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是成长的土壤

王爱丽  焦点网络高级一期  洛阳(18.12.23)原创分享第579天(春雪原创分享第715天)坚持读书打卡304天

今天晚上的校园时间,听韦校长讲“向苏东坡学习从逆境到顺境的大智慧”,感慨很多。

从事了二十多年语文教学,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解读,感觉很新鲜。苏东坡的确是一个心理学家的思想家。他60多年的历史,就是自我超越和超越自我的历史。

特别感慨,韦老师总是能够从别人没有注意到的角度(多是心理学角度),解读大家熟悉的人和事,让人眼前一亮!

如何看待挫折,如何面对挫折?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一生中什么挫折都没有经历过,或者没有经历过什么实质性的挫折,那他的一生一定是平淡无奇,甚至说是平平庸庸的。“经历过”,指的是从挫折中走出。如果一直沉浸在挫折带来的痛苦中,无论直接造成他痛苦的事件 过去了多长时间,对于他来讲,都还在经历着这个挫折。就像韦老师所说的,挫折是人格成长的土壤。超越挫折带来的难受,就达到了接受的境界;体验到挫折带来的成长并对挫折抱着感恩之心,就从接受的境界升华到了享受的境界。

苏轼得志于青春年少之时,如若不是遭人陷害,有黄州、惠州等的东坡经历,怎能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传世佳作?名人也是人,当然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明月几时有?》词作前有个小序,交代了这首词的创作缘由。为什么词人“欢饮达旦?”为什么词人贪杯到“大醉”?因为思念的痛苦。这种痛苦让词人难以排遣,最初也想借酒消愁。可随即他又释然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既然认识到分分合合是自然规律,就举杯祝愿亲人,天下所有人能长长久久平平安安吧。

遇到问题不逃避,敢于直面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的一个过程,是人格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极的人生过程。

困难是锻炼的机会,逆境是成长的土壤。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逆境是成长的土壤)