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摘要《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弗朗西斯 福山)

导言:

1. 在福山看来,将政治的核心议题从阶层转向身份,这是一封信被投寄到了“错误的地址”。真实的问题是全球各国不平等的恶化,是技术变革对劳动者的威胁等等。

2. 当我们使用“想象的共同体”来描述族群认同时,或许始终应当追问:谁的“想象”?通过什么在“想象”?强烈的身份认同是人性的处境,更是政治的后果。

3. 激进的身份政治,过度强调每个人的初始设置,即一个人的种族、性别、民族、宗教或者性取向等等特征,以至于将每个人视为特定集体属性的囚徒。

4. 福山相信:更好的策略是培育“信条身份”,即“基于宪政主义原则、法治、民主责任制以及人人生而平等的信条来构建‘我们’。换言之,‘一’是‘多’的前提,‘多’是‘一’的后果。”

前言

1. 关于《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历史”一词,是取其黑格尔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含义,指的是人类制度长期演化的历史,也可以说成发展或现代化。“终结”一词,意思不是“结束”,而是“目标”或“目的”。

2. 从《历史》到后来的著作,想法的变化:一是关于非人格化的现代国家构建之难,称之为“走向丹麦”,二是关于现代自由民主衰败或倒退的可能性。

3. 当代自由民主国家还没有彻底解决激情(Thymos)的问题,激情是灵魂里渴望尊严获得承认的那个部分;平等激情(isothymia)是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获得尊重的渴望;优越激情(megalothymia)则是想被视作高人一等的欲望。

4. 身份政治在现代自由民主国家兴起,是这些国家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除非我们走出一条路,回归对人类尊严的更普遍的理解,否则就难以逃脱持久冲突的命运。

第一章 尊严的政治

1. 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世界政治剧变。

2. 20世纪90年代貌似成功的自由民主国家,倒退回更趋威权的政府。中国和俄国更自信和强势。“阿拉伯之春”搅乱了中东地区的独裁统治,但是利比亚、也门、伊拉克、叙利亚等陷入内战。伊斯兰国发展壮大。

3. 2016年两大投票事件的意外: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

4. 一种至少可以追溯到马克思的长期传统认为,政治斗争是经济冲突的反映,本质上是分蛋糕之争。

5. 但是,与物质自利同等重要的是,人也会被别的东西驱动,那些动机更能解释当下的种种事件。姑且称之为“怨恨政治”(politics of resentment)。这种怨恨唤起该群体的尊严得到公开承认的渴求。比起单纯追逐经济优势的人,渴望恢复尊严的受辱群体怀抱的情感更有分量。

6. 身份之所以出现,首先是由于人真正的内在自我的价值或尊严不予恰当承认。

7. 内在自我是人类尊严的基础,但是尊严的性质可变,事实上也因时而变。

8. 最后,内在的尊严感渴望承认。因为人天生渴望被承认,现代的身份干迅速演变为身份政治,个体借此要求他们的价值得到公开承认。

9. 黑格尔说过,寻求承认的斗争是人类历史的终极动力,这个动力是理解现代世界的钥匙。

10. 实际上,许多我们以为是经济动机的东西,反映的不是对财富和资源的单纯渴望,而是金钱被认为可以代表地位、购买尊重这一事实。

11. 现代经济理论基于一个假设:人是追求效用最大化(即物质福利)的理性个体,政治不过是这种最大化行为的延伸。但是,要正确解释真实的人类在当代世界中的行为,我们就必须超越主导话语的简单经济模型,拓宽对人类动机的理解。

第二章 灵魂的第三部分

1. 现代经济学基于这样一个理论:人是“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他们是运用了不起的认知能力增进自身利益的个体。

2. 我们要超越主导当下的经济学解释,寻找人类行为的其他解释。这种更宽广的理解一直存在,问题是我们常常忘记我们一度知道的东西。

3. 苏格拉底和格拉孔道出了现代经济的模型:(灵魂中)欲望部分对应个体偏好,理性部分就是理性最大化。

4. 但是还有一个第三部分激情,完全独立于两者在发挥作用。激情是价值评判之所在。

5. 这个灵魂的第三部分,激情,就是今天身份政治之所在。政治生活的很多内容与经济资源只是弱相关。

6. 贵族拥有我们称之为优越激情的东西,即被承认为高人一等的欲望。

7. 优越激情的问题在于,每有一个人被视为高等,就有更多人被视为低等,他们作为人的价值就得不到任何公开承认。

8. 因此,另一个同样强大的人类动力,是希望自己被视为和别人“一样好”,我们不妨称之为“平等激情”。优越激情,被经济学家罗伯特 弗兰克说成是一种“位置商品”,其性质决定了它无法共有,因为它基于人相对于他人的位置。

9. 现代民主的兴起,就是优越激情逐渐被平等激情取代的历史:只承认少数精英的社会被承认人人生而平等的社会所取代。

10. 但是,对平等承认的渴求,很容易滑向要求承认其所属群体高人一等。

11. 承认人人价值平等,就意味着不能承认在某种意义上确实高人一等的人的价值。

12. 身份概念虽然植根于激情,但是只有到了当代,当身份与内在自我和外在自我的观念相结合,与内在自我价值高于外在自我的激进观点相结合时,身份方才出现。这是自我的概念发生转变后的产物,也是在经济和科技变化的压力下迅速演变的社会现实的产物。

第三章 内在和外在

1. 现代的身份概念为真实性(authenticity)赋予了最高价值,看得最重的是不被允许表达的内在自我得到认可。

2. 过度追问“我到底是谁?”,求解而不得,异化感、焦虑感由此而生,要得到宽慰,唯有个体接受内在自我,而且这个内在自我得到公开承认。

3. 在西方,身份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诞生在新教改革过程中。

4. 路德是最早明言内在自我,且认为内在自我价值高于外在社会人的西方思想家之一。

5. 这种称义唯独借信仰而非行为的认识——后来的新教学说就以此为中心——一刀斩断了天主教会的核心理念。

6. 推动身份概念的,既有思想上的演变,也有欧洲正在开启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时,广大社会里不断变化的物质条件。

7. 18世纪后期,现代身份概念的核心观念进一步演变,有了世俗化的形式。

8. 对卢梭来说,内在自我与生而来的善,是把他的政治、社会以及个人写作拢在一起的主题之一。

9. 卢梭改写了基督教对人之内在的道德评价。

10. 他的两个解决方案:第一,政治解决方案。通过“公共意志”的出现,让共和美德把公民团结起来,从而回归自然的平等状态;第二,个人层面。存在的感受(sentiment de l'existence)是一种完满的、幸福的感觉,当个体看见深藏在一层层后天习得的社会化感知之下的真实自我时,这种感觉就会出现。

11. 卢梭的存在的感受,以后会变成所谓的生活体验,这就是当代身份政治的根源。

12. 卢梭认为:个体内在的自由不只在于他或她接受上帝恩典的能力,也在于体验存在的感受的能力。

13. 所以说,卢梭将内在自我世俗化,认为内在自我高于社会规习,这是现代身份概念形成的关键一步。

14. 在大多数传统的人类社会里,我们现在理解的身份概念甚至不会出现。

15. 没有存在于个体之外,限制个人选择的“社会”这个概念,也没有内在自我高于那个社会的价值判断。

16. 欧洲现代化如火如荼地展开后,一切开始改变。如此广泛的社会和经济变革意味着,个体在生活中突然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17. “我是谁?”这个问题突然变得有意义了,对内在的人和外部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的认识也显得重要了。观念塑造物质世界,物质世界也为某些观念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第四章 从尊严到民主

1. 现代身份概念统一了三个不同的现象:一是激情,二是内在自我有别于外在自我,且内在自我的道德赋值高于外部社会,三是不断演变的尊严概念,承认不再只为某个狭隘的阶级所应得,而是人人应得。

2. 基督教的尊严概念以道德选择能力为中心。

3. 对康德来说,人的尊严以人的意志为中心,人是真正的行为主体,或者说,人是无因之因。

4. 哲学家黑格尔同意道德选择与人类尊严的上述关系。

5. 对黑格尔而言,寻求承认的斗争主要不是作为深入自我的个体旅程而展开,而是在政治层面上展开。

6. 法国大革命之后两个世纪的民主运动,驱动者就是那些要求承认其政治人格的人,即他们是有能力分享政治权力的道德主体。

7. 新世纪的基本原则是承认所有人的尊严。

第五章 尊严的革命

1. “阿拉伯之春”引发了一系列冲突。但是这并不是为了民主,而是尊严。

2. “阿拉伯之春”初期和“颜色革命”的明显驱动指向现代自由民主的道德核心。

3. 自由通常不单是不被政府管,它还意味着人的能动性,意味着人有能力通过积极参与自治来行使一份权力。

4. 在现代自由民主国家,第二条原则——平等很少被理解为暗指经济或社会的实质平等。试图实现实质平等的政权很快发现它们在触犯第一条原则——自由。

5. 现代自由民主国家的平等更像是自由的平等。这意味着既有平等免于滥权政府的消极自由,也有平等参与自治和经济交流的积极自由。

6. 法治与民主问责总是密不可分。法律既保护免于滥权政府的消极自由,也保护平等参与的积极自由。

7. 要求国家承认人的基本尊严是自法国大革命以来的民主运动的核心。

第六章 表现型个人主义

1. 法国大革命引发的两股政治潮流:一股要求承认个体的尊严,一股要求承认集体的尊严。

2. 依照基督教的传统,人的尊严的核心就是个体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的能力,无论以宗教定义而言还是以世俗定义而言都是如此。

3. 尊严根植于人的道德选择,这个理念得到了政治上的认可,被写入相当多部现代民主宪法。

4. 但是,这些宪法没有详细定义人的尊严是什么。

5. 卢梭在做道德价值重估,价值重估始于路德。卢梭追随路德,但是他把路德的价值判断翻转过来:人的内在自我是善的,或者至少有善的潜力,是人周围的道德规则不好。

6. 尼采承认上帝活过,为欧洲社会建立了清晰的道德边界,但是随着信仰的瓦解,上帝已经死了,留下的道德空白可能会被别的价值填补。

7. 现代自由社会继承了共同宗教边界消失后的道德混乱。

8. 共同价值观发挥着一个重要功能:让社会生活成为可能。

9. 个体自主的扩展式理解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并非人人都是尼采式的超人,都想重估一切价值。

10. 身份危机指向了表现型个人主义的反面,即寻找可以把个体重新结成社会团体,并重建一个清晰的道德边界的身份。这种心理上的事实为民族主义打下基础。

11. 大多数人不具备自己独有的个体无限深度。他们以为的真实内在自我,实际上是由他们与别人的关系构成,由那些人提供的规范和期待构成。

12. 这种方向上的双重性,既向着普遍承认个体权力的方向,也向着基于民族的集体承认。

13. 民族主义和伊斯兰主义(政治上的伊斯兰教)可被看作同一硬币的两面。二者都是在表达一种寻求公开承认,却被隐藏、被压抑的群体身份。而且,这两种现象发生的情境相似,都是因为经济现代化和快速的社会变革削弱了旧的社群形式,代之以混乱多元的非传统联系形式。

第七章 民族主义与宗教

1. 对承认的渴求往往表现为一种特定的形式,集中于某个未受尊重的边缘化群体的尊严。对许多人来说,需要被人看见的内在自我并不是一个一般人类的内在自我,而是来自一个特定地点、遵循特定风俗的一种特定的人的内在自我。

2. 18世纪晚期的赫尔德与现代民族主义的关系非常明显。

3. 从法国大革命到1914年一战爆发,这之间“漫长的19世纪”里出现了两种尊严、两种身份观的互相竞争。一种追求承认普遍人权,一种承认被压迫、被束缚的具体民族的尊严。

4. 中世纪欧洲秩序是按照社会阶级而等级化、层级化的,现代市场经济则恰好相反,靠的是劳动力、资本和思想从它们的盛产地自由地流向高回报地区。

5. 但是,现代市场经济也需要民族主义和基于民族的身份这类东西。

6. “基于大功率技术和持续增长期望的社会出现了,这种社会既需要非固定的劳动力分工,也需要陌生人之间持续、频繁、准确的沟通。”

7. 但民族主义也诞生于工业化孕育出来的严重焦虑。

8. 从礼俗社会到法理社会的转型引发的心理混乱,为一种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打下了基础。这种意识形态基于对一种强大社群的幻想过往的怀旧情绪。

9. 基于共同文化、共同语言的身份的新形式释放出新的激情,因为这些新的文化群体生活在类似奥匈帝国的旧式管辖区内,而旧式的管辖区基于的是动态关系,不是文化。

10. 把散落各地的德国人团结到同一个帝国之下,成了此后从俾斯麦到希特勒的三代领导人的政治工程。

11. 从礼俗社会到法理社会的转变也在当代中东发生。

12. 这种对身份自豪感的维护可以解释过去这一代时间里伊斯兰世界发生的变化。

13. 民族主义、伊斯兰主义可被视作同一种类的身份政治。

14. 它们都是在从传统、孤立的农业社会向连接着一个广阔且多样的世界的现代社会转型的时现身世界舞台的。它们都提供一种意识形态,解释人为什么会感到孤独和困惑,都兜售受害者身份,把个体的不幸处境归咎于一群群外人。而且,它们都要求界限清晰的尊严承认,不是承认所有人的尊严,而是承认特定民族或特定宗教群体成员的尊严。

第八章 错误的地址

1. 全球的左翼政党在20世纪的90年代都转向中间派了,它们接受市场经济逻辑,许多左翼政党变得难以和他们的中右翼联盟伙伴相区分。

2. 左翼政党未能利用日益加剧的全球不平等,民族主义右翼代之上位。

3. 这不是新现象:左翼政党不敌民族主义者,百余年来一直如此,而且恰恰是在穷人或工人阶级选民这种本该是最牢固的基本盘之间。

4. 投递失误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经济动机与身份议题在人类行为中是相互交织的。你穷,别人就看不见你。因为不被看见而感到的不尊重往往比缺乏资源更糟糕。

第九章 看不见的人

1. 许多我们传统认作物质需求或欲望驱动的经济动机,实际上是一种激情式的欲望,渴望尊严或地位得到承认。

2. 在美国,人们感受到的贫困痛苦更多是尊严的丧失。

3. 你在给无家可归者钱的时候,不与他进行目光接触:你是在满足求乞者的物质需求,但你不承认他与你有着相同的人性。

4. 收入与尊严的关系也意味着,用普遍保障收入解决自动化造成的失业的方法买不来社会和平,也不会使人幸福。拥有工作带来的不仅是资源,还有社会其他成员的承认,承认你在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

5. 经济学家罗伯特 弗兰克指出,地位之所以为人所欲,往往不是因为它的绝对价值,而是因为它的相对价值。

6. 对地位的渴求——优越激情——植根于人的生物性。

7. 人的血清素与幸福感、兴奋感有关。

8. 实验行为经济学的发现:人们对损失比对收益更敏感。这可以解释亨廷顿指出的一个历史现象:最有可能破坏政治稳定的团体,不是穷得绝望的人,而是觉得相对其他群体正在丧失自身地位的中产阶级。

9. 中产阶级不觉得自己处在社会边缘,它们基本上都认为自己是民族身份的核心。

10. 经济困境常常不被个体视作资源的匮乏,而是身份的丧失。努力工作本应赋予一个个体尊严,但是那份尊严却未被承认——非但未被承认,还受到谴责,而其他不愿意遵守规则的人被给予了不应得的好处。

11. 民族主义者能把经济地位的丧失说成是身份和地位的丧失。

12. 当今左派的问题在于,它越来越选择支持某些特定身份,它不再团结工人阶级、经济上的被剥削者等广大群体,而是团结那些以特定方式被边缘化的更小的群体。

13. 基于普遍与平等原则的承认变异成了对特定群体的特定承认。

第十章 尊严的民主化

1. 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逐步兑现了越来越民主的承诺,但是,它也在向集体主义的方向演变,最终,两条路以惊人的方式汇合在一处。

2. 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逐步兑现了越来越民主的承诺。但是,它也同时在向集体主义的方向演变,两条路最终以惊人的方式合在一处。

3. 加州自尊委员会:《走向自尊之国》。(马斯洛的理论:需求层次的最高层是自我实现)“内在自我是人之尊严的基础”,这是一份后卢梭时代的身份概念的明确声明。

4. 但是它也体现出一个巨大的内在矛盾:平等激情和优越激情在根本上的紧张关系。(每个个体都值得尊重吗?那些杀人犯呢?)

5. 宗教定义的共同道德边界瓦解后留下了巨大的空白,填补这块空白的是新式宗教:心理治疗。

6. 最初的治疗模式是围绕发掘隐藏身份建立起来的。

7. 卢梭认为:人本质上是善的——他们的内在自我是无限潜能之源。人的幸福取决于从人为的社会束缚中解放自我。这就是加州委员会的起始假设。

8. 尼采:个性解放很容易给后基督教道德铺下一条强者统治弱者的道路。而不是人人平等的好结局。

9. 克里斯托弗 拉希认为:提升自尊促进的不是人类潜能,而是让人失能的自恋;他觉得,这种自恋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的整体特征。人民没被解放出来去实现潜能,而是陷入了情感依赖。

10. 拉希认为:在美国的环境中,自恋这种社会现象不会导致法西斯主义,但是会导致社会普遍地去政治化,去政治化使得为争取社会正义而进行的斗争沦为个人心理问题。(特朗普的政治事业不是受公共目标驱动,而是出于他自己对公众肯定的内在需要)

11. 治疗成为宗教的替代物,宗教本身也趋向于治疗化。

12. 路德的基督教式尊严是难以实现的,相比之下,目标驱动的人生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

13. 治疗模式直接源于对身份的现代理解。

14. 治疗模式的兴起催生了先进自由民主国家的现代身份政治。身份政治在任何地方都是一场为尊严得到承认而进行的斗争。自由民主的前提是公民作为个体的尊严得到平等承认。随着时间的推移,平等承认的范围在数量上和性质上都得到了扩展:在数量上,被接受拥有的公民人数增加了,在性质上,对承认的理解不再是形式上的权力,而是实质上的自尊。

第十一章 从身份到种种身份

1. 随着一些社会运动的兴起,许多人自然而然地开始从自身所属群体的尊严的角度思考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对世界各地民族运动的研究显示,个体自尊与和他相关的大群体受到的尊重有关,因此政治会影响个人。每场运动都代表此前不被看见、遭到压迫的人,每个人都对别人的视而不见心怀怨恨,都希望内在价值得到公众承认。由此诞生了我们今天所说的现代身份政治。

2. 每个被边缘化的群体都可以选择以更宽广还是更狭隘的身份看待自身。它可以要求社会像对待主流群体成员那样对待本群体成员,也可以为自己的成员主张一个独立的身份,要求社会把他们当作与主流社会不同的群体来尊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一种选择胜出了。

3. Erfahrung 和Erlebonis的区别就是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区别。生活经验这个词由波伏娃进入英语。

4. 多元文化主义本来是对事实上确实多样的社会的一种描述,但它也成了政治计划的标签。这种政治计划想平等地评价所有文化和生活体验,尤其是曾经看不见、被低估的那些。

5. 推动焦点转向身份的另一个因素,是可能带来社会经济大变革的政策越来越难出台。

6. 身份政治的目标是通过对相关人群真正有益的方式改变文化和行为。

7. 所以说,身份政治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它是对不公正必然和自然的反应。它只有在身份被以特定方式诠释或维护的时候才成为问题。

8. 聚焦更新、范围更窄的边缘化团体,会产生第二个问题:历史更悠久、更大的团体不再受到关注,他们的严重问题将受到忽视。

9. 当前对身份问题的各种理解还存在第三个问题:它们可能威胁言论自由,进而威胁维系民主制度所必需的理性对话。对身份的关切和理性对话的需要发生了冲突。身份群体对生活体验的关注重视的是情感体验到的内在自我,不是理性审视下的内在自我。

10. 当一种观点冒犯了某人的自我价值感时,这种观点往往就丧失了合法性,因社交媒体而泛滥的形式简短的讨论更加助长了这种趋势。

11. 最后可能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是,正是左翼目前实践身份政治的方式激发了身份政治在右翼的兴起。是身份政治催生了政治正确,而反对政治正确成了右翼政治动员的主要源头。

12. 政治正确指的是那些你不能在公共场合说出来,否则就要担心受到道德谴责的东西。

13. 特朗普完美地实践了为人真实的伦理价值,而为人真实的伦理价值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他可能信口开河、偏执顽固、没个总统的样子,但是至少他怎么想就怎么说。

14. 凭借如此直面政治正确,特朗普在身份政治的焦点从左翼(它的诞生地)移到右翼(现在的扎根地)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15. 值得注意的是,右翼如何从左翼那里借用了身份的语言和框架。

16. 身份政治就是一副镜头,意识形态光谱上的绝大多数议题现在都是通过它来观看的。

17. 身份政治的运作方式是激发更多同类,不同群体间视彼此为威胁。身份诉求之争不同于经济资源之争,通常没有谈判的余地。

18. 左右翼的焦点都转向保护越来越狭窄的群体身份,最终将威胁交流和集体行动的可能性。

19. 补救方法不是抛开身份的概念,因为它已经成为现代人思考自身和周围社会的一种方式。

20. 正确的方法是充分考虑现存的自由民主社会的多样性,给各民族身份以更广泛、更包容的定义。

第十二章 我们人民

1.  民族身份始于对国家政治制度合法性的共同信念,无论这种信念是否民主。身份可在正式法律和制度的规定中得到体现。

2. 但民族身份也延伸到文化和价值观领域。

3. 当代世界,基于各种标准的多样性即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也是一种价值。但是,多样性也有害处。例如带来暴力和冲突。

4. 其实,民族身份可以围绕自由民主的政治价值观和提供结缔组织的共同体验来构建。在这种结缔组织中,不同的社群都可以蓬勃发展。

5. 民族身份的包容感,对于维系成功的现代政治秩序至关重要:一,人身方面的安全;二,对政府质量很重要,好的政府靠的是国家官员将公共利益置于他们的狭隘利益之上;三,推动经济发展;四、扩大信任半径;五,有助于维系强大的社会安全网;六,使得自由民主本身成为可能,自由民主是公民与政府之间、公民与公民之间的隐性契约,民族身份便建立在这份契约的合法性上。

6. 对民族身份构成最大挑战的政策议题是移民,以及和难民相关的议题。

7. 美国宪法的留白:民族身份一开始是从哪里来的?怎么定义它?什么构成了人民?

8. 世上大多数国家都已经主动担负起尊重普遍人权的义务,也理应如此。但是没有国家能无限制第承担义务,去保护本国辖区以外的人。

9. 政治秩序,无论是国际的还是国内的,都有赖于自由民主国家带着正确且包容的民族身份持续存在。

第十三章 人民的故事

1. 民族身份的构建主要有四个途径:一,让人口穿越某国的政治边界;二,调整边界,契合既有的语言或同文化人群;三,童话少数群体和已有的同族裔、同语言群体;四,重塑民族身份,契合相关社会的现有特点。

2. 最能塑造民族身份的政策是关于公民身份和居住权的规则、关于移民和难民的法律,以及教育机构讲民族史的课纲;还有民间的自我述说。

3. 20世纪第一个十年,欧洲出现了关于公民身份、移民、民族身份的激烈辩论。

4. 美国内战在根源上是一场美国人的民族身份之争。

5. 共同的语言和共同忠于民主政府,这就是“有信条的”美国身份。

6. 对美国身份的这种信条理解是两个世纪长期斗争的结果。始于基于种族、族裔、宗教的早期理解的决裂。

7. 亨廷顿认为:盎格鲁-新教文化是美国身份的必要成分,而美国身份是一种围绕着新教工作伦理构建的文化。

8. 当代美国的命运,以及任何其他希望继续生存的多元文化民主国家的命运,是成为信条国家。

9. 主张良好运作的民主国家的民族身份需要的不只是被动接受信条,还需要公民身份,需要人们践行某些美德。信条身份只是成功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第十四章 该做什么?

1. 我们无法摆脱身份和身份政治。它是“我们自身的强大道德观念”,它跨边界、跨文化,因为它基于普遍的人类心理——激情。

2. 这种道德观念告诉我们:我们拥有真实的内在自我却不被承认,整个外部世界都可能是虚假且压抑的。

3. 它关注我们要求尊严得到承认的自然渴求,它给我们一种语言,让我们在承认迟迟不来、心有怨恨时可以表达。

4. 现代社会的自由和选择程度会让人闷闷不乐,让人与人之间失去联系。

5. 现代世界永远不可能摆脱身份政治,但我们可以引导它恢复相互尊重彼此尊严的宽广面貌,让民主更好地运作。

6. 把小的群体纳入大的整体,在大整体的基础上构建信任和公民身份。要弘扬基于现代自由民主基本理念的、有信条的民族身份,并且运用公共政策,有意识地把新来者同化进这样的民族身份。

7. 自由民主有自己的文化,必须予以推崇,使之高于那些拒斥自由民主的文化。

8. 欧洲的当务之急是必须从重新定义公民法里的民族身份开始。

9. 德国需要的恰恰就是类似主文化的东西,需要一场规范的变革。

10. 美国不能围绕多样性原封不动地构建民族身份。身份必须和宪政、法治、人人平等之类的实质理念相关。

11. 对民族共同体的归属感可以通过国民服役的普遍规定得到巩固。即有承诺、有牺牲,公民身份才能维持。

12. 身份议题很难达成和解,但是为身份而战往往会让我们偏离焦点,不再关注本可以具体解决问题的政策。

13. 一些赛博朋克写手看到,主导未来的不是中央集权式独裁,而是由互联网这个新技术助长的失控的社会碎片化。

14. 我们现在的世界正同时走向相反的绝望之土:一个是高度的集权化,一个是无休无止的碎片化。一方面,一些国家正在运用科技和社会信用体系集中权力;一方面,世界各地正在目睹中央集权制的崩溃,涌现出许多失败国家,全球正走向极化,失去对共同目标的共识。社交媒体和互联网推动形成了独立的社群,围护这些社群不需要物理围栏,靠的是对共同身份的信仰。

15. 我们不可能不用身份的语言思考自身、思考社会,但,深居于我们内心的身份既不恒定,也不一定得自出生的偶然,身份可用于分裂,也可用于整合,这样才能救治当今的民粹主义政治。

你可能感兴趣的:(閱讀摘要《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弗朗西斯 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