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省会到渔村

坐轮渡,孩子兴奋的满脸放光。

下船刚好有接轮渡的车,沿着唯一的水泥路在海边行驶,波光闪耀的海面,码头上的小渔船掠过又出现。

车拐过友谊宾馆,马路两边多了楼房,其间还夹杂着民居。

很快走到水泥路的尽头,房屋没有了,代之的是左首一条土坝,坝边水沟里结了冰,冰上有细黄的芦苇。右边是一个个的水池,放眼望去,看不到边。有人说那是晒盐场。

我吃惊的问:“不是到了吗?怎么还走?!”“我说过,你看的不是开发区。还早来。”

问旁边的人,刚才过去的是啥地方?回荅黄岛。

黄岛原是一个孤岛,75年设黄岛人民公社。79年建区。现在走的这条路是筑起防水坝后才有的土路。

心随即被吊起,开发区还有多远?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车左拐的地方叫新街口,是东西南北的交汇十字路口,南北路很宽,左边是长满芦苇海草的海滩湿地,右边是农田。

路上就跑着这一辆车,在空旷的原野里孤独的颠波着。说是路,准确的说是路基,是碎石头铺成的路面,在上面撒了沙子。沙子漏进石缝后,石头的一半都露在外面,从车窗里看去,象冒出的石笋。

这是通往开发区的路。刚铺的路基,还不成型的路,我们在路上颠波前行。

这路到一个村边就变成了村路,仅能供一辆车走过的路面,多亏没有车,如果对面过来车不知能否会车。两边是刺槐树,光秀秀的枝干被海风扭成弯弯曲曲的奇形怪状。后来知道这个村叫东于家河,这就进入开发区的地界了。

再走不多远,车停在一栋五层水泥墙面的办公楼前。到了。这就是开发区。门口停着好几辆中型面包车。

办公楼的门前是条水泥路,路的两侧有壁仞的土墙,那是劈路的印记。办公楼坐南朝北,大门在北边。地势是梯次向南爬高。有几栋灰色的楼房,数了数共9栋。周边都是农田。

办公楼西侧有一条小路,踏上几级台阶,我们直奔九号楼。这是给三家军转干部的合住房,叫团结户。

爬上五楼,原野,南山,西山,村庄的红瓦屋顶,南海北海尽收眼底。极目楚天阔。

没法开火,去吃食堂。门口的牌子叫长江新邨。歺厅里,我家先我们而到的东西静静的等待主人。打饭的也就十多个人。

冷清,荒凉,这是开发区给我的最直观的印象。后半生,我们要在这里生活了。

从省会到渔村,一百八十度的大跨跃。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省会到渔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