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后感「六十四」万物之奥

书籍封面

题外话:

《道德经》的版本很多,每一位译者所做的翻译和所做的解析以及所举的例子,多多少少都有些不一样,为了方便想看原书籍的朋友查找,还是写清楚译者的姓名比较好一些。本人选的版本,是译者蒋信柏的版本。

第六十二章 万物之奥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
故为天下贵。

译文:

道是万物的主宰,善人的法宝,不善的人也用之保全自己。
美好的语言可说服人,取得尊贵的官爵,高尚的品行可以有益于人。
人群中那些不善的人,哪能抛弃他们呢?
所以立天子、置三卿,纵然有拱抱的宝璧在先、驷马随后的献礼,还不如坐而进道。
古人为什么贵重道呢?
不是说有求的可以得到,有罪的可以幸免吗?
所以道为天下人所珍视。

本章主要讲了道的宝贵和修道所应坚守的正确目的。

“道者万物之奥”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原,是储藏万物的庇护之所,它时刻都在保佑着天地万物;道是世界物质中未被感知的存在,对万物一视同仁,它评价万物,却不把万物的过去行为作为评价标准,而是把现在和将来的行为作为评价标准;因此,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当他体悟了道并掌握了道的理念精髓之后就会明白,道是极其珍贵的宝物,在保全人的平安上发挥作用。

“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道不仅是善者的宝物,同时也时时刻刻在保佑着不善之人。不善者还能成为人,正是由于“道”在保佑着他们。这里所说的“善”和“不善”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善良和不善良,而是得道和未得道的意思。

“美言可以市尊”,美言,好的话。说好的话、正确的话,它可以得到人们的尊重。“美行可以加人”,好的品行,可以增加人的尊贵,团结更多的人。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人群中那些不善的人,哪能抛弃他们呢?我们应该让他回到正道上来,用道去教化、去拯救他。

“故立天子,置三公。”国家的制度慢慢地有了最高的领导者——天子,还有辅佐天子的重要职位——三公。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代敬献礼的时候,拱璧,捧着玉璧,捧璧的人在前边,乘着高头大马进献,这些都不如按照道来做。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古往今来,不就是说你按照道去做,你才能得到自己真正想要得到的吗?不是说有求的可以得到,有罪的可以幸免吗?所以道为天下人所珍视。

我们常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未得道的人重归正道,原来的罪就得以补偿。所以,“道”是宝贵的,天下人都会珍视。

我们作为这个地球上高级的动物,具有高贵的人的条件。因此,我们应该具备谦和的道德品质,对周围的人不分好坏、一视同仁,决不因某些人的低劣而鄙视他们。

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们常常会因某些人曾有过劣迹而鄙弃他,而大道却不这么做,它对任何人都是仁慈的,对不善之人也同样加以保护。我们应该学习大道,并做到和大道同步,对世间之物不分贵贱、一视同仁。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读后感「六十四」万物之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