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五一小长假,黄金跳槽季就结束了。
前段时间,做HR的朋友一直在抱怨,现在太多的人重复投简历,每天刷个不停,好像找工作的人永远是同一拨人。
“我已经能想象到如果我给他们办了入职,半年后他们找我办离职的时候的样子了”。
1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企业吸纳人才的“金三银四”,变成了不再单纯的跳槽季,很多在“金九银十”刚刚换了工作的人,又一次地向公司递交了辞职信。
身边的朋友也一直在就此话题讨论着,大家都在犹豫要不要趁这个“好时机”辞职,总结了一下每个人想要辞职的原因,我发现这些问题的根源80%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正在被甲方爸爸压榨的平面设计】
深夜11点
因为与领导沟通失败
我正在修改今天的第四个版本
又是咖啡续命的一天……
希望得到的结果不是“还是第一版比较好”
这样我的加班还是有价值的
甲方真是个难以理解难以沟通的存在
【每天生活在挨打边缘的产品经理】
在公司工作的第183天
没错,这半年,我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被BOSS催,被程序员怼
不可避免的把情绪带回家,又差点引起分手风波
负面情绪24小时全天候环绕
每天醒来第一句:
今天能不能站着把钱挣了?
【热爱工作、热爱学生的培训老师】
你很难想象
这是我在这家公司工作的第三年
谈钱伤感情,我从没主动提起过涨薪
老板在我的沉默中
“察觉”我真的十分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
已经把我的课给排满了……
又是一年企业招聘的时间
我决定用积累了三年的勇气来提涨薪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出现类似的现象,不知道怎么和甲方沟通、不好意思和领导谈钱、夹在需求方和供应方中间左右为难,包括负面情绪带回家等等……
这些问题的产生都逃不开我们自身的原因,这种状况下,我并不建议大家辞职。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它们只会换个地方继续存在。
工作的本质是社交关系。
提高情商,学会沟通和表达,主动改变工作的人际环境,才是问题最好的解决方式。
2
在我们生活里经常会听到情商这个词,因为被强调的太多,大家反而更不重视了,可是我今天想和大家说的是,在职场里,拥有高情商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什么是高情商?心理学家定义高情商,就是把不能控制的情绪变为可以控制,从而增强理解他人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为什么在公司有人受欢迎,有人不受欢迎?有人逆风翻盘,有人却高开低走?
一直以来,“智商”都是我们评判一个人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可事实上,智商只是带领你走进一个领域的敲门砖,而门内,是另一个世界了。
《奇葩说》第六季有一个辩题:对事不对人,真的OK吗?薛兆丰教授利用这个论点做了一段关于职场和人际关系的结辩,这个时候看起来,觉得分外印证大多数人当先的情况。
在这场辩论里,薛兆丰教授将职场中的“对事不对人”和“对人不对事”比喻成一个光谱,从左到右,最左端是“只对事不对人”,最右端是“只对人不对事”。
在企业结构里,我们可以把左端看作是企业的“零件”,做重复的工作,拿稳定的工资,最右端通常是领导阶层,做不确定性的工作,索取企业季度、年度的“剩余价值”。每一个员工在光谱上都有自己的位置。
我们说,人工智能正在逐步取代人的工作,那么这种替代就是从光谱的左边开始的。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你往哪一端靠,你的价值才能够更持续的保持提高。
3
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情商呢?
或许我们可以从控制情绪和好好说话开始。
美国心理学家彼得·萨络维和约翰·梅耶1990年提出情商的概念,他们的定义如下:
① [endif]了解自身情绪。拥有自我意识,监控自己情绪的能力。
② [endif]管理情绪。能够有效地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
③ [endif]自我激励。为实现目标进行自我激励,延迟满足抑制冲动。
④ [endif]识别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具有同理心。
⑤ [endif]管理他人情绪。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影响并调动他人情绪。
由此可见,情绪对于情商的重要性。
大四实习时,一个设计部门的同事让我印象很深刻,叫Cherry,是一个设计小组的组长,性格直率很好相处,就是脾气有点火爆。
有一次临下班前,一个马虎的同事,把几张已经完成的杂志页分错了文件夹,粉碎了。没有犯过这么大错误的女生,当下就被急哭了。
反常的是,负责她的Cherry并没有开启“河东狮吼”,只是指出了问题又安慰了对方几句,就留下来陪她一起做完了。
“先解决问题,再处理情绪。”
可能这就是大家同年龄,但是位置不同的原因。
工作中,我们多是团队作战。个体的负面情绪在这里非常容易放大并且传染给其他人,所以觉察并管理自己的情绪,同时学会理解和调动团队的情绪就对我们的工作氛围和工作结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大多数人随着工作越来越久,就逐渐忘了最初对行业的热爱和初心,激情越来越少。工作的目标也越来越简单,稳定+钱。
我们都没有办法预估热爱和金钱的重量,但是我希望每个人在放弃一份工作之前,都能想一想最初选择它的原因。
《情商》书中提到过,在我们的职业管理中,最关键的是识别自身对工作最深刻的感受,了解什么样的改变能使我们对工作更为满意。
希望我们都能做到如此,并且在此过程中重新认识自己。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