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就是不爱国吗?

电影《中国合伙人》中,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引发国内负面情绪,直接导致“新梦想”被围,主人公被群殴,群情激愤的大学生、民众高喊“汉奸”、“卖国贼”,原本接受“新梦想”教育培训的、有留学计划的同学,一瞬间站在了“新梦想”的对立面。

网络上有一则消息是这么说的:清末首批“留美幼童”共120人,学成归国的有118人,其中有两人放弃回国,却用别的方式为国效力。建国以后国家公费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回国效力的人数连一半都不到。网友对此评价说清末是强制回国的。建国后的国家民主了,用强制手段不合时宜。结论就是出国留学容易产生不爱国行为,出国留学生被国外的环境干扰,使得中国留学生不顾国家民族大义,贪图国外的优渥环境。

您看,不管什么样的事实,被分析出来的结果就是出国留学,让寄予国家厚望的留学生不爱国。基于此,有观点说所谓的“海龟博士”、“海龟人才”其实只是在国外的“野鸡”大学“镀金”,真正学有所成的留学生是不会回国的。还有观点说,邓稼先等新中国科技元勋们,是在国家的巨大诱惑下才回国的,实在充满阴谋论论调嘛,自然可信度也就有限。

不管怎么说,这些观点的核心观点态度就是:出国留学就是不爱国!

事实真是如此吗?

据此,我们专门采访了依托科文教育(中国)的培训和服务,将两个儿子送出国门留学的张女士(化名)。她的大儿子在国内读初中二年级时,在科文教育培训了O-LEVEL课程,成功通过新加坡O-LEVEL考试,在新加坡莱佛士初院毕业后,直接考入了英国帝国理工大学。他通过一步步的努力成功实现了从中国到英国的人生改变,也明确向张女士(化名)表示要加入英国国籍,但他同时又很积极地为在英国的华人留学生提供义务帮助,希望他们过得更好。

张女士(化名)的小儿子通过在科文教育学习AEIS相关课程,考入了新加坡的立化小学,现在已经是南华中学中二(相当于初中二年级)学生。他也有很棒的人生规划,他悄悄告诉自己的母亲张女士(化名):他们老师让他申请PR(新加坡永久居留权、相当于新加坡绿卡),他不愿意,更不愿意加入新加坡国籍。

张女士(化名)分析说:两个儿子留学的年龄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跟孩子的性格有关系。大儿子在国内学习时间较长,出国后往往有新鲜感,在他内心里,中国是他的母国这一点不会变化,但定居英国只是他的一种人生选择,跟爱国与否关系不大。小儿子在建立人格的阶段,新加坡实行双语教学,东西文化融合与教育体制的匹配度极高,孩子的归属意识培养过程像是孩子找妈妈,他很快就知道他的同学是新加坡人、马来人等,自己是中国人,他对回国的愿望来自于价值观与性格的双重因素。

所以,出国留学就是不爱国的说法没有一概而论的必要,可以就事论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在没有必要将爱国与否和出国留学划等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出国留学就是不爱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