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身体的痛,是心灵的伤》4- 读懂你和身体的关系地图

1. 身体与关系 

我们与身体的关系就是我们与自己的关系。 我们与身体失联,感受不到身体的变化,觉知不到身体的感受,都是我们丢失自己、厌弃自己的结果。 我们通过改善与身体的关系,改变与自己的关系,就会带来与周围人、与世界关系的变化。 

如何改善与身体的关系呢?首先要跟身体建立连接。呼吸练习、身体意象、觉知身体轮廓等,都可以帮助我们。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让自己与身体静静地待在一起,感受身体的存在,感受呼吸和内在的状态。 放首舒缓的音乐,根据自己的节奏动起来,放大身体松弛、放松的感觉。将注意力放在身体的某个部位上,舞动这个部位,感受这个部位。 分别找出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身体部位,单独舞动,反复体验。整合喜欢和不喜欢的身体部位,将这两个部位同时舞动,做各种各样的身体连接和互动。

身体参与的改变,才是改变本身。 身体加入其中,改变你和自己的关系,这种变化根植身体、来自身体,散发着真实,影响着我们每时每刻的生活。 


2. 身体知道你和父母的关系


原生家庭里,“一元关系”是一个点,是我们与父母共生、融合的关系,比如0-6个月的婴儿与母亲。如果一直没有跟妈妈分离,我们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就会表现出未分化的共生关系,这样的需求,会带来现实关系的痛苦和困难。 

二元关系”是一条线,进入了“分化”阶段,婴儿逐渐意识到自己和母亲之间有界限,是不同的两个人,开始出现“自我”和“非我”的意识,形成自体表象,用来区分客体表象。 我们和妈妈的关系有距离,有分化,也有投射和认同。有投射,关系的双方就会拉开距离,保证彼此不受伤害;有认同,关系的双方就会靠近,享受亲密。二元关系在这两种状态中摇摆不定,一会儿失衡,一会儿平衡。 

三元关系”形成一个空间,是我们与父母早期三角关系的眼神。婴儿先与妈妈建立关系,后来发现中间还有一个爸爸,女孩喜欢爸爸,男孩排斥爸爸。人格健全的父母接纳、允许孩子的排斥或喜欢,营造健康的三角关系。 “三元关系”充满“俄狄浦斯期”的灵活和自由。这样的人际关系既能表达情感又能表达不同的观点。有空间的关系充满弹性,真实而流动、平等而尊重,这样的关系滋养着生命。 

一元关系的心理需求是共生和融合,很替表现出与心理需求相反的样子。各部位是分割、分散的,身体动作表达是断开、不连贯的,身体有四分五裂的感觉。 

二元关系突破共生,进入分化,身体呈现有力量和活力的样子。“二元关系”中显著的身体特点,可以鉴别人格障碍:动作特质突兀、没有过度、动作呈现爆发式的人,更倾向于边缘型人格,这类人在“分化”和“个体化”进程中都受到阻碍。身体动作执着于自己喜好的哪一类动作,不喜欢扎堆、很少与人互动的人,更倾向于自恋型人格,这类人在“分化”中受到阻碍,但“个体化”发展进程趋于正常。 

“三元关系”中,身体成为一个真正的整体。我们与妈妈的关系从“共生”到“分化”,再进入“个体化”。“个体化”是一个完整、有序的自我精神结构状态,心灵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属于自己。不仅活力四射,而且自由、流动,充满创造力。 

身体体现了我们与父母间的问题。武志红老师说,身体左侧代表与妈妈的关系,身体右侧代表与爸爸的关系。 但身体表现出的问题,需要在更广阔的空间里理解,身体问题有形和无形之分,身体出生前和出生后,所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 


3. 身体是亲密关系的“晴雨表”


性是生命能量和活力。性始于身体,终于身体。

压抑性冲动就是压抑生命力。

受阻的情感会形成各种心理症状和情绪困扰,使生命陷入困境。 


4.改变从身体开始——走出舒适圈

想真正改变,需要做三件事: 

1.弄清现在的样子  

2.搞明白想变成什么样子

 3.明确怎么做可以改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身体的痛,是心灵的伤》4- 读懂你和身体的关系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