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1-2《水沸腾了》教学反思暨科学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体会

      本课是三上“水”单元的第二课,经过前面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的学习,再加上累计的生活经验,孩子们对于水的一些特点以及水的蒸发都有了更多的认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需要观察、了解水加热过程中的变化,难点是实验器材的组装和使用。

      基于本课实验器具的繁多以及酒精灯等有一定危险性,从最初课堂设计就不打算让孩子们切实操作,而是通过微课视频教学给孩子提供观察的窗口。

      课程大致安排是:

①回顾前面的学习,水会蒸发,会减少乃至消失,那么如何可以加快水的蒸发呢?大多数孩子第一反应都是锅里加热,由此引入本课。

②科学知识学习中离不开实验,那么水加热这个过程需要一些器材,结合图片资料先一起认识个了解相应器材以及其功能。

③请表现佳的同学到讲台上来演示组装,简单说明操作步骤④老师模拟水加热过程,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有哪些注意事项,小组讨论、交流,老师小结,课件出示注意事项。

⑤提出视屏观察目的:观察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以及水的变化,且从水中、水面、水面之上等角度观察水的变化,老师播放水加热视频

⑥交流,汇总,记录等等。

        在结合科学图册说明水加热过程气泡大小的变化“热胀冷缩”现象是结合“逛街一整天后不适合买鞋,因为热胀冷缩买回去的鞋可能会大了些”这样的日常生活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的。说到水的沸点时是以青藏高原水烧不到100摄氏度来提醒水的沸点不是固定的。

      个人认为反思值得改进的地方:

①介绍水加热实验器材时,可先学生讨论思考需要哪些器材,引导学生思考以及激发好奇心,而不是一来就直接告知,且部分学生知识积累量大,要给学生学以致用的机会。

②还是应该尽量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份实验器材,确保每个孩子都真实接触、感受器材。

③课堂节奏把握不到位,时间把控不合适,因为学生没有做实验有时候老师讲完了还有时间,有时候学生问题多,下课了还有些点没讲到。

        关于“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这个点,以及“水和水蒸气本质都是水、只是状态不同、水分子间距不同了”等,部分孩子对于“体积”的理解有些难度,我是把自己和学生比做一个个水分子,体积比做水分子的“我们”占据的空间,“占据山头的大小”,类似这样的比喻,学生表示能理解,也希望得到前辈老师们的指点,不知道是否恰当。

        另外,也想跟老师们请教下关于课程讲授的深度的把控,有时候觉得讲的过于简单,有时候又觉得繁杂无重点了。请多指教,谢谢!



关于科学课堂常规管理学习的体会: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喜欢听李玫瑾教授关于儿童教育的一些表述,也更加深刻意识到孩子12岁以前的学习习惯、个性培养等的重要性。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时间观念、纪律意识的孩子在学习上一般更自律,更有收获。

2.言必行行必果,凡事有闭环

科学课堂时间紧任务重,确实对老师课堂时间的把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尽管如此,规矩一旦行成,得坚持,得有闭环。

3.多发觉孩子的闪光点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星,多让星星闪烁,多些鼓励少些否认。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上1-2《水沸腾了》教学反思暨科学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