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辣汤的南北战争

胡辣汤的南北战争

北大一位英国留学生被访问对中国食物有什么体会时说,中国特别多吃的,而且因为中国特别大,南方人北方人吃的东西口味还不一样,听说还因为豆腐脑吃甜的还是吃咸的打起来了呢!

中国南北两地由于气候差异巨大,对食物的态度也大为不同。大学宿舍里集结了不同地域的求学者,广东的同学煲了两小时的汤,东北的同学优雅的吃完汤里的玉米红萝卜排骨就把汤倒掉了,广东的同学目瞪口呆说汤才是精华啊其他都是汤渣啊你舍本求末,东北的同学说汤是为了让调料渗进食材里啊是千滚水啊不能喝的!这样关于食物的分歧每天都要上演一番方能下饭一样频繁。然而在北方高校读书的日子里,最刷新南方人世界观的还是在早餐上,早点摊几乎人手一碗的胡辣汤。

胡辣汤顾名思义就是以胡椒、辣椒为主味,配以豆腐皮、粉条、牛肉等食材,加入生粉勾芡出来的浓汤。胡辣汤在北方受欢迎到什么地步呢?上大学每天在早餐摊吃早点,长长一条食桌,所有吃非胡辣汤的都是南方人。习惯了豆浆油条、八宝粥、糯米饭、大肉包的南方人很难适应一碗黏糊糊火辣辣没什么可咀嚼的汤做为早点,然而这确是北方人不可割舍的美味。在同学怂恿之下我尝试喝过一次,实在无法接受便没有再喝过。

大学毕业三年后去西安旅游,酒店对面的早餐店似乎小有名气,八点多还异常火爆,排了十几分钟队听到的点单都是胡辣汤加麻耶,胡辣汤加肉夹馍,胡辣汤加油饼……俗话说好了伤疤忘了疼,我非常经不起诱惑的跟风决定再试一次,要了胡辣汤和油条坐下,吃了一口便默默无语的坐着,想着再要碗豆浆的话要重新排队,不要的话干吃油条又有点难以下咽。正纠结着,旁边的大叔听到我们几个人谈话的广西口音就来搭话问打哪来的,听到回答后说:“你们那边没有胡辣汤喝吧!”我们说我们那边都是吃各种粉比较多,他挺骄傲的说:“看这店够热闹吧,这要是在开在你们那怎么样?”我根据自身情况回答他:“估计会倒闭吧,大多数人都吃不惯,只能做异乡人生意了。”大叔板着一张脸不说话了,我们心想民风彪悍点的是不是得打起来,于是快速离开了早餐店。

又过了几年,工作机会去石家庄观摩全国铁路才艺比赛,发现大街上有个胡辣汤连锁店规模很大,很难想象在南方会有家卖八宝粥的能开那么大规模连锁店,北方这种浓厚的胡辣汤情节让我想要第三次进行尝试这样食物。毕竟是那么热门的东西,一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说不定多喝几次就适应了。然而吃了一口还是觉得满嘴又辣又黏像在喝调料,硬着头皮喝了小半碗,掀开厚重的“棉被门”出到大街上,胃里的火热让我觉得一下子暖和了很多,跟起进店前比起来像是多穿了一件羽绒服,食道里焦辣的感觉很适合低温的天气御寒,我想这也是胡辣汤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中国南北饮食习惯的差异也是中国的魅力之一,由此诞生了很多乐趣和话题。中国人的大幸之一就是不出国门就可以体会到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享用到丰富多样的食材和烹饪手段,南风的琴音中,雨打芭蕉,荷香轻飘,婉约而又缠绵。北风的琴音中,雪飘平原,腰鼓震天,凝重而又旷远。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你可能感兴趣的:(胡辣汤的南北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