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们仨》书悟

花了一些时间把杨绛先生写的《我们仨》给看完了。很是艳羡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的爱情,婚姻及家庭生活,真的就是那种一辈子很短,一定要和有趣的人过一生。

生活本就是细水长流一般安稳平淡,哪会有那么多的轰轰烈烈呢!爱一个人,便是和他相守着过平淡安稳的日子。只不过在这平淡安稳中需要两个人相知相惜,会为生活所调剂,更是要两颗心互懂彼此,为平淡的生活增添不平淡的光和暖。

简单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至高境界。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壮阔,到头来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从容与淡定。

老来相失,世间至真至诚的爱情,都敌不过时间。总有一个人要先离开,留下另一个人在这个孤清的世界上,将那些美好的记忆反复回想,摩挲。杨绛先生在书中写自己的爱人和孩子,他们都先于她而离开了这个世界。所以,她书中写到那个家已不再是家,之于她只是一个客栈一个栖身之所而已。家,是一个有烟火,有爱,有暖,有着家人陪伴的地方。家中,有着父母相爱的模样,有着父母爱孩子的样子,也有着孩子爱父母的样子,如若这些都不复存在了,那家也就不似家了。

看着杨绛先生《我们仨》中第二部分写着其女儿圆圆,其夫钟书先生相继离开,写得是梦非梦,似懂非懂,却也在章节最后所明白了,《我们仨》就仅剩“我”于世间,独有回忆所相伴。不禁想到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惦念亡妻的一首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大抵爱一个人,真的会达到相思断肠的地步。伉俪情深,绵延不断

杨绛先生与钟书先生的爱情可谓是伉俪情深!两位先生在文学上的造诣更是鲜有人能及的水平,可谓是旗鼓相当而两个人又互不干涉,又似紧密连接着,这种感情着实让人好生羡慕,却也是可望而不可及。

可是在杨绛先生的书中,我们却又感受到了另一番别样的温馨和睦,夫妻举案齐眉,父慈子孝,与世无争。他们一家人,大抵就是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想过上的样子,都羡慕的样子啦!

书中所写的那些日常成了我最欣然向往的内容。

他们一起去“探险”,让普通的散步成了仙游;他们一起研究菜肴,让简单的菜式充满了温馨;

他们一起对坐读书,把玩文字游戏和字词,让狭小的陋室成为人间乐土。

你能想象钱钟书先生早起笨拙地为太太准备牛奶红茶的场景?你又能想象他在女儿圆圆的脸上恶作剧作画的顽童模样?你是否还能想象得出杨绛先生斩钉截铁地告知先生“不要紧,我会”的淡定以及她真的绝不食言的能干?

他们仨既是亲人,更是挚友,相互理解与信任,彼此赏识又彼此依恋,即使面对特殊时期

里的艰难困苦,他们也始终都是对方心中最辉煌最不可撼动的大山。在这样一个可敬可羡的家庭中,父亲是博学多闻且深情宽厚的,母亲是好学进取而贤惠多才的,女儿更是聪慧睿智而善解人意的,他们互补又惺惺相惜。在这当中,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是深沉的爱维系他们仨亲密关系的最结实的纽带!

世间唯爱最让人既动容又情深

爱己爱人,爱恒之!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我们仨》书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