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一则分享,其中写到:
“三年来降临世界的娃儿们,
你看到的世界本来不是这样冷酷的,
其实每个人口罩后面都有张美丽的笑容,
她无需遮羞的。
无辜的人们啊,
小学六年三年网课毕业了;
初中三年三年网课中考了;
高中三年三年网课高考了;
我这三年?戴上口罩吹下牛,
两年人儿不识物儿未见,漂洋过海。
古人曰人生七十古来稀,老黄历了哦,
人生在世掐指可算三十个三年或有余缺。
时光一逝永不回,
往事只能回味。
记忆中还是一九年的颜容,
疫情版三过家门而不入,国门难入。
地球村很近,又如此地遥远……
卡塔尔在狂欢,
国门何时打开?”
问他:你写的?他回:哈哈,是的,班门弄斧,献丑了。回他:挺好,那我就可以直接引用了。他回:非常荣幸!谢谢!一点真实感受。是啦,我要的就是这真实感受。
读到一则分享,其中写到:
“兄弟仨,我活得最长,还是生活在压力山大的城市。从小叛逆,父母的话基本上连标点符号都听不进,什么人情世故为人处世都他妈的滚一边去,所以长大后所到之处皆南墙。可能是有感于此吧,我特别喜欢绝壁上的‘千年矮’——外形越是丑怪纹路越是崎岖的,我越喜欢。”
问他:兄弟仨,我活得最长~~~怎讲?他回:兄弟早逝。问他:你是老三?他回:中间。问他:若不是出去当兵,待在家的话,你或也和他俩一样?他回:是。(我在琢磨,是什么夺走了那两个的生命,没有问出口,只能从他自己有交待的:“小时严重缺营养,眼睛大而无神,哥说我白多黑少,当时挺自卑的。”进行推测:从小的根基就差,后来遇上什么风吹草动,就禁不住了。)
问一位(因为她昨天有说:今天什么节日啊?我已经被封控得浑浑噩噩了。):你的封控情形是哪种?(限定在家,还是可以在小区遛)多久了?她回:足不出户。从5号到现在。回她:三周啦。她回:这之前还有一周可以在小区里溜达的封控。
同时把同样的问话,问了另一位(因为她们两个在同座城,因为她昨天有说:感恩生命中的一切遇见,逆来也顺受。)她回:正常上班。隔了好久,她又追加:一切都正常,不用担心。回她一个调皮的笑脸。
在另一座城,有一位在回复我时说:您们也在静默?我们9号就“自愿”居家隔离,小区门都不让出,网上抢菜。回她:没有。
另一位在回复我的时候,告我她恰好也在这另一座城。她回的是:什么节哟?你生日吗?回她:感恩节。她回:我在重庆,照顾我妈,身体不舒服,不过现在快好了,但是重庆封了十几天,现在还没解封。回她:哦,,如此甚好,有你在她们身边。她回:我现在看你的文章,很少有人像你这样子静下心来写东西了,至少我身边。回她:哈哈,谁人都是唯一的,我身边只有一个人似你。
她回:你说了我想说的话,嘿嘿。其实我妈这次差一点点就那个了,我是经历了几乎失去她的痛苦。好在,全家全力以赴,在疫情这么艰难的时候,救过来了,恢复得还不错。76了,脑出血哦。回她:恭喜你,你会改变很多。她回:转院,治疗方案,我主的意见总是踏在正确的拍子上,勇敢到自己都无法想象。感恩。回她:是,人都是在磨砺中,成长。她回: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长出了翅膀,可以保护家人了。回她:是,想着为他人付出,乃至于忘了自己,这就是爱,就是出神。
在“出神”这个地方,我有点迟疑的,不知道用什么字眼来表述为好,我的意思是说:在这样的状态,一个地上的凡人会很靠近天上的神了,这人起了一种变化,显现出一种在“出神入化”这个字眼中暗藏的那种功夫。
(就在刚才查抄我和她的对话之际,无意间读到有一位回我的是:感恩节快乐。我想起的确是大舜号的海难纪念日。先前我并没有留意到她后面的这句,这时觉到诧异,回她:哦,海难。她回:嗯,记忆深刻的海难~。问她:怎讲?她的回没有过来,我自己搜了一下,读到:1999年11月24日,山东烟大轮船轮渡有限公司大舜号滚装船,载客304人,汽车61辆,由烟台地方港出发赴大连,途中遇风浪于15时30分返航。调整航向时船舶横风横浪行驶,船体大角度横摇。由于船载车辆系固不良,产生移位、碰撞,致使甲板起火,船机失灵,经多方施救无效,于23时38分翻沉,造成285人死亡,5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9000万元人民币。船上共有旅客船员312人,最后生还者仅为22人。)
有一位,在回我时说道:静默的日子不容易。到处都在封控,你还好吧?很佩服你,笔耕不缀!中山控了,郑州控了,我在鄂州居厂一周。还好,工厂正常开工,还可以跑步读书。我已经不喝酒了,对酒一点欲望都没有。困难的日子里,要保重身体啊,多运动!
我能说什么?只能回他一个拥抱的小人。
有一位,在回我的时候,问道:你那疫情如何?回他:怎么说呢,成了日常。他能说什么?只能回我一个拥抱的小人。
读到一位的分享,其中写到:
“今天是静默居家第4天,昨天无缘无故被赋黄码后,早上来回走了约6公里去社区医院做了核酸,下午核酸结果未出,码却变绿了!
码绿了,当然心情就大好,心情好就读的进书!
当下这个大环境如此,我们无能为力,但是在自己的小环境里,我们可以因为绿码而心情大悦,又可以因为居家而认真读书!
黒石老板苏世民说:创业维艰,即使山穷水尽也要勇往直前!尤其是当下,我深以为然,还是加油吧。”
读到一位的分享,其中写到:
“解完弹窗从社区出来,站在空荡荡的街边,毫无欣喜,据说绿码的自由还不如方舱的放飞,,,
你我都在等待戈多吧,这一出荒诞的终结者?”
他的“等待戈多”引我想起来卡缪的鼠疫,鼠疫那本书里的剧本戒严。后来我买了一本鼠疫的,这本书中是没有附上戒严这个剧本的,可以说这是个小小的遗憾,只好上网看下有关于戒严的介绍,有一句话是卡缪自己说的“这是最像我自己的”。有点好奇:他这么说的时候,指的是那里面的谁,像他自己呢?噢,想起来一则插曲:我忘了他的名字了,只是从昨天翻过的那本书中读到了卡缪这个名字,我猜这个名字对应的就是他,刚才查了,我本应记住的是:加缪。
就要写完今天的作业了,我读到了她回我的:
“99年的11月24号,我读研二。
那天我回宿舍的路上,宿舍前面的路刚好处在风口,那天晚上风特别特别大,如果不是体量大,人就被刮跑了~
我当时心底里有个声音:今天晚上如果客船要开航,估计会翻船~
第二天一早,到教研室,碧海青天的BBS转载烟台海难事件,288条鲜活的生命~
最小的才1个半月,
大舜号发生海难的地点,距离岸边只有1.5公里。”
回她:感谢。我正在写日记,刚才查了,知道一二,你这个才是切身的,你有理由记得。
对于太多的事,我们无能为力。有太多的天灾,其实有关人祸。刚好这两天太阳躲了起来,刚好这两天楼下的大超市闭门了一天,我从那门口走过一次又一次再一次,觉到一种荒凉,想到一个词:怨声载道。想到:怨声载道又能怎么样?想到:天上肯定有神灵的。问自己:你信神的吗?答自己:应该是的,我相信做好事的会有好报、做恶事的会有恶报。只是:我不愿意相信只有一个神,愿意相信有无数的神,愿意相信一个普通的人也能成神,那是因为别人觉到他做了好事,那不是因为他觉到自己为别人做了好事。
何亲就上帝罚,殷之命以不救
---2022年11月25日
===
(以前写的文字,在20220802的这个早上,想起来要以卷积的方式与新的文字交织在一起。过往随文的附图,就不去管它了,去掉好啦。对于自己而言,最有味道的,始终是文字。一天一篇吧,读一遍,修订下错别字(若见到)。)
你别吓我 2019.11.15
聊着,聊着,她讲起了她和她老爸。以前,她爸总是喜欢管事的,总喜欢子女都听他的。后来,年纪越来越大,他慢慢地就不太管事了。你说他吧,智能手机也不会用,很多在手机上通过网络,很容易搞定的事情,他都不会。后来,我给他打电话,他就会再三强调:你别吓我,我有高血压,你有不好的事情,不要讲给我听,我会睡不着的。
听着她说,哈哈大笑。内里起好奇:他爸,怎么会这么怕她?直到后来,她的嘴巴里吐出:那时候,我换工作,心情不好,就给他打电话,一讲就讲一个小时。这才恍然大悟,她老爸为啥要在电话那头,向她求饶: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搞定,你只要设法赚到稀饭钱,把自己养活就好,其他的,你自己看着办吧。我也帮不到你。拜托拜托。
“拜托拜托”是我在听她这么讲述时,自己想象出来的,电话那头她老爸的内心念叨。感觉是:她老爸够灵机。后来,她养成了报喜不报忧的习惯。后来,在她心情不好的时候,她不再给他打电话。她以前几乎没有逛街逛店的喜好,她现在逐渐养成了这样的喜好。她觉得,换了这种方式,挺好的。
聊着,聊着,他提到了他和他老妈:要是她和我们一起住,就好啦。她和我住过一起,住不习惯。住着,住着,她和我吵架。哦?她总是想管事情,要让我们按照她的意思办,管着管那。然后,她又老是找我说。那是,她也只能找你,找你老婆,也不会听她的啊。现在,我们两兄弟轮流去看她。
她能自己弄饭给自己吃,小区里有很多人可以走动,还是挺好的。到周末了,这一周我哥去陪她,下一周我去陪她。这样挺好啊。目前这个状态,对她来说,也许是最好的啦,只要是她还能够自己料理自己。还行吧,也只能是这样了,走一步,看一步吧。感觉是:跟她吵架挺好玩的。要是,她能跟我们住一起。。。
他讲起了他的儿子。一般情况,晚上回到家,儿子的作业,会在六点半前完成。然后就是玩。八点到九点,跑下去玩一阵子。问他:儿子在楼下玩啥?要是在运动,那可了不得;要是看屏幕,那就要注意。不知道,应该是一半一半吧。有时我站在楼上,往下面看,能看到他在活动。
这个八点到九点跑下去玩,是儿子特意请他,让他到点了给予提醒的。否则,儿子会一直待在屋子里,看着屏幕:玩电子游戏,看电子书。你不管控他的看屏幕时间?原来,我是通过技术手段,设了锁,来限定时长的,比如:最多一个小时。这学期,不知怎么搞的。可能是小子找到了后门,把那个锁给破了。
那你没跟他再商量商量,约定一下,看屏幕时间。怎么说呢,现在一切都还好,等到有不好的情形出现,再说吧。我是说,怕这会影响到他的视力。我也怕,没办法。暂时的话,视力还没变差。等到变差了,恐怕就有点晚了。管它呢,到时再说吧。他与儿子之间,完全是君子性的约定,在近乎完全放任的基础之前。除非实在必要,他不会透过约定去限定,反而很多的约定,是儿子自己提出来的。
她讲起了她的儿子。他写作业很拖拉,没有时间概念,总是迷迷摸摸。她越是催他快点,他反而显得更加慢点。她有时候会发脾气,凶他。结果,也没什么用。按照她的说法,他越来越大,越来越不听话,还骂人。有需要的时候,他找她做事。没需要的时候,当她不存在。在他的眼里,她就是个保姆。
听她多讲一会,会觉得她儿子,其实很有自己的一套时间框架,只是她总是倾向于让他按照她自己的来,而在她的嘴里,显得似乎很有问题的样子。听他多讲一会,会觉得他儿子,其实很有自己的一套时间框架,只是他总是倾向于让他按照他自己的来,而在他的嘴里,显得似乎很有自律的样子。
对于子女,我们总是倾向于无条件地付出,不管有多少自身的东西投射过去。对于父母,我们总是倾向于有条件地索取,不管有多少自身的东西是从对面投射过来。我们对待于父母的,子女未来会用来对待于我们。父母对待于我们的,我们会用于对待子女。
我们,承接在子女与父母之间。我们,既是子女也是父母。
借着这像桥一样的承接,我们逐渐成熟,父母逐渐老迈,子女逐渐长大。完成于2019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