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梁庄记》——不怕吃苦,不怕失败(20221030)

本文为本人组织的21天线上打卡活动每日打卡笔记汇总,全书打卡10天,共2000余字,如果是读完书再写2000字的笔记,一定又是拖拖拉拉,非常困难,将任务细化,每天进步一点点,反而乐在其中。

本书获得首届非虚构写作大奖,感觉刚开始就已经进入到作者描绘的画面中了。农村小人物的生活,有人淹死,但他的哥哥不认,为了继续吃弟弟的低保,种弟弟的地。太多的病痛与闲言碎语,外出梁庄的务工者再回梁庄很多都是“不得不回”。

西安篇。

无论是十三朝古都的厚重,还是近些年网红城市的新潮浪漫,都给西安这座城市增加了无限魅力。但是城市中有一群人,一直被隐藏在魅力之后,看不到光亮。对于梁庄和西安来说,这些外来务工者似乎都成了异乡人,两地都有些不相容,但是总的说来,还是梁庄更有归属。

他们拉车、送货、从事食品生意…一面为生活奔波,一面和交警、城管等斗智斗勇。三轮车被扣,他们便集结几十个老乡去闹事,以团结的精神,维护着自己的尊严和脆弱,但是在新闻报道中,他们又是完全不同的形象。

看这本书会想到此前阅读的《装台》《寻路中国》等书,没有用心的社会调研和强大的文字功底,写不出这样的文字。

“现代的城市每推进一步,那些混沌、卑微而又充满温度的生命和生活,就不得不退后一步,甚至无数步。”

南阳篇。

从贤生的葬礼说起,他是最早出梁庄的人,也是这些人最早回到梁庄土地的人。村里人的艳羡背后是一个家族对生活的挣扎和重生。

非虚构写作确实不像小说,不是农村人奋斗的成功故事,而是一个个过于真实的人性。卖假货、传销…道德感缺失的现象越来越多,已经不足为奇,反而是贫穷更叫人轻视。

这么多人里好像只有算命的贤义还在这个世俗之外,虽然他的那一方世界与科学相左,却不影响他对人生的通透与自得其乐,他也引导着一些不那么有文化的人变得达观。

“其实许多时候,生活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从来不愿正视它。”

内蒙古篇。

对校油泵、校传动轴的工作多了点了解。农村人到了城市,也还是复制农村那一套熟人社会的模式,时间长了因为金钱等原因亲戚之间也会有很多矛盾。每个人的生活都被其他老乡盯着,所以才会觉得岁数大了没结婚,就是和别人不一样,那种从众心理一旦发酵,新的生活方式也就失去了土壤。

“这是工业发展初期的城市特有的乌烟瘴气和粗粝的味道,蕴含着躁动、活力、金钱、机会,还有莫名发财后的浅薄和愚蠢,但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新的开放性和新的生活转型。”

北京篇。

北漂本就不容易,何况是这些梁庄的人。在大城市立足需要努力、境遇、运气等等。比如有人出了车祸,和别人打官司都要打很久,身体也不好了,找谁说理呢。梁庄人也给了八字诤言:“不怕吃苦,不怕失败。”

梁庄人离开家乡的原因不同,对家乡的感情也不同,这和他们的性格、人生经历有关系。感觉还是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去大城市吧,是为了人生追求还是表面风光,可能只有自己清楚,“虚荣也有成本”,每个人还得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郑州篇。

当年富士康的新闻还历历在目,看了书里他们的生活更觉得触目惊心,也许结束自我的生命是一种悲壮的仪式感,也是他们选择的最后退路。

“这是一个孤独与疏离的时代。这一批城市流浪者无法战胜疏离、劳累和孤独所带来的摧残性的忧郁,无法战胜无用感、无根感和自卑感。”

仔细想想,能够享受孤独的人,还真是摒弃了无用感、无根感和自卑感。当然这句话的逆否命题也成立。

南方篇。

在这一篇感受最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即使他们都在同一个城市生活,都在同一家单位工作。

有人拥有100万时,就在汶川地震中贡献了10万的物资;有人被骗65万元,还想着工人们的工资及之后的出路。当然也有人为了利益早就失去了良知。社会的评价和内心的信仰似乎很难兼具,“出走半生,归来仍少年”是何其难得。

“我们这种人是吊在半空的,上不去,机会很少;下不来,不愿放下身段。”

“你说这世道,真是难说得很。”

青岛篇。

作者说她每次出发越来越需要勇气,我看得似乎也越来越需要勇气,同一个世界,不同的人生,也许了解一些,可以增强一点同理心。

正如毛姆所言,卑鄙与高尚,邪恶与善良,可以并存于同一颗心灵。

作者没有去看望她即将去世的曾经的最好的朋友,工人反抗不公不是用铁血道义,而是偷盗、破坏、怠工等“自救式犯罪”方式,这是“弱者的武器”,又是强硬的反抗斗争。

这些外出打工的人对于死亡有一种超乎常人的达观,也许是生活是一天又一天的重复,生便能挣钱,死便能清静,所以都行。

“整整十二年,他一直在污浊的工作环境中辗转,他头顶的天空没有晴朗过。”

梁庄的春节篇。

从一个99岁的“老党委”寿终正寝开始说起,想起了撒切尔夫人“我不要他们喜欢我,我要他们尊重我”的言论,对于这样温柔又有力的女性领导者,我总是由衷敬佩,这位奶奶,管理了一个大家族几十年的生活,赢得了大家的敬重,纵然她也有缺点,终究瑕不掩瑜。

本书的结尾还是留下了一道无解题,对于个人来说,能够改变社会的力量太有限,所以大多只能选择逃离或麻木。不知道何时才能达到鲁迅先生“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社会氛围,社会的一小波仁人志士,世俗配不上他们,普通人能够完成某种意义上平衡的自洽已经不容易。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本书挺不错的,但大概率不会成为那种想要再看的书,类似的纪实文学如《寻路中国》倒是我每年都会想起翻翻的书,从真实性上来说,本书应该更加真实,但问题就在于,太真实的东西太不浪漫,有时还有点残忍。

撇开作品,作者找到喜欢做、能够做、最后也做成了的事,还有父亲鼎力相助,都让人由衷羡慕和赞赏。

你可能感兴趣的:(《出梁庄记》——不怕吃苦,不怕失败(2022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