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心理学》摘录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情绪是高级的认知生活和低级的感官生活的混合体。人类情绪的唤起源自人类本身对周围环境的看法。

情绪在人的心理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在起作用,它是检测生命过程、苦乐安危最敏锐的心理标尺。

情绪是一种多成分、多维量、多水平整合的复合过程;情绪的每一次发生,都融合着生理和心理、本能和习得、自然和社会诸因素的交叠。

情绪的两种特殊存在形式,其一为内在状态或体验,其二是外显表情。

情绪是一种具有动机和知觉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和指导行为。

情绪成分包括内在体验、外显表情和生理激活。

情绪具有多维量结构。冯特认为情绪有三个微量。他们是愉快——不愉快,兴奋——沉浸,紧张——松弛。伊扎德提出的体验量表包括四个维量,其中在快乐度,紧张度,冲动度以外,增加了一个确信度。


情绪存在形式可被区分为。一,情感反应:如快乐,悲伤,焦虑。二,感情状态:心境色调,如喜悦,忧伤,沉闷,紧张。三,情绪特质:情绪被镶嵌在个性之中,成为个体人格结构的组成成分。

情绪是用来描述一种运动的过程,现在它已经被限定运用在表示精神与社会活动范畴,而不在物理学范畴上使用。

情感经常被用来描述社会性高级情感。一般认为具有稳定而深刻社会含义的感情性反映叫做情感。

情绪产生于评价过程。情绪体验是有机体对刺激事件的意义被觉之后产生的,而刺激事件的意义来自评价。

情绪是对意义的反应,这个反应是通过认知评价决定和完成的。

情绪的发展来自环境的信息。情绪依赖于短时的或持续的评价。情绪是一种生理心理反应的组织。

人类为使自身处于良好状态,不断的通过认知结构进行评价并发生反应,情绪被包容在认知之中。

有机体经常搜索环境中它们所需要的东西的线索和他们所必须躲避的危险的苗头,评估那些对他们有重要意义的每一个刺激物。这种评估是不断进行着的,有初评价和再评价之分。

初评价有三种类型,无关,有益,紧张。再评价是初评价的继续,它经常发生在对威胁或挑战的评价中。但需要做点什么去处理这些威胁或挑战时,再评价过程就出现了。



专栏

伊扎德的人格结构

伊扎德指出人格是包括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六个子系统的复杂组织。这六个子系统是:体内平衡、内驱力(生理需要)、情绪、知觉、认知和动作系统。

体内平衡是一个自动化操作和无意识相互作用的系统网。其中,心血管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经常与情绪系统相互作用。

内驱力系统,最基本的是饥饿、渴、性、呼吸和疼痛。多数内驱力活动没有心理学意义。但例如过度饥渴的内驱力活动,不可避免地会有情绪发生,而且情绪对之起放大或缩小的作用(Thomkins, 1962)。 性驱力和疼痛与情绪反应的联系也得比较紧密。危险情境中的逃避驱力可以被恐惧情绪所放大。

知觉、认知、动作和情绪这四个子系统在人格结构的相互作用构成人类所特有的个体社会行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旦发生不协调时,就可导致失调行为。如失望或无助情绪得不到释放而被压抑,可能导致隔离行为或冷漠感情。青少年的认识、愿望与情绪之间发生的矛盾,是引起偏离或攻击行为的心理原因,还可能形成怪癖性格(Izard, 1979)。

伊扎德提出的六个人格子系统结合成三种类型的动机结构。它们是:内驱力、感情-认知的相互作用和感情认知结构。

内驱力:内驱力活动随机体组织的需要得不到或得到满足而趋于的提升或下降。它们的发生常常是周期性的,并与体内平衡系统的作用直接联系着。同时,它的发生又同情绪的作用密切相关。情绪是动机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一种在个体主观上发生体验的作用。各种情绪体验则是驱策有机体采取行动的动机。

感情-认知间的相互作用:这是动机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人的多数动机是感情-认知相互作用机制构成的。感情性因素同认知因素之间的无数结合和相互作用,构成人的主要动机系统。事实上,感情-认知的相互作用占据着人脑加工的大部分内容。

感情-认知结构:指的是特定的感情模式与特定的认知定势在长期中结合而形成的心理特征或人格倾向,人格特性在生活历程中固定下来,对行为不但有动机的功能,而且起预示的作用。感情-认知结构的概念中包含着一种动力关系。它一方面是感情性的,另一方面还包括由信仰、价值、爱好、理想所制约的认识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和相对稳定的关系。由于人格特质中蕴含着浓厚的感情因素,人们可以从中理解人格特质的动机作用。(参照孟昭兰,1989, pp. 106~ 108)


分化理论与传统的外周反馈理论持对立的立场。汤姆金斯和伊扎德坚持主张情绪产生于面部肌肉模式运动的内导反馈,面部表情行为是情绪体验的激活器,通过情绪外显表情可强化情绪,反之,压抑外显表情会削弱情绪。


情绪在神经学上的划分。

1.一类水平:反射性感情反应。

如惊吓反射、气味厌恶、疼痛、体内平衡失调如饥渴、对美味的愉悦感,有着相对简单的神经环路,他们不必经过思维加工而产生。但是也可以与高级的认知过程相联系。

2.二类水平:一级情绪。

这类情绪产生于脑中间部位神经环路的加工过程中。他们位于脑核心部位,称为感觉-运动情绪整合环路。

在哺乳类生物中产生的诸如恐惧,愤怒,悲伤,兴趣和愉快的情绪就属于这一类。这些是情绪的基本主体,也称作基本情绪。

3.三类水平:高级情感。

高级情感的发生机制定位在进化晚期进扩展的前脑。人类普遍存在的精细而深奥的社会性情感在这里整合。如羞耻,内疚,轻蔑,羡慕,妒忌,同情等情感,它们必然与高级的认知过程相联系而发生。


情绪体验的性质

1.情绪体验是脑的感受状态。2.情绪体验具有监测功能。3.情绪体验具有不变性。


情绪先于认知的发生已经可以由生物学做出解释。情绪从进化过程中带来的,超越认知而直接发生的神经机制,已为情绪的脑环路所证实。从进化的观点看,情绪首先是一种先天预置的心理能力,随着儿童认知的发展,情绪亦随之社会化并与认知相结合。但不能把儿童情绪发展的机制看为是一种理智力量日益溶入人格的一种“社会结构”。这样的理论会导致把儿童的发展“成人化”的看法。


人类之所以成为人,是通过在进化和实践中形成的脑实现的。脑的独特的心理功能是人类的主宰,情绪监控与认知加工是脑的心理功能的核心机制。

人类个体情绪的发展,体现着以生物属性为主发展到以社会属性为主的复杂过程。展现了人类情绪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化过程的相互作用。

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基本过程。

1.无分化社会化反应阶段(出生至两个月)

2.分化性社会化能力发展阶段(1~2个月至6~7个月)

3.依恋特定对象的持久感情联结发展阶段(7~24个月)

4.伙伴关系发展阶段(24~30个月以后)

移情水平。

1.自我中心性地移情水平。2.对他人感受的移情水平。3.对他人境遇的移情水平。

注意使进入知觉的信息得到加工。兴趣对正在进行的知觉和注意提供支持。

情绪社会化意指人在长期与他人的关系中所体验到和表达着的情绪。人们是按照生活所在社会环境和文化规范的要求去表达自己的情绪的。是按照社会和文化熏陶下形成的信念、道德和价值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的。

情绪贯注到人的观念和经验中形成自我,自我就成为这个结构的主体,情绪是对每一次事件在这个结构中的整合的体现。

焦虑是与一种自主性加工的偏向联系着,它吸引注意到环境的威胁性线索上,以利于获得威胁性信息。。。。。。性格焦虑,状态焦虑,隐蔽刺激,非隐蔽刺激,回避倾向,注意偏向。


一般来说,无论对儿童或成人,对他们强烈愿望的限制或阻止能导致愤怒的发生。如果限制比较轻微者,或是被掩盖着,那么不致立即产生愤怒。轻微的愤怒也可能压抑相当长时间,但只要限制或阻碍持续存在,愤怒终究会发生。持久的抑制怒的释放,不免要付出健康方面的代价。

幼儿对母亲的离开常用哭作为反抗手段,其中包含痛苦和愤怒两种情绪。

挫折+想要伤害=攻击

复合情绪

恐惧+自我=窘迫

恐惧+愤怒=妒忌

愤怒,厌恶,轻蔑的结合,构成敌意情绪。

怀疑是带有浓重认知成份的复合情绪。


愤怒、轻蔑和厌恶以及他们相结合产生的敌意的持续存在,可能导致情绪性精神障碍。由于敌意可能只是一种伤害性意向而无伤害行为,而同时又有强烈的负性体验,它的持续存在常常成为忧郁的重要成分。愤怒同恐惧相结合可能成为“焦虑"这类适应不良症状的原因。愤怒的持续存在而得不到释放,还会导致心身疾病。

敌意通过表情——以愤怒表情同斜视、纵鼻、冷笑、转头等动作反映的厌恶和轻蔑表情的混合——从心理上和感情上伤害对方。

内在归因,外在归因,

整体归因(整个自我),具体归因(情境中自我)


情绪是行为的调节者,也是调节的对象。情绪是一种不断被个体所唤起和体验的状态,情绪的唤起有时是意识得到的,有时是无意识的。

情绪调节的个体差异来源于个体情绪激活的阀限、情绪的易感性及情绪生理唤醒水平等方面的差异。


四种情绪调节的能力。

抑制强烈的正情绪或负情绪及不适当的行为。

自我安抚可以用在强烈的情感唤醒上。

集中注意。

为了符合外在的目标组织自己的行为。


从四个方面定义情绪智力。

对情绪知觉、评价和表达的能力。

以情绪促进思维的能力。

理解和分析情绪的能力。

调节情绪以促进情绪与智力发展的能力。


情绪智力实际反映的是情绪调节的能力,强调以情绪为动力促进认知过程和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情绪调节的个体差异可以表现在三个方面。

情绪调节目标上的差异。

情绪调节的努力程度或调节频率的个体差异。

个体情绪调节能力上的差异。这种个体差异来源于个体情绪激活的阀限、情绪的易感性及情绪生理唤醒水平等方面的差异。


从情绪调节过程看,情绪调节个体特征表现在先行关注调节过程和反应关注调节过程之中。


先行关注调节过程中的个体特点可以表现在情境选择、情境修正、注意调配、认知调节等方面。


注意调配中,克制型个体在面临威胁时更多的采取回避的做法;情绪专注者更容易沉浸于痛苦之中不可自拔;警觉者更多的注意环境中的有害刺激;迟钝者更多的远离有害刺激;神经质高分者难以将注意力集中。


反应关注调节表现在表情调节、情绪感受调节和情绪生理反应调节等方面。



有些调节方式似乎对个体的社会适应有利,但对身体健康却容易造成消极作用。有时表情的抑制会引起生理反应的增加,有时表情的抑制基本上不能改变情感体验,而增加了某些交感神经的激活水平。

有的调节方式似乎对人际关系不利,但在生理上却有更好的影响,例如认知评价上的忽视。在情绪调节过程中使用认知忽视,不仅可以减少表情行为,而且可以降低情感体验。


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包含一定的情绪,在抒情类作品中,表现的主要是创作主体的情绪。在叙事类作品中,表现的主要是人物形象的情绪。

一切艺术都是主体表现与客体再现的统一。但在不同的艺术门类、样式,不同的风格、流派中,侧重点有所不同。

在音乐中,外在的客观性消失了,作品与欣赏者的分离也消失了。音乐作品于是透入人心与主体合而为一,就是这个原因,音乐是最情绪化的艺术。


情绪诱因

焦虑作为一种负性情绪,是在个体预感到不幸将要降临而又无从避免时引发的。

忧郁也是一种负性情绪,它是由“丢失”引起的失落感。

愤怒通常发生在强烈的愿望受到阻挠和限制时。



心境是一种深入的、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不一定有具体对象,而是作为情绪的背景来起作用。在心境产生的全部时间里,它能影响人的整个行为。

情绪型犯罪的心理特点。

1.,偏激的认知特点。2.消极的情绪、情感品质。(低稳定性,表面性、肤浅性,非原则性,高强度性)3.异常的自尊心理水平。4.较低的挫折承受力。

情绪型犯罪的行为特征。

1.盲目性  2.冲动性  3.戏谑性  4.隐蔽性  5.情绪性  6.残暴性

态度可以界定为个体对事情的反应方式。这种积极或消极的反应是可以进行评价的,它通常体现在个体的信念、感觉或者行为倾向中。态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评价世界。当我们必须对一些事情做出快速反应时,我们对其的感知方式可以指导我们的反应方式。

每个行为都源于一种想法。

人们表现出的态度,很难预测他们的各种行为。

但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明确在两种条件下态度一定能够预测行为。1.将影响态度和行为的其他因素最小化。2.态度与观察到的行为存在具体的相关。当然还有第三种情况:强有力的态度能够更好地预测行为。

通过自我觉知可以加强言行之间的一致性。

心境是一种深入的、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不一定有具体对象,而是作为情绪的背景来起作用。在心境产生的全部时间里,它能影响人的整个行为。

情绪型犯罪的心理特点。

1.,偏激的认知特点。2.消极的情绪、情感品质。(低稳定性,表面性、肤浅性,非原则性,高强度性)3.异常的自尊心理水平。4.较低的挫折承受力。

情绪型犯罪的行为特征。

1.盲目性  2.冲动性  3.戏谑性  4.隐蔽性  5.情绪性  6.残暴性



抑郁症可分为神经性抑郁症和精神性抑郁症。神经性抑郁主要是外源性的,是由环境压力引起的应激所导致。

当人对自身的处境不能加以改变或控制时,焦虑就转化为抑郁而成为神经性抑郁症。此时患者感到失助,失去自信和自我肯定,情绪消沉而沮丧,产生偏离认知和偏离社会行为。

精神性抑郁症一般均有内源性发病因素。 主要是有机体生化因素引起的生理异常及其导致的遗传后果。

为区分神经性和精神性抑郁,要确定患者精神的基本心理症状是否包括以下因素:

(1)极端认知反应:妄想、幻觉;

(2)异常情绪:感情迟钝、低沉、冷漠;

(3)异常知觉定向:失去时间、空间定向能力;

(4)异常行为:失去对自身行为的理解和控制;

(5)人格瓦解:失去责任和道德意识,失去对人的感情交流,罪疚自责,悲观失望,茫然无主。

所有这些精神病的典型症状在神经性异常者身上是不会出现的。后者在思维和知觉定向方面基本是正常的,在社会行为上有轻度或中度适应不良现象,但与精神病患者完全失去理性的状态有根本的不同。

你可能感兴趣的:(《情绪心理学》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