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但很多教师和管理者对“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这三个核心问题却没有清晰的认识。从而,在新课改实践中,乱象纷起:有的只能是盲目跟风求时髦,有的则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是理论素养高但缺实践机会,有的则是零碎感性实践不能通观全局而理论梳理总结,不一而足,遗憾种种。
而肖校长的教育教学改革,是少有的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际落地措施的教育教学的探索实践。2012年,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成立,肖校长依托自己主持的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十二五重点课题“团队型五人小组教育教学体系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在学校进行了扎实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后来教育部新课标的出台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飞跃提高的结果,证明了铁一滨河改革方向的正确和策略的科学。
本书是肖校长用思考和实践对教育改革“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三个核心问题的回答。
第一部分,从文化继承和创新角度回答了“为谁培养人”。
作者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个体控制动物属性,无限提升社会属性的过程。社会属性在不同的时空既有其相同性,又有其相异性。如农耕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与信息文明时代,其各社会属性自不相同;同时,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或群体中,其各文化文明也各不相同。
因此,教育既要守住社会属性中不变的根,也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做出相对应的变化。
因为教育是培养的是未来的人才,所以,教育者必须具有至少一二十年的前瞻性的目光,必须具有全球性的视野和胸怀,不能急功近利,因循守旧。
作者提出,“教育过程从本质上看就是要形成社会主流价值的‘德’,掌握时代生存和发展所需的‘技’”。今天学校教育的“德”应首先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学生的基本特点,确定出可以操作的德育构架,形成基本的人文素养,树立人生奋斗目标,最终形成以为祖国富强而奋斗作为最高价值取向的德育体系。
(对这一点,我持保留意见,最终的目标有点太窄了,如果仅仅以“为祖国”作“最高价值取向”,恐怕不免会有走向民粹主义的泥淖。应该是以“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为最高价值的德育体系。要知道,这二者大不相同。当然,在人类文明的大合唱中,中国本身的声音不应该被其他的声音所遮蔽,但我们在参与演奏中,不能以自己声音的大小高低为最高价值,而应该是整体的音乐效果。)
第二部分,从学生“三品质”“三能力”形成的角度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
三品质: 思想道德品质,创新思维品质,探究思维品质。
思想道德品质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思想政治品质,二是个人道德品质。
“思想政治品质在基础教育阶段可以通俗地理解为爱国爱党,认同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自信源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红色教育的价值,认同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
“个人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道德规范在一系列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这个分类,我没有太看懂。我认为思想道德品质可以分公德和私德。 公德是指在与人交往中如何对待他人或集体中的优秀德行;私德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优秀德行。)
创新思维品质,是具有较高发散思维和归纳思维的能力。
探究思维品质,是具有对生活性、人文科学性、自然科学性三种知识的探究能力。
(这两个分类,我能明白,但没有从逻辑上被说服。 但因自己才疏学浅,提不出更有力的论述,故存而不论。 总觉得,创新既具有生物属性,就像病毒一样,本能的复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又具有社会属性,往什么方向创新,这是社会人文属性,正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 )
“三能力”:合作能力,学科能力,认知能力
合作能力,是“公德”的要求,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如何处理人与他人的关系,就是“合作能力”的核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儒家思想对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如何提升和完善人的合作能力,就是当今时代教育的重中之重。
学科能力,包含学科的工具性和学科的学科性。(其实,个人感觉就是学科的核心素养。)
认知能力,是指学生的学习的能力。
这部分提出的“痕迹基因假说”很有意思。
“人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外界刺激,形成相应的表达,这一表达过程或多或少在DNA片段上留下相应的痕迹,这种痕迹可以被遗传。如果在子代中发现了这种痕迹表达,并能及时对其进行相应刺激,那么相应的行为就会被加强;如果没有相应的刺激去加强,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痕迹基因表达将会消退。研究表明,痕迹基因是有可能在家族中沉淀为家族的特征基因。”
这种假说的依据:
首先,免疫理论为痕迹基因假说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其次,印随行为也印证了痕迹基因假说的科学性。(一些刚孵化出来不久的幼鸟和刚生下来的哺乳动物,会学着认识并跟随他们所见到的第一个移动的物体,这个物体通常是它们的母亲,这种行为就是印随行为。其实,很多中国的很多民间俗语也能说明这种现象,如“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跳大神”等。)
最后,人类基因组的研究成果也是有力的证明。一项研究成果中阐述过这样一个规律:只要一个家族五代人坚持某种行为,这种行为即可能稳定为基因传递给后代,而鸟类只需要一代。(这个很有意思,不知道有没有这种学说的科普书,我很想看看。)
还提到了五个认知原理:
1.知识记忆原理 2.团队型小组学习认知原理 3.结构化教学知识建构原理 4.能力形成原理 5.运动、活动形成综合能力原理。
(这些都是对学习能力论述的专业领域,以后一定要逐个学习阅读。)
第三部分,从团队型五人小组的建设、结构化教育教学改革、行为评价操作系统的建构和老师转型指南等层面回答了“如何培养人”。
这部分是实际操作层面。大到小组自主探究教育教学体系的整体构建,小到五人小组的微调方法和策略,都有切实可行的实践和思考。
在课程改革方面,“团队型五人小组结构化改革”课程体系包括:
第一课程维度(知识认识基础课):校内的形成学科知识与能力的“核心课程”。
这类课堂包括三类课堂:核心知识落实课,能力形成探究课,落实拓展习题课。
(其实,反观现在语文教学,很多教师对核心知识和能力并不清楚。有的教师讲一篇文章,一节课一半时间在讲背景,字词等。这就有点在驾校学开车,一个小时学车时间,教练给你讲了半个小时的红绿灯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史。 学开车,科目一刷题记住即可,科目二必须上车学习。但是,很多课堂上,科目一科目二混为一谈,能不低效吗?
所以,教师对于学科内容,首先要分清哪些是核心知识,哪些是必备能力。然后再研究不同部分采用什么具体教学措施。如核心知识学生可以自主背诵记忆,教师可以以督查为主,对于必备能力,教师要让学生亲自探究和体验,不能越俎代庖。这点其实和罗晓辉老师的课型分类一脉相承。)
第二课程维度(能力提升特色课):运用知识实现能力提升的“成长课程”。
第三课程维度(综合应用实践课):校外的综合能力提升的“实践课程”。
因为肖校长具体参与了学校的每一个活动,所以里面还有具体翔实的案例和具体的实施及评价细则。
看完整本书,感慨良多。因为自己作为滨河学校的一名教师,参与滨河教改的全过程,也体验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非常钦佩肖校长那种勇猛精进的精神,敢担当敢作为的气魄,与人为善的品质,真的是一位有高度、有温度、有气度的改革实干家,是一个真实、真诚的人,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为人做事的品质。
书名的“损益”源于《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教育教学亦如世间万事,只有我们深谙其中规律,才能删繁就简提纲挈领,自在而从容。所谓佛教中言,“戒”而后“定”,“定”而后“慧”。
【附】能把这篇读后感看完的朋友,有兴趣的可以在淘宝上购买这本书,相信你一定有所收获。
【另附】我写读后感主要目的是看完书再反思梳理一下读过的内容。自我要求不高,所以欢迎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