,是汉娜开智的启蒙老师。

可汉娜又何尝不是米夏的人生朗读者?

当米夏年少时,因为生病,便给了自己偷懒的借口准备留级,是汉娜的当头棒喝让米夏知道学习是重要的,努力读书不是白痴的举动,让他了解到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去选择想过的生活。

当米夏成年后,曾对纳粹有种偏激的抵制,他在大学参加的集中营讨论小组不仅让其他同学感到害怕,自己多年后回忆起来也感到害怕。

是汉娜的庭审让他突然对纳粹有了新的认识。

纳粹分子不一定就是十恶不赦的大坏蛋,也许只是身边的普通人。这颠覆了他的思维,甚至是改变了人生的研究轨迹,走上了研究法学史的道路。

当米夏对于汉娜的纳粹分子身份耿耿于怀时,汉娜积极上进的生活又一次给他带来了冲击。

也许汉娜是做过错事,参加纳粹是有罪,但是她希望通过阅读可以明辨是非,找到生命的救赎。

汉娜做到了,她不再理直气壮地回忆自己的纳粹经历,而是用自己的最后一份力量,想要跟过去的自己和解,想用自己所有的积蓄求得被自己押解的犯人的原谅。

无论结果如何,她尽力了,她都是在成长。

当米夏仍然不肯接受汉娜的过去时,汉娜用死唤醒了米夏的觉悟。

他终于不再纠结过往,与自己和解了,与世俗和解了。

在书的最后,作者通过米夏说,也许汉娜已经老去,可是汉娜的声音依然青春常驻。而这也许就是汉娜成为米夏唯一爱过的女人的原因。

朗读者汉娜的声音将永远陪伴米夏,指引他的人生道路。

昨天和今天到底哪个重要,历史和现实又该如何对待,汉娜留给了我们太多关于人生、爱情、历史的思考。

无论如何,拿起书本,去阅读,总会在迷茫时找到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放下执念,在阅读中感悟人生(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