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错误答案引发的……

每日写作1000字,是对自我的要求,也成了枷锁。正在电脑前枯坐,同事拿了正在批阅的试卷来与我分享:原来是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一句翻译题“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可以说是高中文言的入门课,没有什么难度。

“你猜,学生能写出怎样的答案?”,我看得出她故作镇定,实则有个料要爆;我一脸迷惑,再怎样烂的答案,不过是把“子”翻译成了“儿子”,我说出自己的猜测。

她终于急切的漏出答案:“我不能生孩子,今天着急想要一个孩子,是我的过错。”

“我的天!”我惊呼“这是怎样的脑回路”。

“是啊,我教了这么多年,实在没有见过如此让人哭笑不得的答案,实在忍不住与你一起分享。”……

一阵讨论之后,同事离去,这个答案却引发了我一连串的遐(瞎)想。终于下笔成文。

这是一份字迹工整的试卷,此题上方和下方试题均未作答,唯有这一道题,工工整整,句式对应的翻译了出来;说明这个孩子对这道题是有十足把握的,那么他把握到的内容是什么呢?

“我不能生孩子,今天着急想要一个孩子,是我的过错。”这看似好笑的答案,却是全社会共同“教育”的结果。


媒体轰炸,逃无可逃。

我们的文化是羞于谈“性”,由此推及其连带词汇也应该少见才对,可是偏偏就有这样一种现象:主流媒体、甚至街边广告牌都能看见“避孕药”、“人流”、“不孕不育”的身影;这真是一种悖论。而我们的学生,正是在这样“无选择的”环境中长大的。“耳濡目染”,其结果可想而知。


政策焦虑,加一把火

什么时候开始,人口红利,老龄焦虑成了社会普遍讨论的话题,为了缓解焦虑,“二胎”政策可以说是顺应民意的放开了,迎合被耽误了的“70后一代”;“生不生,”“还生的出吗?”促使“孕育生命”的广告更是借此东风,再“火”一把。这样的多重催化,使得这种焦虑成了全社会的“焦虑”;或者说全社会的“共同认知”;而我们的孩子,也许他的家中正在经历这种焦虑。



电视剧的“加持”,终成正果。

一部酷似《红楼梦》语言风格的《甄嬛传》火起来之后,促使一系列宫廷题材剧的诞生;据说它的姊妹篇《如懿传》在开拍之前就以8亿的高昂价格卖给了腾讯视频,而借助“甄嬛”的热度,电视剧导演们似乎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他们很快就总结出了火的内核“宫斗”;“孩子,生育”成了角色的筹码和剧本的核心。于是乎一系列“宫斗剧”,应运而生,虽大多昙花一现,消耗着因甄嬛而观望的受众,于是《如懿传》拍好后,并不着急上映,而是再待价而沽,耗时三年,终于被于正以和“如懿”相关的人物搬上荧幕,截了胡,虽然《如懿传》最终按捺不住,同期播出,观众却已经被分流了。期待值不断攀升,最终失望,草草收场,不管他们的纠葛,总之这几年,你打开电视,“宫斗”无处不在。

这些力的叠加,终于给孩子们灌输了这样的观念,“孩子”“生育”是个大问题,唯独老师的讲解因为缺少生动的语境、形象的迁移,没有发挥作用。于是在阅读中出现“子”,头脑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应该就是“孩子”;然后迁移联想,“生不出”就是错误。

我忽然很同情我们的孩子,他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开放”而“包容”的时代,究竟是幸还是不幸呢?

好在国家广电已经明确了禁拍令;据说“横店”因此而门可罗雀了。给我们的下一代打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是责任,更应该是义务。可是限制了主流媒体,当下却迎来了“自媒体”时代;良莠不齐的视频内容都能唾手可得,我们又该怎样面对?


细思恐极

就在我以为可以慢慢看清这个问题的实质,另一个问题的浮出,让我更加焦虑……

每一次阅卷之后,紧跟着就是试卷讲评课了,教师面对这样“可笑”的答案,会不会拿出来作为典型范例来表达自己对学生不听课的愤怒、失望、警醒。而当这个答案真的被放出来之后,真的会引起学生的愧疚、反思、进取吗?大概只是哄堂大笑,成为学生课间的“谈资”,时间久了,便没有了半点涟漪。那我们的教育意义在哪里呢?

如果这个孩子刚好是个内心脆弱的孩子呢?在被大家“嘲笑”一番,一时想不开……

我突然不敢往下想,这一切真的是我的杞人忧天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则错误答案引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