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时代的我们何去何从

大家好,今天我想跟大家谈一个现象,就是“内卷”。内卷这个词最近十分流行,可能有些同学还不知道,我先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内卷,标准的定义是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我的理解是,在一定的圈子内,由于资源的有限性,所有人都为了争取第一而趋向恶性竞争的一种现象。在大学里,这种行为太常见了。比如,四组团的羽毛球场,每天3:40开始预约场地,开始是到点再去排队,后来有人发现,有时候排不到想约的时间,于是他决定3:30就去排,其他人看到了,觉得吃亏了,所以他决定3:20就去排,最后卷呀卷,卷到现在,3点去排队,都约不到场地了;图书馆座位有限,开始时候是想什么时候去什么时候去,后来发现晚去根本找不到座位,于是有人早起就开始排队,先进去拿几本书占座,然后再出来,这样,这个座位一天都是自己的了;选课,本来是按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但是课程容量有限,有些人怕选不到自己想选的课,于是便开始抢,一到点,就把所有的课全部选上,管它上不上,大不了以后再退。这种行为就好像内部的卷曲,本来资源就那么多,所有人都去抢,你推我、我推你,不断地往里卷,但是最后,其实结果都是一样,和没卷之前根本没有变化,资源到底还是那么多,抢完了就没了。所以内卷导致的结果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精力的无谓消耗。
这种现象其实在社会的每一个领域都有体现。我概括了它的几个特点:
第一,它是一个死循环。我们之所以为之感到焦虑,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想不到逃离的出路,我们明知道这种竞争是残酷的,是荒唐的,但是我们依然只能竞争。拿读书为例,读了大学,仿佛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就像胡适说的那样: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像现在,考研和考公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我相信许多人其实并没有研究学术的打算,我们只是被迫推着去读研的。我个人对这一事实的体会非常深刻,因为我本科毕业之后去工作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选择考研了,为什么呢?因为我感觉和那些圈子里的人格格不入,学历决定了圈子。读了大学的人,以后就只能在大学圈子里混,无处可逃,这种社会阶层的巨大割裂感,最终使我明白,我只能在读书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第二,它的趋势是社会一元化。内卷这个词具有很明显的中国特色,在欧洲和美国,是看不到这种现象的,因为真正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会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多元,这种多元是没有等级观念的。但是在中国,虽然人们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实大家都懂,真正的人上人,还是那些掌握了权力的人,还有拥有大把大把钞票的人。所以我们国家的社会其实是一元化的,大家都在争着做人上人,都在追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中国人的人生道路已经被限制好了,上学、结婚、生子、养老,你不读大学,就会被人当成是不肖子孙,只有做了正经工作,才会被人尊敬。所以像理发师、修表匠,这些技术性的工作,是读书读不出来,才去做的,是被逼的。而西方人脑袋里没有这个思想,并不一定读书人就是高贵的。所以,这种思想影响下,社会也变得同质化,所有人都一样,读书读完去当官、去企业当领导,不好好读书,就去当技术工人,每个人的人生目标都是赚钱、做人上人。
第三,它在一段时期内无法改变,而且会愈演愈烈。其实这一事实还是无比沉痛的,我们明明知道自己身处其中,但是我们就是无法改变它,而且还要眼看着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变得更加疯狂。那么在我看来,这种现象是中国社会进入稳定期之后的必然结果,阶级固化必然导致底层人民的生活更加艰难,他们向上爬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同时,社会稳定之后,保守主义思想卷土重来,精英与大众之间的割裂越来越大,而中国人追求功名的本性又不会变,因此这种内卷化将会愈演愈烈。
所以最后总结一下,我想说的是,内卷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其实是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它是一种“统一”,上到国家意识形态的统一、下到我们每个人的思想、性格的统一,这种“统一”不允许有任何异端思想的存在,我们也别无选择。用鲁迅在《狂人日记》里的一段话做结,那便是:
去了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饭睡觉,何等舒服。这只是一条门槛,一个关头。他们可是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师生仇敌和各不相识的人,都结成一伙,互相劝勉,互相牵掣,死也不肯跨过这一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卷时代的我们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