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委托人》观后感

图片发自App


电影里的人生,总是充满戏剧性。最令人恐惧的电影,不是鬼片,也不是现实主义题材。而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那些时常被我们忽略、遗忘的事实真相,却被韩国拍成了电影。最近的这部高分新片,又再度直戳内心——《小委托人》。

故事主题围绕“虐童”展开,讲不得志的律师郑烨(李东辉饰)被姐姐嫌弃没工作,先暂时去儿童福利机构干几天,在来的第一天就遇到了金多杉(崔明彬饰)和金珉钧(李柱原饰)姐弟俩遭受到家暴的事情。

姐弟俩出生在不幸福的家庭,母亲早逝,父亲也不愿照顾这个家庭,尽管如此,姐姐担负起了母亲的职责,将弟弟照顾的很好,两个人虽然家庭贫苦,但生活的依旧很幸福。

但这份宁静在后妈出现的那一刻便发生了崩塌,从因为不会用筷子开始,到睡觉吵闹,但凡不符合后妈的心,都要遭受暴打。但这一切虽然邻居、警察、班主任都知道,但没有一个人肯说出来,就连姐弟俩都非常信任的郑烨叔叔也只是为了能保住这个工作敷衍对待。最后,是弟弟的死唤醒了郑烨的良知,唤醒了班主任的惊醒,众人联合找证据起诉,最终扳倒后妈,为孩子赢得幸福的未来的故事。本片有一个幸福美好的结局,假妈妈被判16年,生父被判5年,姐姐终于能够幸福的生活。

这种真实的虐童事件,给我触动最深的是对孩子内心的创伤:“大人是不能信的,说出来又能怎样呢。”可悲的是,直到最后,“妈妈”也没有认为自己做错了。在她看来,孩子是我的,人生是我的,我想怎么做,有谁能管得着呢?即便是把孩子打死了,也是我自己的事,没有人有资格插手我的人生。

这样看上去荒谬的辩解,实际上并非个例。抛开片中“后妈”的特殊身份,有多少父母总是以“教育”的名义对孩子实施暴力。时至今日,他们依然深信不疑,“打几下孩子是正常的,因为孩子太不听话”。什么才是真正的父母之爱,什么才配称之为“听话”呢?“打是亲,骂是爱”的体罚式教育,真的还能被称作是“爱”吗?

这不是爱,这是对幼童人格和自尊的践踏。更是把子女当做物件、所有品的极端自私和扭曲。

真正的父母之爱,应该是这样的——“孩子们在妈妈的关怀下,学会喜怒哀乐、也学会成长,仅此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委托人》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