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阅读了一本哈佛心理学家,医学家爱德华·德·博诺关于如何思考信息的书,觉得很是受益,在这跟大家分享一下。
(全文约4000字,阅读约需要10分钟时间)
之前在QUARO上看过一个回答:
How do top students study?
某MIT学生回答到了一点:
1.建立心理模型.
2.检测心理模型的准确性
3.根据结果修改自己的心理模型
他说这样模型会越来越准确,最终锻炼出对于学习内容的知觉与逻辑思维。
看完之后深以为然,事实上建立心理模型不仅仅帮助我们进行知识学习,更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细致,准确地从身边获取信息。
而爱德华·德博诺的思维框架,就是告诉人们如何处理纷繁复杂的信息,并且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与逻辑性。这与这位学生所提到的心理模型事实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常常习惯于接受信息各种社交媒体的信息,用来填补我们的知识系统。然而不得不说很多信息,即使是来自于官方媒体,都不可避免地有引导,夸张,或者是放大的倾向。比如说日本核泄漏之后的抢盐事件,充斥在朋友圈的各种谣言,都有不少人信以为真。
当然,各位看官都是很聪明的,不会陷入某些一看就缺乏科学依据的谣言中。但是在接受信息时,你真的清楚你要的和它给你的东西是什么吗?如何去掉信息中不实或者带有强烈主观因素的部分,从真正客观的角度去挖掘你最需要的部分,我想这本书能够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他的思维框架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目标、准确性、观点、兴趣、价值、结果
有效地使用这个框架,可以使我们在面对复杂信息使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目标:
没有目标就像是在光明的大道上行走一般,你所见到的任何事物都有可能吸引你的注意力,比如说街边开的小店,头顶的广告牌,路边上的小花小草。这些目标是随机的,只是因为与众不同、很突出而进入了你的视野。
人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到那些更特别的事物上,你可能会注意到夜间发着巨大光亮的霓虹灯,而忽视你所呼吸的空气,因为空气实在是太普通,太显而易见了。但是如果冷天汽车尾部冒着白烟你又会很自然的避开,因为白烟在黑色地板的映衬下一下子抓住了你的注意力。
在没有目标的情况下,我们的活动是很自然的,就像你没事打开手机刷刷知乎一样,你不知道下一个进入你脑海中的东西是什么,但是他一定是容易引起你注意的东西。
而设立一个目标,就像在黑灯瞎火的路上打着手电筒找路一般,你将注意力聚集在光线所及的范围内,而你会对路况,路上的泥头都印象深刻,即使他们在平日里完全不会引起你注意。
德博诺将目标比喻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是有指向性的,将一条边平放,相对的顶点就是你的目标所在。而如果要对三个顶点赋予意义,可以说是:
What?我要找的信息是什么?
Why?我为什么需要这个信息?
Where?我从哪得到这些信息?
这个模型相比大家已经很熟悉了,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理解。
回归到文章最开始提的:建立心理模型。
我们来进行这样一个假设:
福尔摩斯在探案时经常能够从一点点微小的细节来推断出一个人的很多事情,他的演绎法尤为著名,虽然有很多戏剧成分,但是我们可以从中提取出有意思的一点东西供大家思考:
在刚刚见到华生的时候,他推导出华生在阿富汗服过役,并且跟他哥哥(事实上是姐姐)关系不好,以及他哥哥可能近期离婚而酗酒。(以电视剧《神探夏洛克》为例)
而他的推导只是根据华生的肤色,说话口气,站姿,手机壳等等小细节而做出来,换做一般人或许根本不可能,但是我认为夏洛克是建立心理模型再印证的一个典型。
比如说他看到华生使用昂贵的手机,一般人或许看到了,但是不会跟他的现状联系起来,即“他手机这么贵为什么还要找人合租?”。但是只有提出了这个问题,才会思考:这手机是不是他的?如果不是他的那么是谁的?如果是别人送给他的,那他现在没钱租房为什么不向他寻求帮助而找我来合租?
从此,我们可以看到夏洛克一步步建立心理模型的过程,这其实与常人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无异,但是夏洛克强就强在他头脑运转极快,并且有很敏锐的直觉,假设的方向正确,求证起来就简单很多。
而普通人也可以看到很多的信息,比如说他穿衣服的牌子,身高等等,但是如果没有清晰的目标以及模型,收集再多的信息也无法成体系地联系起来。
再回到目标这个话题,总结一下就是:目标会引导人对信息进行直接又清晰的捕捉,这对于建立并验证模型大有帮助,而建立模型则会帮助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学习。
二、准确性:
与夏洛克探案不一样,现实生活中我们要遇到很多信息,但是很难说清,查清信息的来源与真假。(在这里需要阐明一个假设,德博诺在说得到最有效信息时,是假设:真实可靠,客观清晰的信息才是对你有效的信息,因此他在如何排除不实以及带有主观色彩的信息上做了很多研究,因此本文也基本遵从这个假设,但如果你追求的就是信息的主观性或者认为这是很必要的,可以跳过本段。)
德博诺将准确性描述成一个圆,圆心对准信息的真实性问题。
这里必须要说一点,无论是方,圆,三角,他都只将形状作为描述一个现象的方式,而跟几何形状关系没有那么密切。
比如说,流行了很多年的“左右脑控制理论”,是许多人认同的一个理论,还有不少右脑培训班等等。但是如果我们深入思考一下,这些理论的依据是什么?事实上,这一切都源于生物学家斯佩里所做的割裂脑实验,这是一系列相当复杂的实验,但是后来由于便于传播,则变成很简单的“左脑负责抽象,右脑负责形象思维”,更有甚者则说右脑比左脑重要等等言论。
但是后来又兴起了全脑教育,事实上是实验发现左右脑理论也不是那么的靠谱,或者说那么简单,大脑必须互相合作,单独抽离出来谈的观点是比较片面的。
但是这个理论到现在还是很流行的,全国也有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开发班等等。
第二个例子是抢盐事件,在中国当时简直是空前绝后的一次抢购事件,其实人们的辨别能力没有这么差,只是当事件价值与你的生活联系起来是,我们往往倾向于相信信息带给我们的价值观,而忽视其实际的真伪。毕竟在原始社会时,你没法知道捕食者是不是要真的吃你,你唯一能够做的就是赶紧跑,越快越好。
衡量信息是否是真实,有两个简单的办法,一是查证,权威未必都是正确,但是权威在发表观点实往往更有压力,斟酌也会更多。二是对比,将不同的观点信息对比起来看,或许就能找到端倪。
然而有时我们获得的信息是真实的,但是由于信息发布者强烈的主观意愿影响了你,使得同样的信息,看到的却是不一样的结果。
这就涉及到第三点,观点。
三、观点:
在德博诺的框架中,观点被描述成正方形,德博诺事实上想向我们强调客观看待信息的重要性。
比如说某些新闻稿,充斥着许多形容词,比如“可怕的”,“卑鄙的”,“黑暗腐朽的”,这些形容词后面放什么,你就会对什么产生不好的印象。
我们常常会看到新闻将主要语段放在最前面,阐述最鲜明的观点。
这符合大脑判断的步骤,我们往往先建立一个总体印象,再去填充细节。很多时候我们在了解某物时,会有一个好坏的预设,我们常常叫做“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对人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他往往会影响到你后来信息的取舍,俗话说“越看越像。”,你觉得这人偷了东西,他就越看越像小偷。“人有亡鈇者,意者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
因此,在我们获取信息时,保持中立是一个很可贵的品质,比如说某些竞选,竞选者往往暴露对方的丑闻,而对好事只字不提,你不能说他给你提供的信息都是假的,因为那些都是确确实实真实存在的,但是人们也会被真实信息误导,因为他们只看到对方希望他们看到的信息。
想要公正地看到某些事物,并且具有自己敏锐清晰的判断,需要跳出作者给你的引导,这需要我们时刻有批判精神,然而在现在的社会,具有批判精神的人并不多,人们往往将数据交给计算机,而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那我们如何保持客观呢?
首先,可以试试剔除形容词,搞清楚作者说的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其次,求证作者信息是否属实。最后,在他的论述之外额外补充信息,全面了解事件。
四、兴趣:
阅读时,我很诧异为什么六个部分会有兴趣?以及目标、准确性、观点、兴趣、价值、结果这六点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逻辑联系起来的?相信认真看文章的人也会有这个问题。
于是我回过头去看了书的前言,上面说“希望读者能从信息中提取最大的价值”。然后才明白过来,提取最大的价值,除了显性的信息,并挖掘其真实性和主观性,你从信息中能够了解,得到什么你感兴趣的东西,对于思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文章中提到,兴趣部分与目的重合,作者将他分为一般兴趣和特殊兴趣,一般兴趣是指那些能够吸引你注意力的东西,比如说外星人访问地球等等,哪怕你不是外星文明爱好者,你也会对此感兴趣,或者说是全球变暖等等。第二个是特殊兴趣,假设你从事金融行业,便会对汇率波动,股市大跌比一般人更加感兴趣,因为它与你息息相关。
兴趣带给我们最大的好处,是因为它是一个自驱动的过程。它不需要别人逼你去干什么,如果你对计算机感兴趣,你会自己了解很多相关知识,而不是老师留作业强迫你做的。
而对于获取信息来说,兴趣决定了你注意力的分布,同一篇文章,有人读得津津有味,有人却觉得很无聊,这是由二者兴趣点差异造成的。
如果说目标是攀上高峰,兴趣便是周围的风景,你可能对山顶感兴趣,但是你仔细观察山脚下,你也许会发现山边的花草也很有意思。目标是求证模型,而兴趣则是发现,扩展模型。
文中提到一个做一个更有趣的读者的办法:找一篇平平无奇的文章,找到里面你感兴趣的三个点,多练几次,便能慢慢找到很多之前忽略的有意思的地方。
价值和结果,这是取决于前面的步骤的,在这里不详细说明,仅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觉得有意思的点。
因此,总结来说,德博诺用一本书来教会我们如何处理外界涌入的诸多信息,剔除主观影响,找到真实答案,并且发现自己的兴趣点从而学会主动思考。再结合quora上的回答来看,如果我们建立起一个心理模型,再运用这些方法,相信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之前看不到的东西,并且更加独立地思考某些社会现象。
(文章只是较为浅显的思考,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建议阅读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