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见 】《安德烈·巴赞:摄影影像的本体论》读后记

安德烈·巴赞:摄影影像的本体论


总体分析:

本体论(Ontology),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质的哲学理论。“本体论”一词是由17世纪的德国经院学者P·戈科列尼乌斯首先使用的。排除具体特性的研究,仅仅关注存在物作为本质的形而上的思辨。

从广义说,它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而得到认识,因而研究一切实在最终本性为本体论,研究如何认识则为认识论,这是以本体论与认识论相对称。

所以,研究摄影影像的本体论,即在探讨摄影影像的最终本性。文中巴赞认为摄影、电影的本性,在于再现事物原貌,这也就奠定了摄影影像的美学基础。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唯独拍摄得益于“人的缺失”。电影发明的心理依据是再现完整现实的幻想,而现实主义是电影语言演化的趋向。



[if !supportLists]一、[endif]绘画、摄影与电影,本质区别与关系


对绘画、摄影与电影本质区别的分析


 诉求目的主体参与程度审美特性创造能力上的区别

绘画、雕塑基于“木乃伊情结”,通过再现生命来保存生命以人类为中心的实用目的,去创造“永生”带有充足主观性

“不论画家的双手多么灵巧,他的作品始终带有摆脱不了的主观性。”

描摹现实的绘画与雕塑,可以把模本显现出来,(本质是创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描绘的结合)从而引起人们的批判精神绘画与雕塑从开始创作时就具有极强的主体性。

但创造能力上,画家的审美世界,与他身边周遭世界完全不同,其边界围起来的,是一个本质上不同的微观世界。

摄影、电影“肖似性情结”对写实主义、肖似性的迷恋摄影摄像谨记时间,只是把事物从固有的败坏中营救出来原始对象与复制品之间只有一种无生命的、纯机械的手段介入,“主体性”被“客观性”取代

“所有艺术都有赖于人的存在,只有摄影得益于人的缺失。”

非理性的力量使摄影摄像给人带来无可替代的可信性摄影师只有在选择拍摄对象时,按照其目的进行拍摄,只有这一过程才会发挥其原创性。

但在创造能力方面,摄影甚至可能超过了美术。照片和对象本身却分享着共同的本质,差不多就像手印。因此,摄影其实对自然创造的秩序有所帮助,而不是为它提供某种替代。


思考延伸:关系(自己的理解,不确定对错

“而透视是西方绘画的原罪。它被尼埃普斯和卢米埃尔从罪恶中拯救出来。”

原文:15世纪,西方绘画的关注点开始从由来已久的以得体的形式来表现精神现实,转向了竭力把这种精神表达同尽可能完全模仿外在世界结合起来。

这个决定性的瞬间无疑来自第一个某种意义上讲科学的机械复制体系的发现,那就是透视法:达·芬奇的暗箱预示了尼埃普斯的照相机。艺术家如今采取了创造三维空间假象的姿态,在这个空间中,一切看上去都和我们肉眼在现实中的所见一样。


分析:透视法的出现,进一步满足了人们对肖似性的追求,使绘画在模仿的功能上提升到新的境界,但也为摄影摄像技术的产生提供了引导。而摄影摄像技术的出现,一劳永逸地把西方绘画从它对写实主义的迷恋当中解放出来。但机械的复制,没有人的参与,只能成为一种手段,而非艺术。只有当尼埃普斯和卢米埃尔出现后,才开始基于这种复制技术进行创造,为摄影艺术与电影艺术的自觉奠定基础。



[if !supportLists]二、[endif]从历时角度看审美需要与心理诉求对视觉艺术的影响


原文:15世纪,西方绘画的关注点开始从由来已久的以得体的形式来表现精神现实,转向了竭力把这种精神表达同尽可能完全模仿外在世界结合起来。

这个决定性的瞬间无疑来自第一个某种意义上讲科学的机械复制体系的发现,那就是透视法:达·芬奇的暗箱预示了尼埃普斯的照相机……从此,绘画的追求被割裂为二:其一大体是审美的,即表达精神现实,象征符号在其中超越了其模本;其二纯粹是心理的,也就是复制外在世界。


分析:

从历时角度看,人们对复制外在世界的诉求会催生新技术的出现。而精神创造的诉求,又会使艺术基于新技术逐渐走向自觉,拥有更广阔的原创空间与可能性。


从美术史看,绘画艺术绘画在象征和写实之间一直保持着各种平衡。其中透视法的出现成为一个节点,从此,绘画的追求被割裂为二:其一大体是审美的,即表达精神现实,象征符号在其中超越了其模本;其二纯粹是心理的,也就是复制外在世界。在巴赞的“木乃伊情结”中,这种对现实复制的心理诉求,处于人类深层心理需要,与时间抗衡,使生命永存。


对复制的心理诉求,可以追溯到艺术的起源之一——模仿说。始于古希腊哲学家,这种学说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在古希腊哲学家看来,所有艺术都是模仿的产物。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模仿的对象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艺术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艺术创作靠模仿能力,而模仿能力是人从孩提时就有的天性和本能。”继古希腊哲学家之后,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都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学说。这种理论直到19世纪末仍然具有极大的影响,成为现实主义的“蓝本”。


以再现为目的的绘画艺术、摄影摄像技术的出现正是基于这种对复制的心理需求,即用逼真的模拟品替代外部世界的心理愿望。但这一技术的出现,一劳永逸地把西方绘画从它对写实主义的迷恋当中解放出来。绘画艺术对于现实描摹的诉求被技术替代,即绘画不可避免的主体性使其在再现现实上永远不及摄影摄像,由此表达精神现实的诉求就更为强烈。


对于摄影摄像本身,基于这种机械复制去进行审美创造,成为电影艺术与摄影艺术所追求的目标与存在的意义。

对应原文:摄影其实对自然创造的秩序有所帮助,而不是为它提供某种替代。

超现实主义者们明白这一点,他们期待感光版提供他们想要的那种畸形,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超现实主义者并不认为自己的审美意图和图像给我们的想象带来的机械效用,与客观事物是分割开来的。对他而言,想象和现实之间的逻辑区分往往消失了。每个图像都可以被视为一个对象,而每一个对象也都成为一个图像。


然而人们对再现现实的追求也并未停止。例如当今3D、VR、AR、全息投影等技术的出现,都旨在给人带来更强烈的在场感、沉浸感,更充分地去描摹现实。复制现实的目的更进一步得到满足,而基于新技术产生的精神追求以及新的审美自觉则应运而生。电影由巴赞时期的“照相性”向“造像性”转变。例如3D技术的发展,使电影的创作形式,从摄录剪辑拓展到通过建模打造一个虚拟世界,技术的发展为创作者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if !supportLists]三、[endif]本体论的影响:长镜头美学、新浪潮


巴赞对于摄影摄像的本体论的思考,受到本雅明的影响。《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在巴赞的文字中是可以寻觅得踪迹。


本体论作为一种对本质的探索,巴赞对于电影理论的建构往往基于这一理论。

巴赞提出的两个基本命题:

1.影像与客观现实中的被摄物同一。

2.电影是现实的渐进线

巴赞在《摄影影象的本体论》中,提出了“摄影的美学特征在于它能揭示真实”的美学原理。他说:“……摄影机镜头摆脱了陈旧偏见,清除了我们的感觉蒙在客体上的精神锈斑,唯有这种冷眼旁观的镜头能够还世界以纯真的面貌,吸引我的注意,从而激起我的眷恋”。由此,巴赞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电影艺术所具有的原始的第一特征就是“纪实的特征”。它和任何艺术相比都更接近生活,更贴近现实。巴赞的“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被称作是“写实主义”的口号。

在“新浪潮”的作品中,特吕弗的《四百下》直接实践了巴赞的理论,是一个很能说明巴赞理论的影片。影片讲述了一个12岁男孩安托纳,由于得不到家长和老师们的理解和关心,两次出逃,流落街头,后因行窃经受警察与心理学家的审问,被送进劳教营,后又逃跑出来奔向大海的过程。其中逃跑片段成为长镜头中的经典。

特吕弗打破了传统叙事手法,将影片的叙事语言始终保持在生活的渐近线上,形成了一种崭新的艺术风格。这部影片同时在国际影坛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和欢迎,为“新浪潮”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长镜头美学:基于本体论,巴赞电影真实美学的形式化概括和称谓。

采用长镜头(镜头段落)是实现巴赞现实主义电影理想的实践原则。

以蒙太奇电影美学对立和形式主义审美倾向对立的的长镜头美学,通过长镜头和景深镜头的使用,避免严格限制观众的感知过程,注重通过事物的常态和完整的动作揭示动机,保持时间的真实感、透明性和多义性,尊重事件的时间流程和空间完整性,注重事物的全貌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注重连续拍摄时摄影机运动和场面调度,体现现代电影摒弃严格因果逻辑和戏剧省略手法的叙事原则,追求自然地联想和隐喻效果。

镜头极少,段落极长得风格化影片是长镜头美学的产物。代表作品:《绳索》1948希区柯克1个;匈牙利米克洛什·扬乔11个《沉默与呐喊》1968和9个《闪光的风》1969

长镜头美学的贡献开掘新的表现手段,提高对镜头的时空结构的自觉性,促成一种美学风格。

新浪潮:

巴赞所创办的电影杂志——《电影手册》,在某种意义上不仅影响了法国电影的进程,而且对世界电影的发展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巴赞时代的《电影手册》聚集了特吕弗、戈达尔、侯麦、里维特等成为世界级电影导演的人,他本人毫无疑问的被冠以“新浪潮之父”。

特吕弗将自己的处女作,新浪潮的开山之作之一的《四百下》献给了自己的精神之父巴赞。

“新浪潮”作者电影的风格,大都以专注的手法记录或表现一个事件、一些人物。采用低成本制作电影:启用非职业演员;不用摄影棚而用实景拍摄;不追求场面刺激和戏剧化冲突。在表现方法上,广泛使用能够表达人的主观感受和精神状态的长镜头、移动摄影、画外音、内心独白、自然音响,甚至于使用违反常规的晃动镜头,打破时空统一性的“跳接”、“跳剪”等。还采用一些以人物为对象的使用轻 便摄像机完成的跟拍,抢拍及长焦、变焦、定格、延续、同期录音等“纪实”手法,将“主观写实”与“客观写实”相结合。电影带有强烈的个人传记色彩。

新浪潮时期的导演,以作品践行巴赞的摄影摄像本体论。对自然真实的追求,纪实手法的运用,是对电影“照相性”充分的发挥。同时又充分满足精神创造的审美诉求,新浪潮的影片通过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爱情,充满了主观性与抒情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拙见 】《安德烈·巴赞:摄影影像的本体论》读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