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义每天进步一点点

日拱一卒,每天进步一点点~

这个主题之前写过一次,今天看了《全情投入》又有了新的感触,于是将其记录下来。

关于目标的设定问题

目标不是改变自己的日常行动,而是改变进行活动时的思维!

有些事情,坚持下来比高质量的做到更好地能够磨练自己。

比如写点什么这件事情,每天输出一篇文章,慢慢地就会改变自己的思维。

这个习惯,我坚持了大半年,虽然中途因为事情中断过,但是这件事一直在脑海中喊我,今天要写点什么了,你写了没有,发表了文章了吗?

从排名上看【虽然不在意这个排名,或者换句话说就是,如果能够改变我自己,排名会随之靠前,也是一个通过改变自己的一个必定来的回报】,我的排名已经从1000都下降到了3000多了。

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更新!

文字与视频有很大的不同,也是最近体会后发现的。

文字最大的好处是能过在大脑里进行脑补,也就是意想。

这种方式对大脑消化过去的知识、链接新知、思想彼此互撞【突触更发达】都是有很大提升的。

这也是我们的思想如何被外界的媒体入侵的原因。

舆论的来源,1、真实信息;2、脑补的意境;3、推手【通常来自于利益相关方】;

将真实的信息以偏见的形式来让大众脑补出一个意境,并由第三方推手推到高潮,从而就会形成舆论。

所以,我们看文字同样会将作者的思想与我们的思想之间进行碰撞,但这里没有第三方的利益来推波助澜,只有彼此思想间的交流,这个交流会促进我们的思想提升。

而视频版却大不同!

视频版的弊病就是渲染。

经过第三方加工后,原材料或许就会发生了变异,同时再加上音乐、视觉来助推,铺面而来的信息根本没有给我们的大脑有多少思考的时间,就通过其它出口给拉出来了。

你看过很多短视频,但能记住几个有意义的。

暂停此处,自己回忆一下,是不是有这种情况发生??

信息如同毒药,多巴胺越多,我们所想要的刺激就会提升到更高的维度上,原本低刺激对你来说已经失效了,从而产生了耐药性,于是想要更高的刺激来获取更多的多巴胺。

经常观看短视频,就很难再静下心来看书了。

不是丧失了读书的能力,而是自己的心,静不下来!

这里推荐一个方法,或许对改变上述的情况有所帮助:

多听一些古典音乐,提升自己的感受力,慢慢地就会提高自己的心境,让自己慢下来。

最近是无论多晚睡觉,都让自己固定在早上6点左右起床。

开始几天,脑袋如同泥浆一样混沌一团,运动半小时后,神清气爽。

慢慢地也就习惯了,你会爱上这种感觉的。

当前我的做法有几点:

1、明确什么对自己最重要【身外之物,一般不是最重要的】;

2、采用控制二分法来处理事情,专注于自己能够控制的部分;

3、将Beta版本的自己,向release版本靠近,Fixed Bug;

如果上面几点能够做到,那么焦虑就很难产生,或者说,在焦虑产生之前,就通过控制二分法将其肢解掉了,因为增加了时间的缓冲区,让XX事件在自己做出反应之前,能够在时间缓存去内进行暂停,同时给予自己更多的时间来思考,从而再做出反应。

当然,这虽然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真的很难。

先做起来,后面才知道是否能够启动,你我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知笔记,认知框架,思考过程,认知,模式,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