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教后思

                温书


            小石潭记

          柳宗元 〔唐代〕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珮 通:佩)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下澈 一作:下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这是一篇游记。柳宗元:字子厚,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中唐古文运动,也与韩愈同列为“唐宋八大家”。因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至永州司马。在永州期间,柳宗元写下了一组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其中《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八篇,后人称“永州八记”。这些散文以简洁清隽的语言,刻画秀丽奇特的自然风光,寄托了作者对时政和个人遭际的愤懑不平,久困僻壤,壮志难酬的痛苦之情,为唐代山水游记中的佳作。

        本篇是其中的第四篇。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之后为排解自己被贬之后的孤独和悲愤之情,把注意力转移到游历山水上,以此暂时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小石潭记》真实地反映了柳宗元被贬永州以后真切的心理感受。

      文章开头当作者发现景美境幽的小石潭时,感到“心乐之”;文中看到游鱼时,觉得它们“似与游者相乐”。

        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的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抑制不住,于是,小石潭原本美丽的景致,此时也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到无法再赏此景,只好赶快离去。

        这些情感的变化真实的折射出柳宗元的心情,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柳宗元“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寂与失落之情。

    其次,这篇文章共192个字,在写景的方法上却有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第一段,发现小潭时的移步换景写景法,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石潭,移步换景,充满了探奇的情趣,逐渐为人们展开了一幅美妙的图画。

      第二段,定点观察,由近及远,写出小石潭及周围景物的特点。写游鱼来突出水清澈见底,属于侧面描写;写游鱼,镜头感特强,动静结合,出神入化。

  第三段,抓住特征,巧用比喻。“溪身”时隐时现;“岸势”差互。“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溪水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两个比喻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描绘了溪流的蜿蜒曲折。

  第四段,精准炼字用词,情景交融,蕴含多义。写小石潭周围的环境氛围:“寂寥无人”,于是触碰到了作者内心的伤痛,这种伤痛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个“凄”,一个“寒”将周围景象的“寂”与作者黯然伤神动态的表现出来,痛彻心扉。

        这样精准的用语,文中处处皆是,例如,第一段中“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可谓一字一景,动静相映。

      第三点,是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文章说来是散文,句子却是多用四字句,间以长短相间,读起来快慢起伏,富有节奏,让人行走在音乐中,仿佛跟着音乐跳起了圆舞曲。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石潭记》教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