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医启蒙》李辛

在这之前,我曾有段时间关注学黄元御流派的郭亚宁老中医,她的中医养生观念和一些中医理论的知识分享,颇受其益,让我对中医有了入门的概念,知道中医的脾虚不是解剖里的脾,它是泛指,它是整体的脾的功能虚,虚也分开阖,热症,寒症,等等…以及一些中医养生的小方和自检。

于是读起李辛老师的这本书时,我内心很感激。

第一感激传统中医的视角,它不是一种技术层面的东西,更不是像西医那样可以把病完全具像化的学科。它更像是在教我如何用更大的维度去理解生活,和过好生活。中医应该存在于生活之中,而不是有病才就医。这是一个很必要的基本观念的建立。

第二感激自己一直对传统文化的热忱和敬仰,这种情愫是伪装不出来的,喜欢就是喜欢,一见如故的感觉,也可以说每个人都有内在自己向往的东西,我觉得传统文化对我而言是极为向往的,李辛老师在书里说,书,香,茶,打桩,打坐,瑜伽,佛学,国学,…如果对这些能静下来的人,学中医是很容易的。读到此时,我觉得自己很幸福,因为我对生活的有知有觉,对生活的敏悟力是真真切切的,也是坚持着这种“静”,生活才能从根本上质变。

本书对初识中医的人是一个很好的向导,能让你从具像化到意识,这是一个特殊的转变,也是我们当下人欠缺的东西,如何与自然和谐,在每一个当下的感知力,所谓的“病”,先“神”散,神乱了,气机也会跟着乱,再就是“形”上的症状就慢慢显现了。所以有的病是物质层面的;有的病,是能量层面的;有的是信息精神层面的。故中医不是说形上的症状表现出来什么就治什么。这里提到“望、闻、问、切”的重要性,以至于调常。说起针灸,艾灸,祝由,《黄帝内经》的一段话“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并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驰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我看到此段文字太为感叹,当下的人太多如此了,可是多半停留在哪痛治哪,不舒服了针灸,艾灸一下。关于祝由,我在郭亚宁老中医那也有听过相关的故事,我是信的。但如今很多人也会觉得祝由师更像是巫术,玄学,实则不然。说到这,我感叹一个了不起的中医要具备的品质,所谓“以我之神气,调彼之神气”这暗藏了一个中医要具备“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的超脱,才能真正的“至其当发,间不容缓”。只有在神静定的状态,才能观察到当下的变化,这些变化无法用语言来传递,因为是身心与神气的精微感受,只能用“冥冥”“乌乌”“稷稷”来意会,因其无形无象。

人不同于机器,在于人有着跟天地万物交感的本能,健康,病痛,更多在于交感除了问题。而中医的重点不是治疗这些症状,而是治疗它和所有其他物质之间的交流障碍。所以中医讲“顺其势、得其机、利其行、握其度、顾其本。”它只能是帮人调常的工具,若人从神上就是散的,要先调神。故而针药之用,明理为先,以药之神气助人身之气化有余不足尔。

用心去体会,不要局限于思考,因为过于思考时,感受就失去了,这就是失常,容易被志意束缚,陷入一个框架里,道家认为如果你当下并不太好,可以走出门散散心,讲的就是要跳出那个框架治疗,不设限的感受这个世界,体味人生。

讲到根处,“循心而至”,循心就是循道的开始。

从心理学上来说,表面强势的背后是内心的虚弱、精神的无主和所知的贫乏。故老子有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当对人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疑惑时,书是最好的答案,体会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与语言描述对同一个世界的认知,将其统合起来,看这世界内外的视角会相对完整些,不至于止步不前,也不致于囹圄当下。人生有涯,学海无涯。修行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敞开心扉,接纳所有。士不知死期,应真正的活在当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典中医启蒙》李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