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培训师修炼的三重境界

  关于培训师修炼的工具和模型,市面上有好多关于这样的书籍和课程,值得注意的是原来我们古代的先贤早就对这一个职业有着相关的论述,以下的观点,是我从刘君祖先生所著的《新解论语》中得出的个人感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易经》为群经之首,里面有个阴阳学说的观点支撑了中国哲学、生活文化。借着阴阳的观点,我们看《论语》就会更加的真实、有趣,而且发现之前没看到东西。在《论语》里面“学而篇”中第一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耳熟能详,估计很多小伙伴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开始背这一段。按照以前的解释,大概的意思就是:学习而且经常练习复习,不是令人愉悦吗?有朋友来从很远的地方来,不是令人快乐的吗。人们不理解但是我不生气,不是很有君子的气度吗?这是目前我看到很多参考书的一种解法。

      刘君祖先生所写的《新解论语》提出另外一种解释,我觉得更加能够贴切我们的生活。先强调一点,我没有反对说之前的解释不对,我也没有说这本书讲的就一定正确,只是多了一个视野看待问题,我们在面对工作时会得出新的思路和启发。我们经常学习,特别是作为培训师,学习是以一件持久的事情,那么我们问一下自己,这个过程快乐吗?如果学习没有用上去的话就是一堆信息,我们经常练习,但是我们如果停在这一步,也还是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因此我们要用到实处,那是不是用到实处就可以了呢?不是,我们还要印证(习:解释为印证)我们学的是否就是正确。印证是要冒险的,因为它需要投放成本,需要花费精力而不知结果如何,因此还要有一个合适的时机(这里的时解释为:合理的时机),因此整句话就是:学到了东西之后能够在适当的时机印证练习,不也令人愉快吗?因此我们也因此知道:我们知道一个理念和模型,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背后的实践,遇到过哪些坑,修正过多少次,一个培训师单单会讲知识是不够的的,还要知道背后的原理和条件,实践遇到的障碍。如果这些都能做到,那么这是第一层级。

      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住在远方,都愿意赶过来一起相聚,以前可不是像现在,有快速的交通工具,因此这种朋友一定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刚刚说过,《易经》是讲阴阳变化的,《论语》也有这样的思想,因此上面讲了学,这一句讲的就是教,什么是“教”,这里的教不是讲教育,因为我们不可能说教朋友做事。而且双方交流要有素材,有问题才有得讲。所以这句话解释成:志同道合的朋友从很远的地方而来,带着他们的问题、经验一起切磋交流,不是件快乐的事情吗?前面一层做好了,名声就大了  ,仰慕的人就多了,自己有解决问题的实力,那么自然有人来登门拜访了,这是一件对双方很好的事情,如果是培训师,不需要走出门便知道问题、经验的所在,扩充自己的视野,再次印证自己学习到的智慧。这一点也是做培训师也要特别注意,就是我们讲课,真的要有印证了的知识,非常非常地谨慎。我还记得,以前我去拜访过一位老师,他分享道:他的一堂45分钟的课,买了26本相关的书,听了差不多10堂相类似的课程,才放心去讲这样的一堂课,而且在讲完课后,最后的PPT一定会写上课程知识点引用了哪些书籍,是谁写的,他说这是最学问应有的素养!我听了之后非常地震撼。以至于我在以后讲课的过程中也是这样的呈现,这个也是对学问的尊重。如果这些都做到了,那么就到了第二层级。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刚刚讲到,大家一起交流,切磋,有的水平高,有的水平低,人的悟性都是不同的,因此可以解释为:如果讲到别人不理解的地方,我也不生气。这不是君子应有的风范吗?原因是每个人的境遇、经历都不是不一样的,可能讲的大家懵懵懂懂,大家又不好明说,于是就生气了,那就不行了,最后第三个层级修炼的,就是人格魅力,君子风度。老实讲,我们中国人,很少人夸奖这个人很聪明,或者懂得很多,很厉害。而我们一般称赞是人的品格,例如关公,我们一般不会说关公很能打,但是我们会称赞关公忠义。又例如孔明,我们一般不会去讨论他的智慧或者应变,但是我们会称赞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我想这是很有道理的。

      以上是我的心得,是我从刘君祖先生所著的《新解论语》学习得来的,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买来一阅,里面很多观点可以说能打开您了解中国人工作生活智慧的一扇窗,谢谢大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培训师修炼的三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