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小说“洗澡”的读后感

“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与禽兽无异,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呢?”

“最才的女,最贤的妻”,这是对杨绛最好的赞美,这次借来了她的小说“洗澡”,其实并没有多少的感动,亦或是启发,很平实故事发展与记叙,还是喜欢她的散文,当然也是自己疏浅,也有看不透的潜藏寓意!看时不免将这本小说与“围城”对比了,尽管是丝毫没有牵连的两本小说,毕竟在情感的纠葛上有部分的相似,夫妻之间也是会有影响的嘛。于是还是认为“围城”的故事饱满和更有寓意,“洗澡”的情感是偏少的,主要是围绕书名而来,解放后知识分子第一次经受的思想改造,“洗脑筋”之意,更多想到之后的文革,对于这样浅尝辄止的“洗澡”并没有多少的触动,恰如隔靴搔痒的一番“洗漱”。

书中人物都是一群高知分子,相聚北京就职于“文学研究社”,也就是研究文学作品,这些留过洋、读过博的人开始了一些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连绵之事,当然不及现代的惨烈,知识分子的清高和尊严还是要维护的,期间的起起落落也没有太多的专注了。于我最大的看点还是情感的部分了,只是对于这部分情感故事总是忍不住的想要吐槽,原配总是不讨喜、精明世故的,而遇见的白月光是淡雅、通情达理的,两人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理性占据上风,彼此祝福后回归家庭的温暖。当然故事很美,只是对于这样的安排很不解而愤愤不平,原配就像一个局外人似的,任由他人来决定自己的命运,莫非还要感激一番?哀哉!

主要的情感故事是,许彦成和杜丽琳是一对留洋的夫妻,当初是杜丽琳表白许彦成的,彦成也是莫名地接受了,在被问及是否爱自己时,彦成很诚恳地说:“你待我这样好,我什么都应该对你老实说。我—我—,我实在不知道,我从来没有经验。”丽琳还是很开心的,拉着他的手说“答应我,彦成,我只要你永远对我真诚,永远对我说实话。”彦成一口答应,求婚算是成功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两人婚后也就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直到两人来到了“文学社”后,遇到了当时的图书管理员姚宓,其实彦成和姚宓也不是一见钟情,可能是性格使然的默契,一个眼神、一次交谈都留下了不一样的痕迹。

两人主要相遇在周末的图书馆,闲话家常地聊着,彦辰喜欢去姚太太那听音乐,母亲自然说起来很多姚宓的事。两人也就在天时地利中默契而相通,其实丽琳一直都很敏感,从最初的隐隐察觉到长舒一口气,也是两人掩藏的够好,留字条成了彼此沟通的渠道,以及刻意的无视。最惊心动魄的是彦成约姚宓去爬香山,只是约见后,彦成忽又觉得对不起丽琳,仓促告知姚宓自己有事不能去了,但是姚宓执着地一个人坐公交车去香山,而彦成又放心不下,悄悄尾随而去,倒了两趟车后,姚宓还是发现了彦成的踪影,于是又趁下车时的混乱悄悄地坐车回来了。

只是这一趟还是被熟人撞见,一个从前门上、一个从后门上的诡异,话题闹的有些浩大,丽琳还是帮着圆场是自己和彦成去的香山,一定是看错了人。头天丽琳确实和彦成去了香山,在一系列澄清、解释下,终于相信是看错了人的虚惊!然后两人通过写信交流,君子之道。但是彦成一面对丽琳的质问和怀疑时,要么躲藏到他的“狗窝”中去,要么理直气壮地表明他们没什么,还强调不愿伤害丽琳。最后丽琳在姚宓的小书屋里撞见两人亲昵的动作,也并没有声嘶力竭,回到家,彦成只是说:他们在做告别,不会再有情愫的肆意了。但是丽琳要的是更多的解释与表达的行动,而不只是一个结论。再问下去,彦成保持了沉默!日子还是要继续的进行,妥协与否,就看是否还爱了?丽琳当然是爱着彦成的。

最后的篇章就是个人的“洗澡”时间了,坦白从宽、剖析自己,及早融入新社会中,将自己有的、没的黑历史一一掏出来检讨。这一段彦成也是清高的,总觉得过于形式主义,对于和姚宓的情感袒露的“洗澡”部分,没有作过多的介绍,只是彦成的自我检讨获得了群众的接纳,夫妻二人也到新的环境去任教了。和姚宓的最后相见,也是那么的心动与悲伤。有多少人帮着掩映这段故事呢?爱慕姚宓的妈妈和罗厚,他们都只当未曾有过!

故事也就结束了,对于各种的纷争与“洗澡”部分感触不深。于是一直在找丽琳、彦成、姚宓的身影了,这就是最让人心疼的三角关系,得到的永远不懂得珍惜,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还背负道德的高度,一再强调不愿伤害对方,所以忍痛割舍继续维系现在的婚姻,这又是悲剧中的悲剧,谁需要谁的同情与施舍呢?看似伟大的背后却是不堪的现实,既得不到白月光,又不能交心于现实,伤害了三个人的情感。

这也是最妥当的结局吧,我不应该以自己的情绪与价值去束缚一本小说的立意,没有这份鲜明的矛盾,又怎能拉开篇章的节奏呢?人人都是正人君子,一是一、二是二,哪还有绝妙经纶的小说啊?只是在现实中,各人还是要擦亮眼睛,不要陷入情感的漩涡,即使陷入了也不要自以为高明的“替他人决定”,人人都有决定的权利,无论是朱砂痣还是蚊子血,主要是看对谁而言了,乙之蜜糖,甲之砒霜,谁都不要高估了自己,也别轻薄的他人!爱是神圣而又理不清的,但也别打着爱的名义去怎样的肆意,干干净净地爱与恨!

你可能感兴趣的:(杨绛小说“洗澡”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