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知识总结
一、JVM 的解析和组成
1)、JVM整体结构
一个 Java 程序,首先经过javac
编译成 .class 文件,然后 JVM 将其加载到方法区,执行引擎将会执行这些字节码。执行时,会翻译成操作系统相关的函数。JVM 作为 .class 文件的翻译存在,输入字节码,调用操作系统函数。(还可以通过javap
进行反编译<反汇编>)。
过程如下:Java 文件->编译器>字节码->JVM->机器码。
我们所说的 JVM,狭义上指的就 HotSpot
(因为JVM有很多版本,但是使用最多的是HotSpot)。如非特殊说明,我们都以 HotSpot 为准。Java 之所以成为跨平台,就是由于 JVM 的存在。Java 的字节码,是沟通 Java 语言与 JVM 的桥梁,同时也是沟通 JVM 与操作系统的桥梁。
如图所示可以分为:
- 类加载器(ClassLoader)
- 运行时数据区(Runtime Data Area)
- 执行引擎(Execution Engine)
- 操作系统接口(Native Interface)
组件的作用: 首先通过类加载器(ClassLoader)会把 Java 代码转换成字节码,运行时数据区(Runtime Data Area)再把字节码加载到内存中,而字节码文件只是 JVM 的一套指令集规范,并不能直接交给底层操作系统去执行,因此需要特定的命令解析器执行引擎(Execution Engine),将字节码翻译成底层系统指令,再交由 CPU 去执行,而这个过程中需要调用其他语言的操作系统接口(本地库接口 NativeInterface)来实现整个程序的功能。
2)、运行时数据区域
JVM运行时数据区,我们按照线程是否私有可以分为线程私有数据区和所有线程共有的数据区。而在线程私有的数据区
又可以分为程序计数器、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
;所有线程共有的数据区
又可以分为Java堆、方法区(运行时常量池)
。
事实上,JVM在执行Java代码时都会把内存分为几个部分,即数据区域来使用,这些区域都有自己的用途,并随着JVM进程的启动或者用户线程启动和结束或销毁。接下来我们通过下面这幅图,我们一个一个细数一下JVM运行时的数据区结构。
JVM把推分为新生代(Eden区、From区、To区 ),老年代(Tenured)。
二、Java虚拟机各区简介
1)、直接内存
不是虚拟机运行时数据区的一部分,也不是java虚拟机规范中定义的内存区域;如果使用了NIO,这块区域会被频繁使用,在java堆内可以用directByteBuffer对象直接引用并操作;
这块内存不受java堆大小限制,但受本机总内存的限制,可以通过-XX:MaxDirectMemorySize来设置(默认与堆内存最大值一样),所以也会出现OOM异常。
2)、方法区
方法区主要是用来存放已被虚拟机加载的类相关信息,包括类信息、静态变量、常量、运行时常量池、字符串常量池。
JVM 在执行某个类的时候,必须先加载。在加载类(加载、验证、准备、解析、初始化)的时候,JVM 会先加载 class 文件,而在 class 文件中除了有类的版本、字段、方法和接口等描述信息外,还有一项信息是常量池 (Constant Pool Table),用于存放编译期间生成的各种字面量
和符号引用
。
字面量
包括字符串(String a=“b”)、基本类型的常量(final 修饰的变量),符号引用则包括类和方法的全限定名(例如 String 这个类,它的全限定名就是 Java/lang/String)、字段的名称和描述符以及方法的名称和描述符。
而当类加载到内存中后,JVM 就会将 class 文件常量池中的内容存放到运行时的常量池
中;在解析阶段,JVM 会把符号引用
替换为直接引用
(对象的索引值)。
例如,类中的一个字符串常量在 class 文件中时,存放在 class 文件常量池中的;在 JVM 加载完类之后,JVM 会将这个字符串常量放到运行时常量池中,并在解析阶段,指定该字符串对象的索引值。运行时常量池是全局共享的,多个类共用一个运行时常量池,class 文件中常量池多个相同的字符串在运行时常量池只会存在一份。
方法区与堆空间类似,也是一个共享内存区,所以方法区是线程共享的。假如两个线程都试图访问方法区中的同一个类信息,而这个类还没有装入 JVM,那么此时就只允许一个线程去加载它,另一个线程必须等待。在 HotSpot 虚拟机、Java7 版本中已经将永久代的静态变量和运行时常量池转移到了堆中,其余部分则存储在 JVM 的非堆内存中,而 Java8 版本已经将方法区中实现的永久代去掉了,并用元空间(class metadata)代替了之前的永久代,并且元空间的存储位置是本地
元空间大小参数:
jdk1.7及以前(初始和最大值):-XX:PermSize;-XX:MaxPermSize;
jdk1.8以后(初始和最大值):-XX:MetaspaceSize; -XX:MaxMetaspaceSize
jdk1.8以后大小就只受本机总内存的限制(如果不设置参数的话)
JVM参数参考
Java8 为什么使用元空间替代永久代,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官方给出的解释是:
移除永久代是为了融合 HotSpot JVM 与 JRockit VM 而做出的努力,因为 JRockit 没有永久代,所以不需要配置永久代。
永久代内存经常不够用或发生内存溢出,抛出异常 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PermGen。这是因为在 JDK1.7 版本中,指定的 PermGen 区大小为 8M,由于 PermGen 中类的元数据信息在每次 FullGC 的时候都可能被收集,回收率都偏低,成绩很难令人满意;还有,为 PermGen 分配多大的空间很难确定,PermSize 的大小依赖于很多因素,比如,JVM 加载的 class 总数、常量池的大小和方法的大小等。
3)、堆区
堆是 JVM 上最大的内存区域,我们申请的几乎所有的对象,都是在这里存储的。我们常说的垃圾回收,操作的对象就是堆。堆空间一般是程序启动时,就申请了,但是并不一定会全部使用。
随着对象的频繁创建,堆空间占用的越来越多,就需要不定期的对不再使用的对象进行回收。这个在 Java 中,就叫作 GC(Garbage Collection)。
堆的物理地址分配对对象是不连续的。因此性能慢些。在GC的时候也要考虑到不连续的分配,所以有各种算法。比如,标记-消除,复制,标记-压缩,分代(即新生代使用复制算法,老年代使用标记——压缩)。
堆因为是不连续的,所以分配的内存是在运行期
确认的,因此大小不固定。一般堆大小远远大于栈。
那一个对象创建的时候,到底是在堆上分配,还是在栈上分配呢?这和两个方面有关:对象的类型和在 Java 类中存在的位置。
Java 的对象可以分为基本数据类型
和普通对象
。
对于
普通对象
来说,JVM 会首先在堆上创建对象,然后在其他地方使用的其实是它的引用。比如,把这个引用保存在虚拟机栈的局部变量表中。对于
基本数据类型
来说(byte、short、int、long、float、double、char),有两种情况。当你在方法体内声明了基本数据类型的对象,它就会在栈上直接分配。其他情况,都是在堆上分配。
堆大小参数:
-Xms:堆的最小值;
-Xmx:堆的最大值;
-Xmn:新生代的大小;
-XX:NewSize;新生代最小值;
-XX:MaxNewSize:新生代最大值;
例如- Xmx256m
4)、虚拟机栈
虚拟机栈在JVM运行过程中存储当前线程运行方法所需的数据、指令、返回地址。
Java 虚拟机栈是基于线程的。哪怕你只有一个 main() 方法,也是以线程的方式运行的。在线程的生命周期中,参与计算的数据会频繁地入栈和出栈,栈的生命周期是和线程一样的。
栈里的每条数据,就是栈帧。在每个 Java 方法被调用的时候,都会创建一个栈帧,并入栈。一旦完成相应的调用,则出栈。所有的栈帧都出栈后,线程也就结束了。
栈是连续的,所以分配的内存大小要在编译期
就确认,大小是固定的。栈使用的是数据结构中的栈,先进后出的原则,物理地址分配是连续的。所以性能快。
注意:每个栈帧,都包含四个区域:(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连接、返回地址),栈的大小缺省为1M,可用参数 –Xss调整大小,例如-Xss256k
四个区域类型解析:
局部变量表
:顾名思义就是局部变量的表,用于存放我们的局部变量的。首先它是一个32位的长度,主要存放我们的Java的八大基础数据类型
,一般32位就可以存放下,如果是64位的就使用高低位占用两个也可以存放下,如果是局部的一些对象,比如我们的Object对象,我们只需要存放它的一个引用地址即可
。
操作数据栈
:存放我们方法执行的操作数的,它就是一个栈,先进后出的栈结构,操作数栈,就是用来操作的,操作的的元素可以是任意的java数据类型,所以我们知道一个方法刚刚开始的时候,这个方法的操作数栈就是空的,操作数栈运行方法就是JVM一直运行入栈/出栈的操作
动态连接
:Java语言特性多态(需要类运行时才能确定具体的方法)。
返回地址
:正常返回(调用程序计数器中的地址作为返回)、异常的话(通过异常处理器表<非栈帧中的>来确定)
5)、本地方法栈
本地方法栈跟 Java 虚拟机栈的功能类似,Java 虚拟机栈用于管理 Java 函数的调用,而本地方法栈则用于管理本地方法的调用。但本地方法并不是用 Java 实现的,而是由 C 语言实现的。
本地方法栈是和虚拟机栈非常相似的一个区域,它服务的对象是 native 方法。你甚至可以认为虚拟机栈和本地方法栈是同一个区域。虚拟机规范无强制规定,各版本虚拟机自由实现 ,HotSpot直接把本地方法栈和虚拟机栈合二为一
。
6)、程序计数器
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 Register)是一块较小的内存空间,它可以看作是当前线程所执行的Java字节码的行号指示器。各线程之间独立存储,互不影响。
当前线程所执行的字节码的行号指示器,字节码解析器的工作是通过改变这个计数器的值,来选取下一条需要执行的字节码指令,分支、循环、跳转、异常处理、线程恢复等基础功能,都需要依赖这个计数器来完成。
由于 Java 是多线程语言,当执行的线程数量超过 CPU 核数时,线程之间会根据时间片轮询争夺 CPU 资源。如果一个线程的时间片用完了,或者是其它原因导致这个线程的 CPU 资源被提前抢夺,那么这个退出的线程就需要单独的一个程序计数器,来记录下一条运行的指令。
注意:程序计数器也是JVM中唯一不会OOM(OutOfMemory)的内存区域。
7)、深入辨析堆和栈
1、功能
以栈帧的方式存储方法调用的过程,并存储方法调用过程中基本数据类型的变量(int、short、long、byte、float、double、boolean、char等)以及对象的引用变量,其内存分配在栈上,变量出了作用域就会自动释放;
而堆内存用来存储Java中的对象。无论是成员变量,局部变量,还是类变量,它们指向的对象都存储在堆内存中;
2、线程独享还是共享
栈内存归属于单个线程,每个线程都会有一个栈内存,其存储的变量只能在其所属线程中可见,即栈内存可以理解成线程的私有内存。
堆内存中的对象对所有线程可见。堆内存中的对象可以被所有线程访问。
3、空间大小
栈的内存要远远小于堆内存,栈的深度是有限的,可能发生StackOverFlowError问题。
1)、栈溢出
java.lang.StackOverflowError 一般的方法调用是很难出现的,如果出现了可能会是无限递归。
OutOfMemoryError:不断建立线程,JVM申请栈内存,机器没有足够的内存。2)、堆溢出
内存溢出:申请内存空间,超出最大堆内存空间。
如果是内存溢出,则通过 调大 -Xms,-Xmx参数。
如果不是内存泄漏,就是说内存中的对象却是都是必须存活的,那么久应该检查JVM的堆参数设置,与机器的内存对比,看是否还有可以调整的空间,再从代码上检查是否存在某些对象生命周期过长、持有状态时间过长、存储结构设计不合理等情况,尽量减少程序运行时的内存消耗。3)、方法区溢出
- (1) 运行时常量池溢出
- (2)方法区中保存的Class对象没有被及时回收掉或者Class信息占用的内存超过了我们配置。
注意Class要被回收,条件比较苛刻(仅仅是可以,不代表必然,因为还有一些参数可以进行控制):
- 1、该类所有的实例都已经被回收,也就是堆中不存在该类的任何实例。
- 2、加载该类的ClassLoader已经被回收。
3、该类对应的java.lang.Class对象没有在任何地方被引用,无法在任何地方通过反射访问该类的方法。
4)、本机直接内存溢出
直接内存的容量可以通过MaxDirectMemorySize来设置(默认与堆内存最大值一样),所以也会出现OOM异常;
由直接内存导致的内存溢出,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是在HeapDump文件中不会看见有什么明显的异常情况,如果发生了OOM,同时Dump文件很小,可以考虑重点排查下直接内存方面的原因。
三、jvm八种原子性操作
关于主内存与工作内存之间的交互协议,即一个变量如何从主内存拷贝到工作内存。如何从工作内存同步到主内存中的实现细节。java内存模型定义了8种操作来完成,每一种都是原子操作:
lock(锁定)
:作用于主内存,它把一个变量标记为一条线程独占状态;read(读取)
:作用于主内存,它把变量值从主内存传送到线程的工作内存中,以便随后的load动作使用;load(载入)
:作用于工作内存,它把read操作的值放入工作内存中的变量副本中;use(使用)
:作用于工作内存,它把工作内存中的值传递给执行引擎,每当虚拟机遇到一个需要使用这个变量的指令时候,将会执行这个动作;assign(赋值)
:作用于工作内存,它把从执行引擎获取的值赋值给工作内存中的变量,每当虚拟机遇到一个给变量赋值的指令时候,执行该操作;store(存储)
:作用于工作内存,它把工作内存中的一个变量传送给主内存中,以备随后的write操作使用;write(写入)
:作用于主内存,它把store传送值放到主内存中的变量中。unlock(解锁)
:作用于主内存,它将一个处于锁定状态的变量释放出来,释放后的变量才能够被其他线程锁定;
四、虚拟机中的对象
对象的分配
虚拟机遇到一条new指令时,首先检查是否被类加载器加载,如果没有,那必须先执行相应的类加载过程。(加载过程参考双亲委托加载)
类加载就是把class加载到JVM的运行时数据区的过程。
1)、检查加载
首先检查这个指令的参数是否能在常量池中定位到一个类的符号引用(符号引用 :符号引用以一组符号来描述所引用的目标),并且检查类是否已经被加载、解析和初始化过。
2)、分配内存
接下来虚拟机将为新生对象分配内存。为对象分配空间的任务等同于把一块确定大小的内存从Java堆中划分出来。
分配内存的方法:
- 指针碰撞
如果Java堆中内存是绝对规整的,所有用过的内存都放在一边,空闲的内存放在另一边,中间放着一个指针作为分界点的指示器,那所分配内存就仅仅是把那个指针向空闲空间那边挪动一段与对象大小相等的距离,这种分配方式称为指针碰撞
。
- 空闲列表
如果Java堆中的内存并不是规整的,已使用的内存和空闲的内存相互交错,那就没有办法简单地进行指针碰撞了,虚拟机就必须维护一个列表,记录上哪些内存块是可用的,在分配的时候从列表中找到一块足够大的空间划分给对象实例,并更新列表上的记录,这种分配方式称为空闲列表
。
选择哪种分配方式由
Java堆是否规整决定
,而Java堆是否规整又由所采用的垃圾收集器是否带有压缩整理功能决定。如果是Serial、ParNew等带有压缩的整理的垃圾回收器的话,系统采用的是指针碰撞,既简单又高效。
如果是使用CMS这种不带压缩(整理)的垃圾回收器的话,理论上只能采用较复杂的空闲列表。
并发安全
除如何划分可用空间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对象创建在虚拟机中是非常频繁的行为,即使是仅仅修改一个指针所指向的位置,在并发情况下也并不是线程安全的,可能出现正在给对象A分配内存,指针还没来得及修改,对象B又同时使用了原来的指针来分配内存的情况。
- CAS机制
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对分配内存空间的动作进行同步处理——实际上虚拟机采用CAS配上失败重试的方式保证更新操作的原子性;- 分配缓冲
另一种是把内存分配的动作按照线程划分在不同的空间之中进行,即每个线程在Java堆中预先分配一小块私有内存,也就是
本地线程分配缓冲(Thread Local Allocation Buffer,TLAB)
,JVM在线程初始化时,同时也会申请一块指定大小的内存,只给当前线程使用,这样每个线程都单独拥有一个Buffer,如果需要分配内存,就在自己的Buffer上分配,这样就不存在竞争的情况,可以大大提升分配效率,当Buffer容量不够的时候,再重新从Eden区域申请一块继续使用。TLAB的目的是在为新对象分配内存空间时,让每个Java应用线程能在使用自己专属的分配指针来分配空间,减少同步开销。
TLAB只是让每个线程有私有的分配指针,但底下存对象的内存空间还是给所有线程访问的,只是其它线程无法在这个区域分配而已。当一个TLAB用满(分配指针top撞上分配极限end了),就新申请一个TLAB。
参数:
-XX:+UseTLAB
允许在年轻代空间中使用线程本地分配块(TLAB)。默认情况下启用此选项。要禁用TLAB,请指定-XX:-UseTLAB。
https://docs.oracle.com/javase/8/docs/technotes/tools/unix/java.html
3)、内存空间初始化
内存分配完成后,虚拟机需要将分配到的内存空间都初始化为零值(如int值为0,boolean值为false等等)。这一步操作保证了对象的实例字段在Java代码中可以不赋初始值就直接使用,程序能访问到这些字段的数据类型所对应的零值。
4)、设置
接下来,虚拟机要对对象进行必要的设置,例如这个对象是哪个类的实例、如何才能找到类的元数据信息(Java classes在Java hotspot VM
内部表示为类元数据)、对象的哈希码、对象的GC分代年龄等信息。这些信息存放在对象的对象头之中。
5)、对象初始化
在上面工作都完成之后,从虚拟机的视角来看,一个新的对象已经产生了,但从Java程序的视角来看,对象创建才刚刚开始,所有的字段都还为零值。所以,一般来说,执行new指令之后会接着把对象按照程序员的意愿进行初始化(构造方法),这样一个真正可用的对象才算完全产生出来。
五、对象的内存布局
在
HotSpot
虚拟机中,对象在内存中存储的布局可以分为3块区域:对象头(Header)
、实例数据(Instance Data)
和对齐填充(Padding)
。
对象头包括两部分信息,第一部分用于存储对象自身的运行时数据,如哈希码(HashCode)、GC分代年龄、锁状态标志、线程持有的锁、偏向线程ID、偏向时间戳等。
对象头的另外一部分是
类型指针
,即对象指向它的类元数据的指针,虚拟机通过这个指针来确定这个对象是哪个类的实例。如果对象是一个java数组,那么在对象头中还有一块用于记录
数组长度的数据
。
第三部分
对齐填充
并不是必然存在的,也没有特别的含义,它仅仅起着占位符的作用。由于HotSpot VM的自动内存管理系统要求对对象的大小必须是8字节的整数倍。当对象其他数据部分没有对齐时,就需要通过对齐填充来补全。
六、对象的访问定位
建立对象是为了使用对象,我们的Java程序需要通过栈上的reference数据来操作堆上的具体对象。目前主流的访问方式有使用句柄
和直接指针
两种。
1)、句柄
如果使用句柄访问的话,那么Java堆中将会划分出一块内存来作为句柄池,reference中存储的就是对象的句柄地址,而句柄中包含了对象实例数据与类型数据各自的具体地址信息。
2)、直接指针
如果使用直接指针访问, reference中存储的直接就是对象地址。
使用句柄
和直接指针
两种对象访问方式比较
使用句柄来访问的最大好处就是reference中存储的是稳定的句柄地址,在对象被移动(垃圾收集时移动对象是非常普遍的行为)时只会改变句柄中的实例数据指针,而reference本身不需要修改。
使用直接指针访问方式的最大好处就是速度更快,它节省了一次指针定位的时间开销,由于对象的访问在Java中非常频繁,因此这类开销积少成多后也是一项非常可观的执行成本。
对
Sun HotSpot
而言,它是使用直接指针访问方式
进行对象访问的。
比较:使用句柄的最大好处是 reference 中存储的是稳定的句柄地址,在对象移动(GC)是只改变实例数据指针地址,reference 自身不需要修改。直接指针访问的最大好处是速度快,节省了一次指针定位的时间开销。如果是对象频繁 GC 那么句柄方法好,如果是对象频繁访问则直接指针访问好。
七、虚拟机优化技术
1)、编译优化技术——方法内联
方法内联的优化行为,就是把目标方法的代码原封不动的“复制”到调用的方法中,避免真实的方法调用而已。
2)、栈的优化技术——栈帧之间数据的共享
在一般的模型中,两个不同的栈帧的内存区域是独立的,但是大部分的JVM在实现中会进行一些优化,使得两个栈帧出现一部分重叠。(主要体现在方法中有参数传递的情况),让下面栈帧的操作数栈和上面栈帧的部分局部变量重叠在一起,这样做不但节约了一部分空间,更加重要的是在进行方法调用时就可以直接公用一部分数据,无需进行额外的参数复制传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