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母亲与孩子的关系
孩子与母亲之间的这种联系不仅亲密,而且意义深远,以至于我们无法区分出哪些性格是遗传因素。可能原来的遗传性格也在母亲的影响下得以改变了。孩子的所有潜能都会受到母亲的影响。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母亲?
第一,认同自己的身份。
在我们的文化氛围中,女性经常处于劣势地位。
很少有人会将女性相夫教子的工作,当作是对家庭的一大贡献。而这也导致了女性自身对于身份的不满。
如果一个女人对自己的地位不满意,她就不会和孩子建立亲密的联系,她与孩子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她总是想要证明她的能力,而孩子却成了她证明自己的阻碍。
因此,作为母亲,首先必须对自己的身份有认同感,才能发自内心地给孩子以安全感。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第二,明白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自己的作品。
很多母亲容易犯一个错误——认为孩子是自己所完成的一个作品,因而想要控制孩子并让孩子依赖自己。这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一个母亲如果过于关注子女的成长,不光会影响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也势必会宠坏子女,导致子女很难独立,或者很难学会与人合作。
一个被母亲宠坏的孩子,可能很难适应没有母亲的情境,他时时刻刻都会想着去寻找自己的母亲,他会永远展现出弱势的一面,向母亲撒娇、博取母亲的同情。
比如,他会很轻易地流泪或生病,用来证明他很脆弱,是需要照顾的。
此外,他可能经常生气,用顶撞母亲的方式来吸引母亲的注意。
所以,当母亲感觉到孩子已经和自己建立了亲密关系之后,工作重心就应该从建立亲密关系,转移到引导孩子对父亲产生关注和兴趣。同时,引导孩子对社会生活产生关注,学会在社会中建立联系。
2.父亲与孩子的关系
相对于母亲而言,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会稍晚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不重要。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双方对于孩子的影响同样重要。
《自卑与超越》中,这样理解父亲的作用:
一个好的父亲,无论是对于妻子、子女还是社会,都是一个好的合作者。他必须平衡好三种关系:职业、友情和爱情。他一定是公正的,并且能担负起照顾家庭的责任。”
因此,作为父亲,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尊重女性的地位,爱自己的妻子。
就算父亲是家庭中唯一的经济来源,也一定要承认财产归家庭所共有。父亲对于孩子母亲的尊重程度,将影响孩子对于家庭的看法。
因为在很多孩子心中,都一直将父亲视为榜样。同时,如果父亲能够爱自己的妻子,那么他便会竭尽努力地生活。这也会对孩子今后的人生产生有益的影响。
第二,对孩子采取友善的教育方式。
在家庭生活中,父亲往往是权威的象征。但是,父亲一定要注意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惩罚会让孩子觉得父亲很可怕,从而不愿意把父亲当成朋友。所以,不要将惩罚孩子的责任完全交给父亲,更不要利用孩子对父亲的恐惧而对孩子进行威胁。
第三,找到能贡献自己力量的职业。
对于一个男人而言,一定要能承担起养活家人的重任,能够勇敢地为了事业去奋斗,懂得与他人合作。
同时,父亲对于工作的看法,将影响到孩子对工作的看法,所以父亲的工作本身必须是有利于社会的。
3.父母之间的关系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是一种幸福的存在。 家庭关系中,父母之间的关系永远是核心,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将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
作为父母,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 明白婚姻的本质是合作。
两个人通过努力来谋取夫妻双方、孩子及整个社会的幸福是婚姻的目标。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你是否总喜欢询问他这个问题:是爱妈妈多一点,还是爱爸爸多一点?这种问题应该尽可能的避免。
当父母双方都从自身利益出发,希望孩子更偏向自己时,孩子可能会使用一些手段,让他们争着宠爱自己。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会非常差。
因为孩子对于合作最初的看法,便是来自父母之间的关系,而不懂合作的父母是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的。
第二, 避免在家中只出现一个权威,不要试图在婚姻中驾驭对方。
因为孩子对于异性和伴侣的最初认知,是通过父母的关系来形成的。假如粗暴的父亲是家中的权威,家中的男孩则会模仿父亲的作风,女孩则会有被伤害的感觉。
步入社会后,女孩会认为男人很粗暴,会认为婚姻是一种驾驭和被驾驭的关系。
反之,如果母亲在家里享有统治地位,每天都指手画脚,那么女孩会以此为榜样,变得尖酸刻薄;男孩则一直处于防御的状态,抵触批评,并且显得非常温顺。
长大后的男孩可能会变得怯懦,不喜欢社交。他们害怕异性唠叨和尖刻的行为习惯,所以他们会尽量远离异性。
所以如果家庭氛围不和谐,孩子极容易用悲观失望的心态来对待婚姻。
很多不婚族内心其实是对婚姻有所恐惧的。正如有人写道:“我害怕成为妈妈那样的女人,也害怕嫁给爸爸那样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