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4】亲子阅读儿童文学系列之《霍比特人》(上)

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1054天。


今天分享《霍比特人》,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英国文豪,天才语言学家约翰·罗纳德·鲁埃尔·托尔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J.R.R.托尔金,他创造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奇幻文学史诗,影响最大的两部巨作,其一便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魔戒》。其二就是我们今天分享的这部《霍比特人》。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托尔金却被公认为世界奇幻文学的第一人。任何后来者都难以望其项背。《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曾说,我14岁时就开始阅读《魔戒》,到《哈利波特》写到了最后一卷的时候,我仍然坚持认为自己不会超越托尔金,甚至连接近也做不到。他的作品里有全新的语言和神话,而我的魔幻世界里没有这些东西。他是真正的大师!

另一位风头正盛的奇幻文学名家乔治·马丁,也就是《冰与火之歌》的作者,说出了和J.K.罗琳几乎一样的话。拿到托尔金的书的时候,天啊,我绝望了,我怎么努力也达不到他的成就,甚至连接近也做不到。他是真正的大师!

我们客观地评价罗琳和马丁,这两位奇幻文学的不世之材,已经摸到了顶级文学殿堂的天花板。但被他们高高捧起的托尔金,无论是文学成就、艺术成就还是思想境界,都已经全方位地包围了两人。

托尔金的文学,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改变这个世界。如果没有《霍比特人》和《魔戒》,自然没有《哈利波特》和《冰与火之歌》。2001年由《魔戒》改编的电影《护戒使者》、《双塔奇兵》,都取得了良好的票房成绩。第三部《王者归来》更是横扫了第七十六届奥斯卡的各大奖项。

《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都直言不讳说,真正促成《阿凡达》开始的原因是《魔戒》中咕噜和水中自己的倒影争论的镜头。它是如此让我感到震惊。以托尔金的作品为蓝本创作的电脑游戏,“龙与地下城”系列堪称是一切奇幻游戏的始祖级作品。没有这款游戏,自然没有后续的《魔兽世界》、《魔兽争霸》了,以及一切衍生的影视游戏作品。

托尔金仅仅凭借自己的一支笔,就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奇幻帝国”,而且至今仍在延续,我们愿意称之为“托尔金的奇幻王朝”。那么,这位影响世界的文学大师,出生在一个怎样的家庭呢?

1892年,托尔金出生于南非布隆方丹,家境窘迫。父亲是当地银行职员,但托尔金仅仅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因为脑溢血去世了。12岁的时候,噩耗再次降临了托尔金的家庭,托尔金的母亲死于糖尿病。成为了孤儿的托尔金被一位天主教神父法兰西斯收养。

生活这才算是真正稳定下来,少年托尔金显露出了非同凡响的语言天赋。1919年,托尔金从国王学校毕业,进入英国牛津大学埃塞克斯学院,学习古英语、日耳曼语、威尔士语和哥特语。“一战”爆发后托尔金也曾参战,但他因患“战壕热”,于当年的11月被遣送回国。

1925年,托尔金回到牛津担任英国语言教授,时年三十三岁。他成了牛津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但也是那时,托尔金发现英伦三岛缺乏经典的创世神话,因此展开了一系列奇幻神话故事的创作。

今天分享的《霍比特人》,最初只是托尔金写给自己孩子的炉边故事。直到1937年才正式出版,出版后大获成功。目前已被翻译成64种语言,销量超1亿册。堪称是二十世纪最受欢迎的文学经典之一。

那么,《霍比特人》作为曾经“难登大雅之堂”的幻想文学,为什么会受到后来如此多读者和作家的追捧和青睐呢?最核心的部分,当然是托尔金对“第二世界”的完美创造。什么是第二世界?

第二世界,英文Secondary world,也可以翻译成“架空世界”。很多知名小说都会选择架空世界,作为自己的故事背景。比如古龙的《陆小凤传奇:决战紫禁之巅》,乔治·马丁的《冰与火之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都创造了一个脱离现实的架空世界。那么,是谁首次提出了架空世界这个概念呢?

还是托尔金。1938年托尔金应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的邀请,做了一个名为“论仙境故事”的学术讲座。在这篇演讲稿中,托尔金说,仙境故事不是对现实世界中美丽与恐怖的简单复制、再现或者象征性的解读,而是利用其中的元素进行再创造,在幻想之中,奇境诞生,而人成为“亚创造者”。上帝创造了“第一世界”,The primary world,仙境就是人类创造的第二世界。

在托尔金的第二世界,存在很多现实世界没有,但“仙境故事”却独有的独特生物。比如精灵、矮人、巨人、龙、半兽人、食人妖等等。托尔金对于这个世界也有更高层次的理解,他在《托尔金的读者》中表示,真实的情况是,故事的创造者应该是一个成功的“次创造者”。他创造了一个人们思想能够进入的“第二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他的叙述就是真实,符合现实世界的法则。当你身临其境,你会因此而相信它。怀疑一产生,这个符咒就失灵了,魔法或者艺术表现就失败了。

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托尔金创造“第二世界”的时候,已经对自己笔下的内容深信不疑。用真实的所思所想,丰富了一个又一个空间的细节,同时才会感到身临其境。

传统文学中,空间总是被作家一笔带过,作者叙述的重点往往在于情节和人物。然而在托尔金的作品中,故事空间得到了特别地重视。事实上,托尔金几乎变成了一个建筑工程师。他为自己的“奇幻大厦”的每一根小小“柳钉”都镀上了属于自己的烙印。

翻开《霍比特人》的第一章,就能看到托尔金对于比矮人更矮小的种族的详尽描述。比如霍比特人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惯,周边的地理环境,庞大的家族谱系,家族成员的核心信仰等等。托尔金还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书中的矮人、精灵、人族、妖族、半兽人、巨人等等,编撰了国家、族谱和个人传记,并绘制了地图。

在托尔金手绘的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书中提到的黑森林、奔流河、长湖镇、孤山以及恶龙史矛革。可以说是一目了然。当然,仅仅在地上创造世界,显然不能满足托尔金对于奇异幻想的憧憬。他创造了一个完全垂直发展的特别大陆。

地下区域生活着半兽人、矮人、霍比特人,他们大多挖洞穴居。半兽人主要居住在迷雾山脉的地下洞穴,以及被矮人废弃的莫瑞亚矿坑中。单单就生活环境,托尔金也自然地划分了种族性格。半兽人是一群没有灵魂的邪恶生物,他们性格愚笨,是恐怖的代名词。

所以,半兽人的洞穴昏暗、肮脏,像迷宫一样,还有许多未知的生物。如至尊戒指的第一个持有者咕噜,为了躲避阳光而藏身于,半兽人洞穴的地下水潭里,而矮人身强体壮,工艺精巧,靠挖矿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他们要把地下洞穴修建成了精美的宫殿,闪闪发光的财宝也象征着他们的贪欲。

对比半兽人和矮人,霍比特人淡泊名利,知足常乐,喜欢安逸的生活。他们的地下洞府非常接近大自然,带着淡雅的田园风格。中层区域生活着人类、精灵、熊人等身材相对高大的种族。每个种族之间也有联系,比如《霍比特人》中黑森林的精灵王,就特别喜欢长湖镇人类酿制的葡萄酒。两个种族间会进行频繁的贸易往来。

再往上一层是精灵和众神生活的上层区域维林诺。一个被称为“仙境”的地方,每一层空间都有自己代表的社会制度、种族文化、精神信仰。

单从《霍比特人》这本书,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甚至细致到了一座小小的山脉,一个完全不起眼的洞穴矿坑。托尔金都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才刻画出一个无与伦比,无可挑剔的“第二世界”。放眼整个文学史,都是不可复制、无人能及的雄伟奇迹。

那么,托尔金创造这种空间的目的是什么呢?美国奇幻小说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德曾说,幻想小说其实提供了一面透镜,让你比一般的角度,更好地观察世界。

沿着这个逻辑,我们可以推测出,托尔金的“第二世界”是为了和我们生活的“第一世界”形成对比。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试着从主角霍比特人比尔博的住所,袋底洞中寻找答案。

原文的描述是这样的,地底的洞府中住着一个霍比特人,这不是那种让人恶心的洞,脏兮兮湿乎乎的,长满虫子,透着一股泥腥味儿。也不是那种满是沙子的洞,干巴巴光秃秃的,没好地方坐,也没有好东西吃。这是一个霍比特人的洞,而霍比特人的洞就意味着舒服。它的门滴流滚圆,像船上的舷窗,漆成绿色。在正当中的地方,有一个闪亮亮的黄铜把手。门一打开,里面是圆管一样的客厅,看着像个隧道,不过和隧道比,可舒服太多了。

大朋友可能知道,洞穴诞生于新石器时代,最早的人类居住在山洞里,所以“穴居”的另一种解读就是原始和回归。而这两个词恰恰是《霍比特人》体现的核心价值。每当主角比尔博在遭遇无法逆转,甚至危及生命的灾难时,他总是会回忆起,自己当初走出来的袋底洞。自己简简单单却安逸平静的生活。

无论是高高在上的神灵,富甲一方的矮人还是强大神秘的精灵,亦或是即将成为未来主宰的人类,他们都有面对俗世,无法摆脱的烦恼和无法抗拒的诱惑。

这和现实世界一样,工业革命后人类文明快速发展。两次世界大战,更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杀戮和灾难。战争加速了文明的崩塌与毁灭,托尔金也在书中,沿着现实世界的发展轨迹,让上层、中层、底层的不同种族,映照着人类不同发展时期的优点和弊端,而到最后,当比尔博得到了几乎载不动的财宝,见识了宽广繁华的大千世界之后。

比尔博还是选择了回归,回到了自己出发的地方,将出发的起点变成了终点。我们看到了托尔金那充满哲学又真诚纯洁的呼唤。人类依然可以选择与大自然为伍,选择遗世独立,轻松愉快的生活方式。真正的希望需要扫清尘世的喧嚣,发现内心的宁静。

你可能感兴趣的:(【1054】亲子阅读儿童文学系列之《霍比特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