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二)

今天聊聊我的父母的婚姻,相处模式,对孩子爱的方式。

先从我妈妈说起。我妈妈是一个连自己姓名都不会写的人,没有进过学堂。嫁给我爸是我妈妈的闺蜜“”(妈妈小时候邻居家的姐姐)做媒,介绍了我爸,。据我爸爸说,家里穷,没得挑,能找媳妇就不错啦!不过我爸爸是初中生,记忆中是很嫌弃我妈妈的没文化的,总抱怨没有教育好我们兄妹三个。的确,从我现在的成长来看,妈妈爸爸是需要有上岗证的,怎么没人要求呢?我妈妈界限不清,经常介入爸爸对我们兄妹三个的批评或者打骂中。。。继而一场家庭战争就爆发了,现在再说起这事,没有任何的情绪,平静而感恩父母的爱,我清楚的知道那是他能给予的全部。

那时战争中的我是无力的,哭泣,无助,然后奔跑与周围的邻居家,找人拉架,调解。到现在清楚的记得去世十几年的娘娘的模样,那时候她经常帮忙劝架,想起她,满满的感恩。

同时,那个时候爸妈的吵架如果因为我而引起,会去到自责和内疚,觉得自己不够好。也会一遍一遍告诉自己:我的婚姻不能迁就,不要为了结婚而结婚,不合适就离婚,决不迁就。杜绝暴力婚姻。

我爸妈的婚姻一直以来处于一言不合就一哭二闹三上吊,我爸爸就脾气上来,经常也会去到两个人厮打到一起。

前三十几年的我是恐惧与打架和暴力的。一旦和人发生争吵,我的模式就是躲避和退让,委屈求全,只要不动手就行。我害怕当下的发生引起我的对我爸妈打架的回忆。

而成长成现在的我,一旦和人发生争吵的局面或者遇见性子急的人,我去到的方向是淡定,微笑,想象着他就是一尊佛,理解他,仿佛我不是我。可以抽身出来,理解他,允许他,接纳他,理解允许接纳背后不是为了接纳而接纳,而是为了爱而接纳,这个点很重要。所以去不到动手动脚的争吵。

原来看见打架动手的场面,我是绕路行之,避而不见的,我把我的这个行为称之为慈悲,其实我知道是无能为力,没有直视的勇气。当下的我是可以直接面对的。

成长之后的我走出了打架的阴影。成长之后的我,学会了淡定和和解,理解,允许,接纳,爱。

然而这一路,并不容易。

我知道太多太多得所谓的知识,如果不去实修,不去践行,知道武装大脑的工具,等一个0。

活不出自己,一切都是枉然。

如果对我的成长之路感兴趣,明天继续。

欢迎围观。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童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