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我想记录一下六班的成长。
六班是我任教的三个班级中程度最弱的,后进生比较多,优生又很少,课堂上思考和互动的都会弱些。而经过近3个月的刻意练习,我发现六班的成长。
成长一:学会讨论、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题型四:热点话题、科学发现、事实热点“日本核废水”的处理中,关于氚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判断中如图1所示,我用倒计时3分钟,让学生自行讨论,再随机挑人。课堂中,我观察到孩子们一听到倒计时器,马上进入到热烈的讨论中(除了前后几个总是趴着睡觉的孩子,五六个左右,这几个属于自我放弃型,只有30分以下,目前我还拯救不了他们)。
三分钟结束后,我用随机挑人,挑到了昂,昂原来上课容易走神,回答问题时,总是支支吾吾的,声音很小声。今天的他让我们刮目相看!
只见他拿着校本,站在讲台前,声音洪亮,边写边讲。“同学们,来看这里。题目中已经告诉我们碳14是指6个质子,8个中子,所以能推出氚原子的质子数为1,中子数等于3-1=2,从图中,可以看出,选项B和D,电子竟然在核内部,所以BD错了,排除BD。A和C不一样的地方是,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应该要等于核内质子数,所以C错,A对。”
其实昂在发言的时候,底下的同学时不时会干扰他,比如宏宇声音超级大声又爱起哄。可是这次的昂自信满满,思路清晰,完全没有被干扰,把自己的思路讲给大家听。
我看到了昂的成长,我相信坐在台下的孩子们也看到了同伴的进步。从第一次的随机挑人挑到他,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思路略显混乱,神情慌张到今天的自信满满,观点清晰。
也许是刚才3分钟讨论的功效,把不懂得弄懂了,也许是知道了会被随机挑人,所以真的在讨论期间弄懂了知识点。
成长二:能提出优质猜想,观点明确
如图2所示,这是实验探究题:混合物成分的探究。已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加入过量稀盐酸,得到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得到白色沉淀,请说明样品中有什么?
6班的猜想是:A.样品中有氯离子,B.样品中有氯化钠。孩子们进行投票选择,有81%同学选择了A,19%选择了B。我先从B中随机挑人,挑到了龙。龙原来上课也是很爱打瞌睡,提醒了也会。今天的他没有睡着,我很开心,我问他为什么你会选择样品中有氯化钠?
龙说“题目中说的是样品中可能有氯化钠、碳酸钠,所以我认为样品中有氯化钠,和题目问的是一样的。”如果没有询问选择B的同学,我可能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孩子会认为有白色沉淀,就是有氯化钠。确实,选项A是从离子的角度分析,属于高阶思维,程度较弱的孩子只能从题目的表层中获取信息,推测。而龙能说出自己的想法,作为教师的我才能知道孩子错误的理由。
我又从选项B中挑到了欢(成绩好,但是也是不爱表达,比较害羞,声音很小声。今天的他发言声音大了些,还会大胆跟同学争辩观点),他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因为样品中加入了过量的稀盐酸,所以溶液中一定有HCl溶质,所以白色沉淀有可能是HCl和AgNO3反应生成AgCl↓.。第二种可能性是碳酸钠和盐酸产生的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产生AgCl↓.所以有白色沉淀生成,只能说有氯离子,但不能说明氯离子一定来自样品中的氯化钠,有可能是稀盐酸中的氯离子”。非常精彩的解释,孩子从离子的角度,将物质进行了分类。随机挑人发言,证明孩子的猜想是有理有据,并且能提供准确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猜想。
在第二天作业批改中,如图3所示,探究反应后物质成分,很多孩子能写出猜想一不合理的理由:
①氢氧化钙也会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②是钙离子与碳酸钠产生白色沉淀,而三种猜想都有钙离子
③所有猜想都有氯化钙,都会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从孩子们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他们已经从离子角度(钙离子)分析,能与碳酸钠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钠提供碳酸根离子,而只要有钙离子,就能产生白色沉淀,所以不合理。
从作业的反馈中,让我再一次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
对比明显的是5班(5班排位在6班之前),最近整体班级氛围不好,上课纪律比较差,好生喜欢做自己的,后进生要么聊天、要么走神、要么不想写笔记。如图4所示,5班只能提出产物有氯化钠,而没有从离子角度考虑。我在5班展示了6班的猜想,孩子们震惊了,没想到隔壁这么弱的6班竟然能提出氯离子的猜想,而他们班却没有。
科任老师只能管理课堂,但是一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和班级的纪律管理需要班主任用心处理,而不是频繁的更换座位,治标不治本。
离中考只剩2周了,也许成绩上可能没有那么明显的提升,但是在离开水都前,能够看到孩子们学习能力上的进步,爱思考、爱讨论、用于说出理由,懂得辨析,让我体会到了教师的价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知识,不如传授思考的方法,学习的能力,培养高阶思维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